以改革創新為教育強國建設激活力增動力

2024-09-02     中國教育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躍升和質變,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藍圖,作出了「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新部署,強調「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這四方面改革既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關鍵環節,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支撐,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圍繞教育高質量發展一體謀劃和推進,以改革創新激發教育發展活力,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提供強大動力。

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育人方式事關立德樹人成效。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後繼有人,必須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針對新時代學生成長特點,堅持校內校外協同、線上線下融合,紮實做好網際網路時代的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引導學生聽黨話、跟黨走。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全面深化素質教育,強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協同,完善學生實習實踐制度,促進學生加強磨鍊、增長本領,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深化辦學模式改革,牢牢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辦學模式體現教育的方向和目標,要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分類推進高校改革,構建分類管理、分類評價體系,引導高校在不同領域、不同賽道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提高成果轉化效能,培育催生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推動校企雙向奔赴、雙向賦能,源源不斷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推進高水平教育開放,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使我國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管理體制是教育治理的重要內容。要緊扣建設教育強國目標,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符合我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適配機制。針對學齡人口峰谷變化做好前瞻性布局,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建立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制。完善教育督導體制機制,督促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關於教育的決策部署,凝聚教育高質量發展合力。

深化保障機制改革,夯實教育強國建設的基礎。保障機制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推進機制,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範圍,健全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加快縮小教育的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以數字化開闢教育發展新賽道,賦能學習型社會建設,加強終身教育保障,為每一名學習者提供成就自我、奉獻社會的新路徑。

教育改革越往前推進,面臨的各種矛盾及其關係越錯綜複雜。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必須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係,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更好發揮教育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

《中國教育報》2024年09月02日 第02版

作者: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秘書局和教育部綜合改革司聯合黨支部書記,秘書局局長、綜合改革司司長 劉自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f75e613c6710447653bf5de109a1b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