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去年的《新華社》報道中,有一則關於熊貓血研究成果的陳述:「浙江大學團隊實現了「通用熊貓血」的人工構建和安全輸血」,這項研究成果在學界引發了非常大的關注,連著名的《科學進展》雜誌都對其進行了發表。那麼熊貓血到底是什麼?為何這項研究的出現引發了關注?這篇文章將會娓娓道來。
01
在明代詩人胡應麟的詩作《詩藪·內編》中,有這樣一句話:「七言歌行寥寥無幾。」這也是成語「寥寥無幾」的出處,這個成語指的是一些數量稀少、千載難逢的東西。如果要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人類的血型,那麼形容熊貓血一定是最恰如其分的。
醫院輸血場景
熊貓血,也就是Rh陰性血。在一些影視劇的橋段之中經常能見到熊貓血的身影,當有人發生意外事件需要大量輸血,常常會出現這個人是熊貓血而醫院庫存不足的緊急狀況。並非是醫院沒有提前做血液存量,而是醫院根本不可能提前大量存儲這種血液,因為這種血液十分稀有,就像我國國寶大熊貓那樣珍惜,所以被稱之為「熊貓血」。
醫院儲存的血液
據調查數據顯示,在亞洲人群中,熊貓血人群僅占全體的千分之3左右,屬於非常稀有的血型。為何熊貓血會如此少見?這還要從血液的劃分說起:我們日常所熟知的血液類型,通常被劃分為A型、B型、O型和AB型,而這四種常見血型又被統一概括為Rh陽性血,是大多數人的血液類型。有陽性血就有對應的陰性血。
02
所以另一種非常稀有的、不含Rh抗原的血型,就被定義為了Rh陰性血,也就是我們所知的熊貓血。擁有熊貓血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十分小心謹慎,如果一旦發生失血意外,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輸血源,除非是自己提前抽取出自己的血液備用,但誰又會如此未卜先知呢?所以,熊貓血患者的輸血問題一直是讓醫學界十分頭疼的問題。
熊貓血
熊貓血已足夠令人頭疼,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中國竟然出現了一例比熊貓血更加稀有的血型,它流淌在一位女士的體內,至今沒有發現過與之相同的血液樣本,可以說是全球僅此一例的特例了。而這份出現在我國的最特殊的血型,竟然連熊貓血的人都可以救治,完全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常見的幾種血型
我們都知道,常見的A型、B型、O型和AB型血液是相對容易找到的血液類型,也有比較大的儲備,甚至在同種血液短缺的時候,可以用O型血暫做替代輸入前三種血液病人的體內,相較之下,不能用這些血液代替輸送的熊貓血就顯得十分麻煩了,但在南京還出現過一例比熊貓血更加稀有的血型,甚至有可能完全找不到替代的血液!
03
這份血液樣本來自於一位南京的待產媽媽,在生產之前為了規避意外,她提前去醫院做了血液配對。拿到血液樣本的醫生第一次面對這樣奇怪的血型,其與通常的四類血型特徵都不相符,本著負責任的態度,醫院沒有立即對血液類型進行判定,而是將這份樣本送往了專業的血液檢驗中心。檢驗中心出具的結果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連多年從事血液研究的專家也感到驚奇。
南京醫院
擁有ABO血型的人本來就數量稀少,而這位女士的血液在這個基礎上,還發生了一些未知的變異,使得血液樣本最初在醫院的檢測器下發生了視野混合,故而醫院的醫生無法通過視覺特徵得出關於這份血液的結論。這種血型,對於普通人來說也許一生也沒有見識的機會。即便是普通的醫院,也很難接觸到這樣的血型。
國際基因庫里的工作人員
在國際基因庫里,這種非常稀有的血型被稱為A3亞血型,其稀有程度前所未有,畢竟在全球範圍內也就只有這一例。這種非常稀有的血型,來自於人體的基因變異。它展現出來的強大作用也顛覆了人類之前對血液系統的認知,其可以用於任何血型的輸血,甚至是熊貓血的患者,都能接受這種血液。
結語
對於別人來說,這種血型的存在是幸運的,但對於血型持有者來說,這未必是一件好事。雖然她可以輸血給擁有任何一種血型的人,但其他血型的人能不能成功反向輸血給她,還很難定論。比如這種血型不能接受A3紅細胞,輸入A血型的安全性還不確定,有可能會造成溶血的情況。所以,擁有獨一無二的東西,反而成了一樁麻煩。
參考資料:
《新華社》
《詩藪·內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f0a56605287d63bcada86cf2d826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