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HE的時代,有特色的歌手太多,都以各自曼妙的音色征服過我們,例如擅長重低音的蕭亞軒、把轉音發揮到極致的溫嵐,甚至是帶著異域特色、小露香肩的本多Ruru。
然而存在即合理,而長期存在就有其必然的過人之處了。在這大浪淘沙之下女子天團SHE不但屹立不倒,而且推陳出新、愈發強大甚至整出了單飛不解散的漂亮方案,讓華研唱片因為雙份價值賺得盆滿缽滿。
在這個組合里,不可否認連製作人都特別偏愛今天的故事主角Hebe,太多精彩的高音、抓耳的副歌都是由她領銜演唱。
不過這也難怪,有這麼好嗓音條件音樂領悟能力又高的團員,自然在和而不同的女團里也備受矚目一些。其實田馥甄有著極大的個人特色以及極強的可塑性,剛出道的時候就用一雙電眼立刻擊暈了萬千少年。
隨後在公司的包裝之下,她歷經個性少女、乖巧少女、甜美少女、酷炫少女、冰山少女等時期,終於在To Hebe時代她回歸真我。
My Love中紅髮加波米長裙的造型,讓人們發現她是在成熟裝扮下還能透露小女生靈氣的優雅存在。
那麼一個可以可愛、可以安靜、可以深沉也可以御姐的百面女生,豈不是滿足男人全部幻想,所以無論是高冷還是柔情,田馥甄從來沒有輸過。
《渺小》,《矛盾》,《終身大事》,《無常》都是田馥甄早起的佳作,有著奇妙神婆風格,縹緲的磅礴搭配細節處詭異的曲調,硬是從不舒適中孕育了一份敬畏的力量。
其實並不是只有薩頂頂或者龔琳娜唱的大氣才叫大氣,也不是只有朱哲琴這樣的神壇女將才能歌頌世界。
《渺小》這個歌曲本身就充斥著對萬物的謙卑,表達了一個個性女子自己的人生態度。而《矛盾》的MV創意、《終身大事》的洒脫和《無常》的旋律優美,讓人感受到了一個張揚的田馥甄。
說到田馥甄,最應該提的就是《日常》這張專輯。這張專輯有超過一半的篇幅都是在講「與自己相處」。
這張專輯表達出來珍惜當下的態度,有《人間煙火》和食慾自我的對話,有《念念有詞》和感性自我的對話,有《身體都知道》是和生理自我的對話,有《獨善其身》和靈魂自我的對話。
除了這麼多的「自我」,還有兩首情歌即《靈魂伴侶》和《餘波蕩漾》,這兩首歌徹底摒棄了俗舊情歌的套路,做到了悲而不傷的獨立,尤其是《靈魂伴侶》這首歌,唱出了女版陳奕迅的感覺。身體的觸碰換不來靈魂的相交,但是不在以愛情至上,反而凸顯了珍愛自己、讀懂自己的主題。
而《餘波蕩漾》這首歌,則是表達了對死去愛情的懷念和釋然,也是自我掙扎與解脫的表達典範。
田馥甄使出了各種自己喜歡的唱法,也不管聽眾接不接受了。反正「我就是田馥甄,所以你可以說我像王菲,說我又芭樂了,說我又裝神弄鬼了,但是我不care,這些就是田馥甄的唱法。」
去田馥甄的演唱會,現場簡直可以用「驚艷」兩字來形容,這種真切感受到歌唱者情緒的嗓音,能一下子就把人唱哭。如果只是聽她的CD,會覺得她唱歌時只是在秀唱功感情太平淡,但是聽過演唱會後才可以了解到真正的田馥甄。
其實田馥甄真的是一個很有思想的歌者,她自己有很強的體悟能力,她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麼。
尤其是她舉辦的微巡,希望以此來更貼近自己的歌迷,更能專心為他們唱歌,「我很幸運的是有一群很默契的團隊,每個人不同領域的專業,歌詞曲撰寫概念視覺,每個人都各司其職,以他們對我的了解,對專輯的理解,來提出很棒的方式和概念」。
田馥甄想到了,便去做了。這樣子的女子,怎麼可能讓人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