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長可持續性存疑,解讀英偉達AI晶片面臨的三大挑戰

2023-08-29     芯東西

原標題:高增長可持續性存疑,解讀英偉達AI晶片面臨的三大挑戰

智東西

編譯 | 陳佳慧

編輯 | 雲鵬

智東西8月29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英偉達晶片供應不足的擔憂緩解,但整個晶片供應鏈仍然存在晶片製造依賴強、地緣政治和AI需求後續動力不足等情況。

英偉達上周井噴式業績表明,超出預期的晶片需求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將其業務推向新的高度,但需求繁榮能持續多久存疑。在英偉達晶片供應擁有向好趨勢的同時,對其未來將要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和思考或對晶片產業發展有借鑑意義。

一、短期供應需求強勁,業務繁榮將實現巨大飛躍

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勛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稱,公司的出貨量仍未能滿足需求,這表明即使在經歷了兩個收入破紀錄的季度之後,AI晶片訂單收入仍有更多的上漲空間。

短期內,市場中對英偉達產品的需求十分火熱。客戶競相安裝英偉達的AI晶片,例如OpenAI的ChatGPT。企業越來越相信AI對其增長不可或缺,有分析師估計英偉達在AI晶片方面的市場份額超過70%。

圖源:彭博社

與晶片一樣,英偉達的股價也受到投資者的追捧,今年以來股價已上漲兩倍多,使其估值超過1萬億美元。儘管在周三公布收益報告後,本周晚些時候出現下跌,但該股上周收高。

全球財富管理業務公司UBS的分析師在周四預測,英偉達目前的供應協議可能使其每季度收入高達25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供應量將會增長的預期。同時,UBS在一份報告中提到,英偉達在短時間內達到他們預測的季度收入是很簡單的。

就在三年前,英偉達每個季度的平均收入約為30億美元,最近完成的季度135億美元的收入和當前季度預測的160億美元的收入與三年前相比,如今完成收入的數字將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二、晶片製造依賴強,需要控制超出其供應能力的需求訂單

不過,有分析師對英偉達的AI晶片供應鏈和當前業務繁榮的未來發展走向提出了質疑。英偉達設計出的晶片是依賴合同製造商(主要是台積電)來生產,這使得英偉達要想滿足高需求供應,就必須同步提高與其合作的晶片製造商公司的產能。

台積電一直在擴大產能,包括在7月份宣布投資29億美元,以擴大將眾多晶片集成在一個封裝中的多晶片封裝技術的應用。英偉達在其許多先進的AI晶片中使用了這種封裝技術,並於周三向投資者保證,它已經通過這種技術獲得了更多產能。

不過,隨著供應量的增長,英偉達可能不得不限制其他公司訂購超出其合理需求的晶片,這可能可以掩蓋AI晶片長期需求的疲軟。量化交易公司SIG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說到,目前需求似乎無限,但仍然需要擔心2024年會出現其他公司多次下單而英偉達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出現。

三、限制中國AI晶片進口,地緣政治阻礙美國AI晶片產業進一步發展

中國作為一個巨大市場是另一個未知數,歷來占英偉達數據中心部門銷售額的20%至25%。而美國商務部2022年10月份發布規定,禁止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向中國出售某些工具,並禁止出口一些用於AI應用的晶片。

華爾街日報6月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拜登政府正考慮針對面向中國的AI晶片出口實施新的限制,禁止英偉達和其他晶片製造商在事先未獲得許可證的情況下,向中國和其他關注國家的客戶出口晶片。

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勛講話

對此,英偉達首席財務Colette Kress認為:「從長遠來看,禁止向中國出售我們的數據中心圖形處理單元(GPU)的限制一旦實施,將導致美國產業在全球最大市場之一,永久失去競爭和領先的機會,並影響我們未來的業務和財務業績。」

四、AI需求可持續性存疑,市場吸收能力或許不足

有分析師表示,在AI晶片上花費數十億美元的大公司需要從中產生利潤,以證明進一步投資的合理性。就比如20世紀90年代美國推出光纖電纜,幾年後隨著寬頻網際網路需求的增長,光纖電纜變得具有商業可行性,投資人才看到回報。

研究機構Bernstein Research的半導體分析師Stacy Rasgon表示:「無論是增加收入還是節省成本,最終客戶必須能夠從中導出商業模式。」 並且他認為會有一些案例來表明這些商業模式開始實際運用,例如微軟正在測試其Office生產力軟體的Copilot AI助手,微軟在7月份表示,將向每位用戶每月收取該工具 30 美元的費用。

但鑒於AI投資大部分尚未轉化為豐厚的銷售,英偉達晶片的一些消費者已經開始對成本表示擔憂。

Facebook的所有者Meta Platforms計劃在明年投入巨資來增強其AI計算能力,但高管上個月稱,目前還不清楚用戶採用AI驅動功能的意願有多大。

Meta財務長Susan Li也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說到,其產品的採用規模最終將決定他們對於英偉達AI晶片的採購需求。

雲計算公司Snowflake的執行長Frank Slootman上周也說,目前AI的許多應用都處於實驗階段,並沒有帶來收入,同時補充說英偉達的晶片價格昂貴,告訴分析師他們無法釋放AI,也沒有商業模式來支付它。

結語:英偉達AI晶片需求盛況背後仍需當心三方挑戰

英偉達產品需求火熱、增長強勁,季度收入仍有上漲空間,在AI晶片方面的市場份額估計超過70%,季度收入可能實現巨大飛躍。

但英偉達仍然面臨晶片設計依賴性強、地緣政治問題和AI商業轉化等問題,長期繁榮後勁存疑。

英偉達未來能否探索合理方法解決以上問題,化挑戰為機遇,我們將持續關注。

來源:華爾街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e606d9161efeddaacb08943f6a745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