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5年開始,「儘快買房」還是「再等一等」?馬雲王石不謀而合

2024-10-16     平說財經張平

2024年已近年底,房地產市場還是延續了之前的持續調整的走勢。截至2024年9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14447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70%,已連跌29個月。不過,今年各種救市利好消息也不斷傳出,除了各地放開限購之外,各家銀行也將房貸利率降到歷史最低,還有就是首付比例從之前的3成降至2成。

現在一邊是樓市長期調整的趨勢並沒有結束,而另一邊各種救市利好政策頻繁出台。於是,就有人提出,從2025年開始,究竟是應該「儘快買房」還是「再等一等」呢?對此,社會各界的看法並不相同。多數人認為,在各種利好政策的支持之下,剛需應「儘快買房」為宜。

而對於現在應「儘快買房」還是「再等一等」這個問題,馬雲和王石卻不謀而合。馬雲曾表示:「在未來的十年里,房價不可能出現大幅度的上漲。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放緩,房地產市場將進入一個穩定發展的階段」 。顯然,馬雲認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放緩,房價不會再像過去那樣瘋狂上漲,會進入至一個「穩中有降」的調整階段。

無獨有偶,王石也曾表示:「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了調整期,未來的房價將保持穩定,甚至有可能出現下跌」 。事實上,王石已經看出了房地產調整的趨勢,任何救市利好只能讓房價在短期內保持穩定。而長期來看,樓市很可能是逐步調整的局面。

從以上兩位商界大佬的觀點來看,馬雲和王石都給出了「再等一等」的答案。而我們也是非常贊同這兩位大佬的看法,認為2025年起,購房者應該「再等一等」。再等上幾年,等房價回歸到合理的價格之後,再出手買房。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房地產調整趨勢已經形成

自從我國1998年房改開始,到2021年房價上漲結束,房價足足漲了23年,期間基本上沒有什麼像樣的調整。而房價一旦進行到了調整周期,也就不可能在3-5年內結束。之前就有上海網友表示,他2022年買了一套400萬的房子,現在卻只值256萬。在短短的2年多時間裡,房價市值縮水30%以上。未來各地房價還有可能繼續下跌。建議大家買房還是「再等一等」,未來購房成本會更低。

第二,居民收入減少支撐不了房價

2021年之前,國內房價之所以上漲,主要是居民收入在持續上漲,以及人們對未來收入增長持有樂觀的預期。所以,大家才敢於跟風買房。而在經歷了3年多的疫情之後,很多人的收入減少甚至失業,居民的收入已經支撐不了如此高的房價。同時,很多人也下調了對未來收入增長的預期。試想,在居民收入下降,以及人們對未來收入增長預期持謹慎態度之時,各種購房需求會萎縮,房價繼續下行已經無法避免。

第三,現在人們買房也越來越理性

過去人們買房,往往是看到周圍人都在買房,也會一起跟風購買。而在經歷了疫情之後,很多人買房越來越理性了,他們會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是否要買房,過去那種衝動買房的人越來越少了。

與此同時,由於國內各地房價連跌了3年,失去了賺錢效應,所以那些投資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也不敢輕易入市買房。從今年快速增長的居民存款來看,現在的人們更願意把錢存在銀行,而不是買房置業。顯然,買房還是「再等一等」乃是明智的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d428e63a6d49bf241c21cab80e641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