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溜一口就上癮!爽滑筋道,不加料都能吃3碗

2019-10-28     918雲南交通之聲

慈禧太后作為晚清朝政的實際操控者,無疑是清朝歷史上超難伺候的主兒之一。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在吃食方面極度奢侈的人,每年生日都點名要吃上一碗宮面。

麵食在北方擔當主食的角色,在上古時期就已經形成。

「宮面」作為皇宮貢品,因面有空心,又叫「藕面」,起源於唐貞觀年間,盛行於明清,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發展歷史。

據元朝時期馬可波羅所著《馬可波羅遊記》記載,義大利空心粉就是按照"藁城宮面"模仿、演變而來。

手工製作,部分空心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每天忙得多的是工作,吃得多的是外賣。頓頓為了湊夠30元起送價,常常「精打細算」,吃的肚子「繃兒圓」。偶爾不吃外賣,也是圖省事泡包面就湊合了。

然而宮面的出現,可以瞬間提高你的生活品質。

只要下鍋煮1-2分鐘就可以撈出,比熬粥省事,比泡麵有營養。而且完全不需要準備過多的調料,只要一口鍋,即便是廚房小白也可以輕鬆做出一碗美味湯麵

經典做法-清湯宮面

煮好的宮面色澤油亮,勁道爽滑,入口綿柔,光滑柔韌,比普通掛麵更富有嚼勁與張力。即便是回味,也是口有餘香。

喜歡吃面的都覺得它省事又好做。也正因為如此,讓人頭疼的是稍微晚吃1秒,可能就會變成一個大麵疙瘩。但是吃過宮面之後,你會發現這種擔憂完全不存在。

首先宮面入鍋湯不混,久煮不爛,既方便又快捷。即便你忙完手頭的事再吃,碗里的宮面也是根根分明。雖然看不見湯,但是因為宮面空心吸收了湯汁,把面挑起來,湯汁由空心流出,不坨不粘,放進嘴裡,一「吸溜」就乖乖跑進嘴裡了,根根細膩爽滑,散發著濃濃麥香味。而且小孩吃易吞咽,老人吃易消化,同時比普通宮面更入味。

勁道始於源頭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宮面也是一樣。

藁城作為中國宮面之鄉,位於河北省西南部,地處冀中平原腹地,肥沃的土地,適宜的氣候,充沛的降水、足量的日照,孕育了藁城優質的小麥,粗蛋白含量16以上。

好面離不開好水,屬高純度優質礦泉水。做出的宮面含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營養自然豐富。

另外,暉御宮面中還加入了72小時內新鮮雞蛋,不僅僅大大提高了宮面的營養,而且吃起來更加的爽滑有韌性!因為加入雞蛋的緣故,宮面色澤微黃,單是看著就讓人食慾大開。

13道純手工工藝

宮面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發展歷史,全靠純手工製作工藝,代代傳承,充分保留宮面的天然營養與面香,是現代機器制面無法超越的。

經驗豐富的手藝人會根據氣溫、濕度加入雞蛋、水和鹽,比例都深有講究,多一點少一點都不行。面的勁道全靠純手工拉制而成。

製作一份宮面要耗足足20個小時,有著和面、餳面、盤條等13道複雜工藝。其中,餳面需要多次進行,讓蛋白質吸足水分變得膨脹,麵粉彼此緊抱,這個也是保證宮面彈性和筋道口感的秘密所在。而根據季節不同,具體餳面的時間就得靠老師傅的「心算」了。

藁城宮面平均一年之中只有一百來天可以正常生產,不能實現全年大規模生產,藁城宮面才顯得愈發珍貴。

宮面製作過程中,不放任何添加劑,真正做到營養又健康!是老人、孩子、孕婦、產婦的首選美食。

宮面作為河北省藁城的傳統特產,因其繁雜考究的製作技藝,現已成功申請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健康做好面

相比以往宮面,基本都是在小作坊里完成,生產過程受制於天氣、地方大小、衛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暉御宮面斥資建立了自己80畝的中國民俗(藁城宮面)產業園,製作條件、衛生環境嚴格把控,以「為健康做好面」為理念,多年來一直專注於宮面的研發與生產。

宮面的一份匠心加上購買用戶的口碑相傳,聚集了一大波兒忠實粉絲。

宮面小食堂

無論是骨湯麵、打滷面還是拌面,暉御宮面都能成功駕馭,是各種人群都適合吃的健康食品哦!因為宮面含鹽,食用時可品嘗後適量加鹽喲!

【骨湯麵】

煲好的高湯(雞湯/骨湯)中,加入適量宮面、青菜,開鍋後煮1-2分鐘,撈出,加入香油、蔥末、香菜提鮮,一碗營養又美味的湯麵就算做好啦!非常適合老年人和孩子食用!

【打滷面】

麵條下鍋煮1-2分鐘,澆上喜歡的鹵,比如西紅柿雞蛋、或是茄子肉丁……只要你喜歡,宮面勁道爽滑,極易入味,方便又快捷,非常適合都市白領的快手面!

暉御宮面家庭裝裡面有6小包獨立包裝,1包4把,一次一綹,分量剛剛好,既方便又衛生。

藁城的宮面你不能錯過!

如此受人歡迎的宮面限時折扣,只需39.9元呦~每袋裡面有200g*6包,足足1.2kg!原產地河北藁城直發,好吃又有特色的面,還不趁此機會,抱回家嘗嘗鮮!

藁城手工宮面

傳統製作 細膩筋道 耐煮不糟

專享價:39.9/

立即搶購

- 此條為廣告,不代表本平台意見,請謹慎參考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R3RGW4BMH2_cNUgAf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