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即將淪為終身不退休社會?老齡化是如何「擊敗」日本經濟的?

2019-10-14     陸水新知

作為與我國經濟聯繫密切的鄰國,日本經濟的發展向來都是中國人關注的焦點。隨著日本「終身不退休社會」的推行,日本經濟再一次引發國人熱議。

這不是日本第一次調整退休年齡了。最開始,日本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歲,但隨著2013年安倍上台後,就推動出台了《高年齡者僱傭安定法》,要求企業將員工的退休年齡調整到65歲。於是,多數企業開始改革人事,規定到了60歲退休年齡的員工,在自願的情況下可以繼續在公司工作,不過不能做領導和管理階層,並且工資待遇降低為原來的70%。

只是,該法律僅實行了5年不到,日本就計劃修改該法律,將退休年齡提高到70歲。而到了2019年,直接改成了「終身不退休」。

為什麼日本關於退休年齡的法律一改再改?從60到65到70再到終身,死咬著高齡員工不放呢?

原來,是因為日本經濟中,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日本著名的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將這一現象的根源歸結為1985年後的日本經濟危機。他覺得:「在1989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前夕,日本的國民個人資產僅有1000萬億日元;而等到日本經濟進入長期停滯後,日本的國民個人資產增長了700萬億日元,達到了1700萬億日元。但擁有1700萬億日元的大部分是65歲以上的老人。日本的經濟老齡化問題由此而來。」

從1985年,日本被迫接受了美國的廣場協定後,日元開始快速升值,從而引發了日本的經濟泡沫。經濟危機過後,日本的年輕人便開始對自己未來的老年生活感到不安,於是開始儘可能的少花錢,多存錢。

日本由於大量的人口進入老年化,導致了日本老人普遍將每個月匯入年金帳戶里的3成,甚至更多的資金存起來養老,所以自己在生活中過得簡樸,幾乎不花錢。這種現象導致的結果是,等到日本老人臨終時,他們平均每人手中擁有近350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215萬元)的資產。

而對於日本來說,與老齡化問題同樣棘手的就是出生率逐年下降的問題。據了解,2019年日本的出生率達到史上最低的1.4%。據世界發展組織預測,如果日本的生育問題不解決,那到了2050年,日本的人口將會由現在的1.28億下降為9800萬。而到那時,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人口比例將會由現在的26%變為45%。

這個數據相當可怕了,這意味著再過30年,日本全國居民,幾乎有一半人口都為65歲以上的老人,勞動力相當短缺。所以,日本才會在短短的幾年內將員工的退休年齡一升再升。

​不過,安倍再推出的終身不退休社會只是治標不治本,它不僅會讓老年人的社會不安感進一步加劇,還會讓其因為考慮贍養問題而改變子女的教育和社會方式,而這種經濟思維方式終有一日,會成為拖垮日本經濟的重要根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Il_ym0BMH2_cNUgSjd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