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我要殺死你!」時,父母應該怎麼辦?

2019-12-05     親子溝通如何說

作者:桐桐媽


上周末,約閨蜜帶孩子們一起去遊樂園玩。

兩個孩子在裡面玩的不亦樂乎,一會去蹦蹦床上盡興地歡呼跳躍著,一會手牽手攀爬梯子去滑滑梯。看著他們倆玩的滿頭大汗,我們便喊他們過來稍作休息,喝點水。

月齡偏小一點的桐桐聽到我的喊聲後,立馬就跑過來了,而閨蜜家的兒子仿佛很不樂意媽媽在他玩的興頭上去喊他,和媽媽討價還價幾次後,竟然毫無徵兆地用語言攻擊他媽媽,而且是很血腥的語言。

「我要用刀子殺死你!把你脖子割斷,眼睛戳瞎掉!看你還喊不喊我了!」只見他一臉惡狠狠。

見此,閨蜜尷尬不已,連忙說道:「這孩子最近也不知道怎麼了,老是放狠話,天天不是說殺死,就是毒死什麼的,我和他爸也沒這方面暴力傾向啊!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動畫片里學的。」

其實,她家兒子只是到了一個叫「詛咒敏感期」,有的孩子會用類似閨蜜家兒子這種嚇人的血腥語言去攻擊他人,有的則是滿嘴的「屎尿屁」。

有次單位聚餐,同事大瑤帶著她家二寶,飯桌上,大家都愛逗這個愛笑的小男生,期間不知道誰挪了一下椅子,那聲音聽起來有點像有人在放屁,只見這個孩子就一直模仿「噗」聲,然後滿嘴說的都是「屎尿屁」,搞的阿瑤尷尬不已,阿瑤大聲呵斥著孩子,並試圖用手去捂住孩子的嘴,可越阻止,孩子越起勁,樂此不疲。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詛咒敏感期」?

詛咒敏感期,常見發生在孩子3--5歲時,這個時候的孩子逐漸進入言語和情感發展的高峰期,伴隨而來的還有羞恥感等高級情感。

雖然他們能聽得懂我們成人的大部分語言,但畢竟能輸出的詞彙有限,並不能像成人一樣巧如舌簧去解釋或反駁。

當他們遇到一些較為複雜和強烈的感情,而他們又「詞窮」不懂得如何用高級的詞彙來描述時,孩子情急之下就會「口不擇言」,用他們認為最激烈的語言來溝通。

孩子會在什麼情況下,會這樣說狠話或髒話呢?

1、急切表達自己的不滿

桐桐一度時間也是這樣,大多時間都出現在她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她就會用惡毒的語言去攻擊人。

比如:

「我要殺死你!」
「我要把你的頭打破!」

雖然我知道這是「語言詛咒期」來了,但是不免還是會很震驚,心想那個暖暖的、愛笑的可愛女孩怎麼突然變得就和惡魔一般。

2、感受到了語言的力量

孩子對一些詛咒類的話語特別好奇與敏感,當他們說出這些話時,發現家長會額外重視時,他們就會發現原來語言也是有力量的。

3、模仿他人

處於這個敏感期的孩子,極容易模仿他人的語言和行為,很多時候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髒話或傷人的話,只是因為長期耳濡目染。

多數父母面對孩子這樣的表現時,都會覺得難以接受,既生氣又心寒。

早前,潘瑋柏曾參加過一檔綜藝節目《閃亮的爸爸》,節目組邀請來沒有當爸爸經驗的男明星和陌生的孩子,臨時組成父子。

潘瑋柏的「兒子」蛋蛋是個顏值頗高,性格外向的可愛孩子,卻因為頻頻爆出髒話而被節目組打馬賽克。

有一次,生氣至極的「爸爸」潘瑋柏將蛋蛋的東西全部扔在院子裡,警告他在外面,不用回來了。

後來,蛋蛋痛哭流涕道歉,當「爸爸」問他為什麼要講髒話罵人的時候,蛋蛋這才說出了原因:「因為平時爸爸媽媽就這樣,我是學他們的。」

看了這段,許多觀眾都和潘瑋柏一樣心疼這個孩子。真的是這樣,孩子大多狠話、髒話都是無心之舉,他們沒有成人的那種惡意,僅僅是因為好玩或模仿。

面對那個愛放狠話和愛說髒話的小人時,家長又能做些什麼呢?

首先,裝作沒聽見的樣子,不要過於去關注和糾結這個事。

這個時期的孩子,是越被制止就越喜歡使用,而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又會恢復正常。

很多父母面對孩子講髒話或放狠話時,都會氣急敗壞,要不上前一頓責罵,要不幹脆上手一頓打。切記:淡定!

不關注、不生氣、不責罵,這樣孩子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時,自然而然會覺得沒勁。再者,如果實在聽不下去,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對髒話和狠話部分不予任何反饋。

其次,找到「源頭」,制定家庭規則。

萬事皆有因,孩子說這些話肯定是從哪看來的或模仿的,家長可以保持冷靜,然後耐心和孩子溝通,問出孩子從哪學的。然後告訴孩子這些語言是會傷害到人的,再或者給孩子讀繪本,比如《語言不是用來傷人的》,在溝通和讀書中,增強孩子的是非觀。

如果孩子還是經常用語言有意去攻擊他人,那麼,家長就應該制定家庭規則。比如,一說這種話,就減少或取消孩子當天看電視的時間,堅定地執行下去,讓孩子清楚,一旦說這些話是要受到懲罰的。

最後,接納孩子的情緒,鼓勵孩子用正確的語言和家長溝通。

孩子有情緒很正常,家長一定要接納,不要一味地去阻止或打斷,「你現在很難過對不對?」、「媽媽知道你生氣了,是不是?」;其次,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你這樣,媽媽很傷心,我那麼愛你,你為什麼要殺死媽媽,媽媽死了,你就沒有媽媽了。」,讓孩子在換位思考中明白語言的傷害力;最後,鼓勵孩子用正確的語言和行為來和家長溝通,當孩子說出積極的話時,家長應該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去在強化孩子用積極的語言來表達情緒。

處於詛咒敏感期的孩子,家長大可不必如臨大敵,冷靜對待、對症下藥,相信每個孩子都會順利地度過這個時期。


作者簡介:桐桐媽,一個可愛女孩的媽媽,頭條號簽約作者。

本頭條號擁有27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育兒交接棒)一起,致力於通過線上線下課程和活動,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微信公眾號的「問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提問,專家一對一解答育兒疑問。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E7z3G4BMH2_cNUgobH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