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電影火了。黃渤、徐崢等很多名人都在微博為這個電影賣力賺吆喝:
沒錯,是被稱作「奧斯卡最大遺珠」的《何以為家》。這部影片豆瓣評分8.9、爛番茄新鮮度89%、在微博上獲得了95%的大V推薦。
海報上這個微笑的男孩,通過媒體、電視節目,求助律師,在法庭上言之鑿鑿,鐵了心要把親生父母送進監獄。
他的狀詞只有一句:「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沒有人罵他不孝,沒有人罵他無情,觀眾看完哭了,哭過之後又反思,反思之後全都支持男孩的起訴。
在這部電影里,我們看見了一個孩子艱難的一生。
電影講述了一個你可能無法想像的真實故事
《何以為家》講了這位12歲的黎巴嫩小男孩——贊恩的故事。
《何以為家》電影預告片
少年贊恩,「大概」12歲。
說大概,是因為連父母都忘了他的具體年齡。
他住在水管時常爆裂、滿地蟑螂老鼠的破房子裡,聽父母為了雞毛蒜皮吵架。
在該讀書的年紀,他的任務是工作:去市區販賣果汁,為街坊四鄰運送煤氣罐,在社區里擺地攤。
以及,買來藥品混在一起磨成粉末,製成毒品,混進衣服里,賣往監獄。
父母沒有像樣的工作,對孩子唯一的管教,就是說「滾」,以及拳打腳踢。
這樣的家庭,卻有7個孩子。
大一點的孩子照顧小一點的孩子,再小一點的嬰兒,就被鐵鏈鎖住腳踝,拴在地上。
即便如此,贊恩的父母依舊計劃著要更多的孩子。
贊恩有個妹妹,叫薩哈,從小跟隨哥哥四處打零工生活。
兄妹二人站在灑滿陽光的天台上,相互依偎的場景,也成了電影里少有的溫馨明快的畫面之一。
在11歲那年,薩哈被父母「送」給了房東,以換取低廉的房租。
當薩哈被父母強行賣給人為妻時,樓道里的拉扯和大聲爭吵,以及贊恩跟電動車後拚命追趕和呼喊的場面,讓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的絕望心碎。
幾個月後,薩哈死了。懷孕,流產,大出血,沒有醫院敢收,死在了冰冷的夜裡。
這是點爆少年內心的最後一支火藥。贊恩轉身從廚房抄起一把菜刀,直奔那個害死妹妹的人渣家。
過失傷人,他被判了5年。
一個孩子死了,一個孩子坐牢,這個滿目瘡痍的家,無法再承受更多的悲劇。可母親來探監,卻略顯期待地告訴贊恩:
「我又懷孕了,如果是個女孩,我會取名叫薩哈,上帝把你的妹妹還給你了。」
贊恩站起來,冷冷地對母親說:「你太無情了。」
他決定起訴父母,因為他知道,那個還未誕生的孩子,可能也會延續他的悲劇。
電影《何以為家》給了父母們這些思考
多少人,還不知道生命的意義為何,就開始創造新的生命。
父母沒能給這些孩子的,在這些無知的孩子變成父母后,依然無力給予。
那麼,作為父母,電影《何以為家》給我們的這些思考,一定要看看:
1. 僅僅是給孩子生命這件事情,並不偉大
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對節目主持人說:
關於童年,我日後能記住的只有暴力、辱罵、毆打——鏈子、水管、皮帶打在身上的感覺。他們說過最好聽的話是:「兔崽子滾出去!」「讓開,廢物!」
在家庭中,父母常常會將負面情緒強加給孩子,而孩子照單全收。
你暴躁易怒,孩子也將暴躁易怒。
甚至你會借著「管教孩子」為名,把自己不喜歡或是看不慣的東西發泄在孩子身上,並美其名曰「對他好」。
你認為你生下了孩子,孩子就應該感謝你。但比起生下孩子之外,給孩子營造的環境和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要。
2. 生存不易,你也能給孩子最大的愛
《何以為家》中,收留贊恩的單親媽媽沒有合法身份,還是拼盡全力帶著孩子爭取生存的機會。
上班時候把他藏在廁所,趁著休息的功夫偷偷去喂奶。
沒錢買,就撿來別人剩下的大塊生日蛋糕給孩子慶生,也歡迎贊恩加入他們的生活。
最走投無路的時候,孩子也是她的底線。
流浪的贊恩,在別人的媽媽這感受到了信任與溫暖。
3.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讓悲劇從這裡終止
贊恩是悲劇家庭的受害者,可贊恩的父母,又何嘗不是呢?
他們飽受中東戰亂,流離失所。他們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而是在戰火紛飛的時局裡,不懂如何去愛。
面對兒子的控訴,贊恩的父母淚流滿面。父親說:「我也是這樣出身,這樣長大的,我有什麼錯?」母親說:「我這一生都是奴隸,你憑什麼批評我?」
他們麻木又殘暴的面具突然破裂了,流露出隱忍的痛苦。
不去懷疑,就不會被刺痛;不去掙扎,就不會面臨生活崩塌的風險。
在贊恩的視角里,父母是惡人,房東也是惡人。但其實他們都沒想作惡,他們只是按照社會教給他們的方式生活。
跟贊恩11歲妹妹結婚的房東,一臉無辜地說:「我不知道她(贊恩11歲的妹妹)會因此而死,好多小姑娘都是這個年紀結婚,我後媽就是。」
如果說,這個故事裡全是受害者,那悲劇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誰?戰亂,贊恩的祖輩?現在追究這些已經毫無意義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悲劇在贊恩這裡終止。
幸好,贊恩沒有變成跟父母一樣的人。酗酒,制毒,成為奴隸,一直不停地生育……固定模式的重複悲劇,在贊恩這裡停住了。
他努力養活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弟弟尤納斯。
他想要移民,離開這個地方。
他在監獄裡給電視節目直播打電話,控告自己的父母;
甚至他還上了法庭,起訴父母,阻止父母繼續生育:「我想起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電影最後,贊恩得償所願,他有了自己的護照照片,笑得真正像一個12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