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則小學生手寫的《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火了,情感真摯動人、字跡嚴謹規範,網友看後紛紛留言「別人家的孩子」!
網上衝浪成為日常的當下,我們常常看到各種對熊孩子的花式調侃,但自《長津湖之水門橋》上映以來,我們卻看到這代蜜罐里長大的孩子的另一面,懂得感恩、心懷敬畏、志存高遠的一面。
這些孩子中,有5歲的小女孩,卻能夠將《長津湖》《長津湖之水門橋》一部不落地看完,並且覺得「解放軍很帥」!
在這位家長的筆下,或許孩子的軍禮行的並不標準,但我相信,看完電影自發行禮的那一刻,孩子心裡一定有些什麼被改變了、不一樣了,變得更沉甸甸、更厚重,因為從此他的心裡有了那段熱血的歷史和那群最可愛的人。
很多關於孩子無法專注的抱怨,在看《長津湖之水門橋》時也化為烏有。
看著這位小朋友認真的側顏,我知道他的心裡從此種下了一顆種子,一顆感恩的種子,一顆珍愛和平的種子,更是一顆奮發圖強的種子。可以說,這個假期,沒有比帶孩子去看《長津湖之水門橋》更好的家庭教育了。
除了抱怨孩子難以專注外,也經常聽到有家長因為孩子畫不出畫、寫不出作文而煩惱,可是看到前面那個孩子的作文和下面這個孩子畫的《長津湖之水門橋》,我想大人們一定非常欣慰。
其實孩子們不是不會畫、不會寫,孩子是最簡單的,他們只是不會瞎編,而是只會寫下、畫下那些真正觸動內心的東西。這幅畫或許筆觸稚嫩,但那高大的水門橋、志願軍們的背影、畫面上的一抹鮮紅,無不體現出孩子對這場壯烈的戰爭的深刻感受,我想這份感受將久久地影響他、改變他。
就像這位家長所說,孩子看完电影後深刻感受到了當初戰爭的殘酷,以及現在生活的美好,不得不說,這正是電影作為一種傳媒藝術對大眾起到的最佳文化影響力,必須給《長津湖之水門橋》點贊。
日常生活中,孩子們有很多「哇哇哭」的理由,或許是哪裡傷到了、或許是打架輸了、或許是想要某個玩具,但所有的理由中,這個理由尤其動人——被志願軍的英雄事跡感動哭。
孩子們雖然小,但看到志願軍戰士不畏艱險、拚死衛國的場景,一定心疼不已,志願軍身上的鋼鐵意志也必將震撼他們純真的靈魂。
更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孩子主動要求去看《長津湖之水門橋》,這些平時家長眼中的「小王子小公主」或者調侃的「熊孩子」,讓大人看到了新生代的另一面,更讓我們看到了祖國的希望。
正值寒假,很多家長頭疼孩子不好管,其實換個思路,學習不一定必須通過書本,寒假正是通過不同的途徑影響和教育孩子的大好時機。就像下面這些家長,通過帶領孩子一起看《長津湖之水門橋》,給孩子帶來多角度的啟迪。
看到曾經戰爭中我們和美國的巨大差距,讓孩子意識到「落後就要挨打」的現實,更應自強不息。另一方面,雖然現在中國的裝備進步了,但那股「士氣比武器重要」、「氣多可戰勝鋼多」的精神永不能忘,這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要永遠傳承下去。
看到戰爭的殘酷和志願軍承受的苦難,孩子們才會更理解如今的幸福生活多麼來之不易,再多的和平教育都不如電影中的那句台詞:「這場仗我們不打,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正是因為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才有了今天的國泰民安。
我們的下一代需要也必須知道,真正打敗敵人的是我們最可愛的戰士,而不是奧特曼。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用血肉之軀守衛我們腳下這片山河的人,才是我們的英雄。
孩子們觀看《長津湖之水門橋》的感受還有很多很多,無法一一盡數,但這些感受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讓我們看到志願軍精神的偉大是能夠穿越時空,繼續帶給孩子們震撼與滋養的。
這個假期,輔導孩子完成學業之餘,真心推薦家長們帶孩子走進電影院,因為這部《長津湖之水門橋》帶給孩子的心靈教育,會讓他們受用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