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腳線該裝嗎?如何設計一個漂亮的踢腳線?

2019-07-18     華寧裝飾設計效果圖

判斷室內裝修高大上與否,看的早就不是穿金戴銀。

簡約大氣的設計才是現代豪宅范。

想將一切做到極簡,有人把主意打到了踢腳線上了。

很多國外現代簡約風的家居美圖裡,空間上下線條利落,牆角沒有多餘的踢腳線,顯得渾然一體。

而很多時候,想要做到簡約的效果,在設計上固然是做減法,但在施工里,做的反而是加法。

想要省略踢腳線,得到乾淨利落的視覺效果的同時,施工的難度也要翻倍,還要考慮到日後入住保持清潔的問題。

這踢腳線,到底能不能省?

為啥別人家有膽量不裝踢腳線?

01 作用

當然,考慮踢腳線的作用不能純粹從美觀出發。

為了鋪地板

地板鋪設的時候,到牆壁處需要預留5mm左右的縫隙。這是為了防止材料在熱脹冷縮時互相擠壓,產生起翹、空鼓、變形等等狀況。

保護牆面。

所謂踢腳線,就是為了減少牆體受外力撞擊的破壞。

同時也為日常維護著想,為容易受潮、受髒的區域減少清潔的難度。

可以走電線。

踢腳線可以留出縫隙走電線。綜合考慮踢腳線的平整、美觀和電線布線的合理。

為了美觀。

在美式、法式或者古典風格里,踢腳線和門套、天花等等形成視覺上的統一效果,起到裝飾性作用。

踢腳線的存在除了種種好處外,最關鍵的還是第一條。

為了鋪設地板。

鋪設地板。

地板。

02 告別踢腳線

對,關鍵還是為了遮擋鋪地板預留的縫隙。

解決縫隙的問題,也就可以和踢腳線說拜拜。

收邊條

各種收邊條出現,為工序的簡化和成品的美化出了大力。在牆角的處理里,也能用收邊條幫忙。

打矽膠

其實就是打玻璃膠,將縫隙的部分擋起來,因為玻璃膠具有彈性,而且只是覆蓋在縫隙表面,所以完全不影響地板伸縮。

這是台灣家裝里很常用的手法,選擇玻璃膠的顏色和牆面或地板相近,效果非常整體,幾乎看不出處理的痕跡。

用牆面遮擋

利用壁面壓住地板,遮擋縫隙也是個辦法。

可以沿牆角鑿縫,鋪設地板時塞塞進牆角;也可以選擇增厚壁面。

增厚指的是用護牆板,以各種飾面板壓住地面縫隙。

還可以在縫隙里加入隱藏燈光,增加空間的高級感。

唯一的問題就是護牆板貴到心悸。

改換地板

換個角度想,解決縫隙問題,直接換地板材料也是可以的。

比方說用自流平混凝土地板取代木地板或瓷磚地板。

不過對家庭來說成本有點高,也難以找到靠譜的施工團隊。

補充一點。

放棄踢腳線的話,很多人會擔心牆面清潔問題。

可以在牆漆上多下點功夫。選擇合適的防水漆,或者其他技術,完全可以有效防髒。

總的來說,為了不用踢腳線,真的要額外多花很多功夫。

無論是人工還是金錢,成本都要高很多。

所以,如果非要向踢腳線勢力屈服的話。

怎樣才能做得美美的?

03踢腳線也有顏值

更窄更薄

空間太小,層高不夠,踢腳線就別刷存在感了。

地板和避免的交界太過明顯,很容易將空間的真實面積和層高暴露無遺。

低層高的空間裡,用過寬的踢腳線容易割裂空間。

越窄越薄的踢腳線,存在感也就越低,也讓空間顯得更精緻美觀。

當然了,如果非要寬寬的踢腳線,也不是不可以。

在層高足夠的情況下,使用這種有高度的踢腳線(也可以說是牆板了),也很能凸顯室內裝修的風格。

色彩搭配

踢腳線銜接地板和牆面,選色跟著兩者來准沒錯,除此之外和門框同色也是常見選擇。

推薦和牆面同色,簡單可行,傻瓜也能選好。

而和地板同色也能弱化踢腳線的存在,不過會擴展地面空間,讓層高顯低。

和門框同色,視覺上統一線條,風格突出。

和門框、壁面一起刷漆,更加隱形。

實在選不下手,可以考慮百搭的白色。

但要注意不要和地板牆面產生太大色差,否則還是會在視覺上壓縮層高。

像這樣的踢腳線,就太顯眼了

這裡有一份專屬你的禮物,點擊獲取》》

為你帶來美的享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uZvDmwBmyVoG_1Z18L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