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年人9大標準,您滿足幾條?

2024-10-16   全科與心理

2024年10月14日是第55屆世界標準日,今年我國的世界標準日主題確定為「強化標準引領,促進高質量發展」。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老年人健康領域的標準。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中國健康老年人標準》(WS/T 802-2022),並於2023年3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中國健康老年人標準,其中具體規定了60周歲及以上中國老年人的健康標準、評估實施和評估標準。《標準》中指出健康老年人的標準共有9項。如果您到了60歲,可以先對照《中國健康老年人標準》看看您滿足幾條標準?

01

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老年人自理能力是身心健康的直接體現,也是多項能力的綜合表現。有調查顯示,隨著老齡化社會的進展,超過10%的老年人在穿衣、吃飯、洗澡、如廁等方面的基本生活無法完全自理。對於老年人來說,保護好生活自理能力十分重要,平時要勤動腦、少操心、平衡膳食、鍛鍊身體、學會獨處等。

02

重要臟器的增齡性改變

未導致明顯的功能異常

只要重要臟器功能未改變,就不應視為病理性改變,對於一些可糾正的功能改變,仍然可以視為健康,比如老花眼、聽力下降等。每個人都需要正確認識並面對衰老,不必把衰老當病治,更不要和年輕人比數據、爭勝負。

03

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

控制在與年齡相適應的範圍內

對很多老年人來說,"多病共存」是一種常態,有病不可怕,只要指標能控制在與年齡相適應的範圍內,就符合健康或基本健康的要求。

04

營養狀況良好

造成老年人營養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代謝能力下降、咀嚼和消化能力下降等。如缺鈣易發生骨質疏鬆、缺鉀會導致低鉀血症,這兩者會增大跌倒幾率;缺蛋白質可能導致小腦萎縮,增加老痴風險。

預防營養不良的秘訣就是三餐定時定量;每餐吃到七八分飽,晚上尤其不能吃太飽;多蒸煮,少油炸;營養搭配;堅持適當運動。對營養不良或有營養不良風險的老年人,可遵醫囑服用營養補充劑。

05

認知功能基本正常

認知功能對維持老年人的生活自主性、晚年生活質量至關重要。因衰老帶來的感知覺減退、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只要不影響日常獨立生活能力不給家庭和社會增加負擔,可視為認知功能基本正常。如果是由疾病引起的認知退化,如心腦血管疾病,則需藥物治療、康復訓練以及有效的護理。

06

樂觀積極,自我滿意

進入老年會有不少負面情緒及疾病的困擾,這也是生命的自然規律。良好的情緒會對老年人的整體健康產生促進作用。老年人要學會自我調節,樂觀面對生活,改變舊的觀念,擁抱生活。

07

具有一定的健康素養,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健康信息,並運用這些信息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養包括了三方面內容: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隨著長壽老人越來越多,老年人的健康意識也越來越強。很多老年人的健康素養在逐步提高,生活十分有規律。

08

積極參與家庭和社會活動

有的老年人退休以後沒事兒不出門,容易造成社會隔離,親友和社會都應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社交活動。老年人自己也要建立積極的老齡觀,主動融入社會,交一些志趣相同的朋友。

09

社會適應能力良好

社會適應能力是指能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保持良好接觸,並對周圍環境有良好的適應能力,有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能有效應對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壓力,正常地進行工作、學習和生活。老年人要培養主動學習的心態,例如積極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社交軟體等,活到老學到老,成為與時俱進的老年人。

以上的條目都有具體的評估內容和權重,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可以去現居住地或所在的養老服務機構、醫療機構等進行諮詢,由專業的評估人員利用特定量表對老人健康狀態做詳細評估。

邁入老年生活是另一段幸福生活的開始。關愛自身健康,把握高質量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