擷英集萃 《金山寺·斷橋·雷峰塔》

2023-12-26     竹鶯說事

原標題:擷英集萃 《金山寺·斷橋·雷峰塔》

趙德明 孟中華

天津市評劇白派劇團新排演的《金山寺·斷橋·雷峰塔》近日與觀眾見面,改編本充分展示了當代評劇的新面貌,為津門戲曲舞台增添了一抹亮色。

《金山寺·斷橋·雷峰塔》是我國流傳久遠的神話故事《白蛇傳》中的主要橋段。評劇移植自李瑞環同志改編的京劇本,京劇本是他為兌現對已故京劇大師張君秋老先生的承諾而編寫的。《金山寺·斷橋·雷峰塔》是評劇舞台鮮見的集唱做念打於一體的古裝劇目,為適應群眾審美需求,提升評劇文化品位作出了貢獻。

京劇改編本最突出的特點,是對原劇做了高度集中提煉,擷取了最具戲劇效果、更能展現人物性格特徵和矛盾衝突的情節加以充實完善。傳統戲內容一般都是以起承轉合、循序漸進的手段詮釋劇情,存在平鋪直敘、拖沓繁複的弊端。就《白蛇傳》舊本而言,一般都是以白娘子(白素貞)與青兒化作人形下山開始,在西湖與許仙邂逅,游湖借傘,接連的是端午白娘子飲雄黃酒現了蛇形,嚇壞許仙,白娘子與青兒盜仙草救許仙等。改編本捨棄了這些交代情節的內容,一開始就是白娘子與青兒往金山寺去要被法海扣留在寺內的許仙。白娘子與法海據理力爭,並苦苦哀求,忍無可忍招來天兵天將水漫金山。這種開門見山的手法,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並將觀眾帶入規定情景之中。自然也是從人物出發,展現了白娘子既通情達理又剛烈如火的性格特徵,為全劇故事的演繹做了有力鋪墊。

「斷橋」一折連接緊密,白娘子因身懷有孕,體力不支,從金山寺敗下陣來。青兒心疼姐姐,憎恨許仙薄情,一句「俺小青若再見那許仙之面,我定饒不了他」,為許仙登場於斷橋尋妻遭青兒追殺造成了懸念。在這個環節,作者著力展現三個人物的不同心態:白娘子的愛恨交集、青兒的激憤難當和許仙的驚恐萬狀,交織在一起構成起伏跌宕的強烈衝突。經過幾個回合交鋒,把人物各自不同的心態展現得淋漓盡致,尤其作者為白娘子設計了40餘句核心唱段,以情敘事,以情說理,如泣如訴,字字句句都扣人心弦。在這超長的唱段中,有五段精美的排比句,痛斥許仙聽信讒言,任憑法海得售其奸,可謂字字珠璣,每一句都切中許仙的要害,達到了感人至深的效果。這段唱詞不僅聲韻和諧,平仄準確,朗朗上口,而且詞意深邃精到,具有濃郁的文學色彩,體現出作者駕馭文字的純熟功力,可謂戲曲唱詞錘字鍊句的範例。

「雷峰塔」一折,主要寫十七年後,白娘子之子許仕林得中狀元,衣錦還鄉,心心繫念生身之母,前往雷峰塔拜祭被法海壓在塔下的白娘子。這折母子相逢的戲,沒有採用慣常哀哀怨怨講述悲慘遭遇重複前情的手法,而是白娘子聽到兒子定要為母親報仇時,意味深長地說:「兒呀,人世間恩恩怨怨波瀾長流,冤冤相報,何止何休哦!」接著是一段唱詞,「十數載苦熬煎思前想後,浮生渺幻夢覺天地悠悠。得意喜失落悲煙雲過眼,無限愛終天恨花開落水流。千古名萬鍾祿皆是糞土,今生怨來世緣萬般皆休。仕林兒中狀元功成名就,盼我兒潔身自愛切勿奢求。」這段情理相融的語句,徹悟人生,充滿哲理,使人物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華,凸顯了白娘子廣闊的胸懷,引人深思。尤其最後許仕林表示自己初入仕途,請教母親何以自處時,作者以高超的見解,濃厚的感情,寫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唱詞:「兒要做棟樑材精忠報國,為百姓竭心力民憂亦憂。忌懈怠,戒空言,崇實尚儉,明是非,秉公正,疾惡如仇……做一個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坦坦蕩蕩,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好男兒,這是娘的一片心,你要牢記心頭!」這一段擲地有聲的金玉良言,是作者通過劇中人之口,直抒胸臆,不僅使戲的主題更具有深刻意義,而且對受眾也具有啟示作用,這也體現出作者創編古裝傳統劇目觀照現實、貼近大眾思想感情、力求喚起觀眾共鳴的藝術理念,令人稱道,頗值得認真體味。

《金山寺·斷橋·雷峰塔》演出的成功,還得益於二度創作,導演的舞台調度、唱腔的設計和演員的表演,也多可圈可點之處。特別是白素貞的扮演者著名評劇演員王雲珠,藝宗評劇「劉派」,以演唱高亢激越「大口落子」享名評劇舞台。在戲中她對角色領悟深刻,運用精美聲腔藝術準確地揭示出人物複雜的思想感情,尤其是運用多種板式演繹超長唱段,頗見功力,刻畫人物細膩真實,具有感人至深的藝術力量。此外,扮演許仙的青年演員滕建東、扮演青兒的青年演員黨靚也很出色。他們配合默契,圓滿完成了這齣鮮見於評劇舞台神話劇目的創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b948ee55260ed70a953b7322ec9a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