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愛情故事,竟然拿獎無數

2020-01-29     K社編輯部


「當您注視畫中人,我又注視誰呢?」


18世紀的法國,禮教嚴苛,遠離世俗的某座小島上,一位畫家和被畫的待嫁小姐,在短短數日的朝夕相處中,難以抵擋的情慾漸漸發酵…



每一幀、每一個鏡頭,都優雅的無與倫比,充滿了法式的情調,又蒙上了一層復古矜貴的油畫感濾鏡。

這部號稱年度最佳的「女性主義」電影,美到不得不看(快快趁年假享受起來)——


《燃燒女人的肖像》



1760年,法國布列塔尼。


年輕的女畫家瑪莉安受人之託,隻身來到孤島,為未曾謀面的富家小姐艾洛伊茲畫出嫁前的肖像。



未見其人之時,便聽聞這小姐性格怪癖,不願與人交談,前一位為她作畫的畫家就無功而返。

而這次作畫的前提,是小姐不能察覺到。


因此名義上,女畫家只是前來陪小姐散步談心的伴侶罷了。



第一次見面,小姐穿一身深色的修女袍,肅穆不可侵犯,安靜地等候在門前,當身後畫家的腳步聲漸漸襲來之時,她已經自顧自地開門離開。

沒有一句交流,她就頭也不回地穿過樹林,奔向海邊,越行越快,隱藏在斗篷帽子底下的金髮在跑動中露出,直跑到懸崖岸邊,才猛地停住。



以碧藍大海為幕,或許初見,就是一眼萬年。

她們一起漫步在海邊,不發一言,畫家在她身後幾步的距離,雙眼細細地描摹著她的一切,陽光下金色的皮膚和陰影的界限,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要深深印刻在腦海里,才能在夜晚的燭光中點點還原於畫布。



如果我沒有與你共同吹著鹹濕的海風,如果我沒有與你側影重疊,如果我沒有與你目光交織又躲閃……

我想我不會那樣輕易動情。



不小心燃起的畫作,似乎毀滅的不僅僅是一副舊作,更是某種不可言說的禁忌和藩籬

她們每天散步談心,小姐只在修道院聽過讚頌歌,就開始被「囚禁」在這個了無生趣的孤島上,待字閨中。


而畫家卻曾遊歷四方,她為她描述著交響樂的美妙,哪怕是用那架古舊的鋼琴,也想讓她體會其中的樂趣。



只是畫家不知道,在自己手忙腳亂地回憶樂曲音調的時候,身旁那人的注意卻全然不在鍵盤上流淌出的旋律,而是痴痴地凝視著奏樂之人



第一次完成的肖像,雖十分相似,卻少了幾分「神韻」,因為即便日日相處,畫家也從未捕捉到小姐的笑顏


就在畫家即將被趕走之時,小姐竟主動提出要做模特,配合畫家再度完成肖像。

端坐在畫布前的她,高貴優雅,美麗不可方物,而關於她的每一寸容顏,甚至是無數細小的習慣,都早已被畫家熟記於心。



只是畫家沒料到,在她觀察著「畫中人」的同時,自己的所有心思舉動也顯露無疑。



這段不是表白勝似表白的台詞,二人克制的對視,目光如有實質般在對方臉頰上的停留,在「看與被看」之間,皆是情慾,皆是妄念。

一旦埋下了情種,即便二人逾矩的愛像被禁錮在鐵籠里的玫瑰花,也會因彼此的每一次眼神觸碰而瘋長。



如果在畫室發生的一切還不夠露骨,那這篝火對望,小姐頭一次露出的明媚的笑顏,就是再難抗拒的邀約。


探詢經確認,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熱烈又直白,兩人終於從謹慎的彼此試探,攜手突破了禮教世俗的束縛。


在每一個燭光燃起的夜,貪婪地享受著摯愛的一切……



故事的結局暫且不提了,這部獲獎無數的電影,不僅是訴說了一段扣人心弦的禁忌之戀。


使它廣受好評的,除了直觀的視覺盛宴,更有暗含其中的層層深意。



故事由畫作引入,到「以畫之名」展開。


整部電影的視覺質感就充滿了油畫的韻味。


即便背景環境極其簡單,一座碧海環繞的孤島,一幢古舊的別墅,但導演精湛的技法,僅用自然光和燭光,就打造出了幀幀至美的畫面。



而兩位演員所飾演的角色,愛意全在眼神流淌中,為數不多的直舒情意的話語,都細膩入微,直擊靈魂。


尤其是兩人表白後的喃喃私語,似是將心中所有的細枝末節都交付給戀人聽,純真又熱烈。



還有廣為評議的片中「男性的失位」。


全片男性角色僅出現在畫家往返島嶼時的「船夫」形象,甚至女僕懷孕的情節中都徹頭徹尾沒有提及孩子的父親,戲份最多的就是畫家、小姐和女僕。


但僅僅因為男性沒有出現就予以批判,似乎不妥,它只是將目光和鏡頭都焦聚在了女性的彼此凝視,講述女性的困境和被壓抑的情慾罷了。



還有鋪墊始終的俄耳甫斯冥府尋妻的隱喻,畫家與小姐衣著的顏色與神話中的二人對位……所有的設定都彰顯著導演精巧的編排和敘事的野心。


她讓畫者與被畫者對望,將「觀看」的權利流動在二人之間,她用意欲滿滿的眼神,引導著情慾的爆發,也揉碎了傳統女性「被看」觀念的藩籬



就像世人總說,女人如水。


可當畫家奔向海邊獨立的小姐艾洛伊茲時,她的衣著是火的顏色。



畢竟,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性別,勇敢追愛的魅力總能跨越時空和國界。


直擊每一位觀眾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頭條號簽約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ZEV828B3uTiws8KNwr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