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近日中國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改變,並宣布了對外來旅客的優化管理措施,取消入境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但自下旬開始印度、日本、泰國等國家相繼對華宣布「強制提交核酸報告」、「落地檢測隔離」等政策,美國也在28日要求中國旅客提供核酸報告或康復證明。目前義大利是歐洲唯一一個對中國採取類似手段的國家,米蘭機場宣布到下個月月底之前對「對所有來自中國的旅客」執行核酸檢驗。
但令外界沒想到的是,義大利的政策原本被當成是歐盟的「風向標」,很多人猜測歐盟其他國家相繼都要對中國採取加碼防控手段,如此中歐貿易和航班班次至少要在一段時間內受到較大影響;但義大利政府發布新防控方案至今已經7天,歐洲沒有國家再「跟從」。義大利特別要求歐盟召開會議討論對中國疫情政策這件事,29日歐盟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會議的結果是「將繼續努力在整個歐盟範圍內採取應對措施」,彭博社稱這意味著義大利的提議已經失敗了,歐盟不打算如此做。
29日,負責疫情政策協調工作的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ECDC)對外宣布,他們已經關注且研究了和中國旅客相關的問題,ECDC方面認為當前在中國流行的主要是奧密克戎毒株,這種毒株早就在歐洲出現過了;所以(中國遊客)和歐盟已經出現的疫情相比,加大輸入感染的機率並不大。此外歐洲還有足夠的病毒防護水平,也能應對當前的感染趨勢,綜上認為對中國旅客啟動「特別的檢測和篩查限制」並不合理。
有觀察人士分析認為,ECDC的決定非常有科學性,他們認為中國當前流行的已經是「境外輸入型毒株」,和歐洲方面並沒有太多不同;基於這些防控能夠負擔少部分的輸入病例,沒必要直接對中國旅客進行「全員檢測」,這符合疫情防控規則。而日本、印度等國家並未進行科學的論證,直接籠統宣布「所有中國旅客必須檢測和隔離」,對其他國家則放鬆或者不採用防疫的行為無法控制病例輸入,因為和其他國家遊客相比中國占有比重並不大。
值得一提的還有,在下旬的「加碼防控風波」開始後,德國、澳大利亞、英國、葡萄牙等國家相繼宣布,當前全球形勢沒有發生較大變化,所以他們不會採取疫情政策調整,尤其是單一針對中國的防控政策;很多國家的旅遊部門還特意加大了對中國的旅遊團開放人次,打算在下個月8日之後開始「搶人」。對此有評論稱:「不明白義大利政府的目的何在,但他們得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結局,歐盟成員國竟然沒有任何一個跟從梅洛尼的『意見』。後續要求歐盟召開討論會議,也得到了『加強防控不科學』的回覆,堪稱是自取其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