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股ESG信批報告:整體披露率達39%,政策助力下量質齊升

2024-05-14     時代財經

來源|時代商學院

作者|比克

編輯|鄭少娜

自5月1日起,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發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下稱《指引》)正式實施,標誌著A股上市公司ESG發展迎來又一里程碑。同時,《指引》的實施將有利於持續引導上市公司加強ESG報告披露,進一步提高ESG披露的規範化水平。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的ESG報告披露率進一步提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A股共計2094家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ESG報告,披露率為39.05%,同比提升2.68個百分點。

時代商學院研究發現,2024年,A股的ESG報告披露率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徵:首先,從交易所分布看,上交所主板的披露率最高,超半數公司披露了2023年ESG報告;其次,分行業分布來看,銀行業(申萬一級,下同)繼續保持100%的披露率;再者,從區域分布看,儘管海南、雲南、青海、內蒙古、貴州等地區上市公司數量相對不多,但披露率具備明顯領先優勢。

整體報告披露率達39.03%北交所仍待看齊

近三年,A股上市公司的ESG報告披露率每年均在提升。

從整體披露率看,據Wind數據,截至5月11日,A股上市公司共計5363家,其中2094家披露了2023年度ESG報告,披露率為39.05%

2022—2023年,A股披露年度ESG報告的公司分別為1473家、1847家,披露率分別為31.36%、36.37%。由此可知,20222024年,A股上市公司的ESG報告披露家數連續增加,披露率呈連續提升態勢

分上市板塊來看,如圖表1所示,2024年,披露ESG報告的2094家公司中,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為943家,占比為45.03%;深交所主板有635家,占比為30.32%;創業板有313家,占比為14.95%;科創板有188家,占比為8.98%;北交所最少,只有15家,占比為0.72%。

從ESG報告披露率來看,上交所主板的披露率仍然最高,為55.54%,即超半數公司均披露了2023年ESG報告;其次為深交所主板,披露率為42.25%;科創板、創業板的披露率分別為32.87%、23.31%;北交所披露率則只有6.05%。

由此可知,A股整體ESG報告披露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各上市板塊的ESG報告披露率存在較大分化。其中,成立較晚的北交所ESG報告披露率不足10%,提升潛力最大。

銀行業仍遙遙領先,機械設備行業披露意願較低

分行業來看,由圖表2所示,2024年,ESG報告披露率前五名行業中,銀行業ESG報告披露率繼續保持100%;非銀金融、鋼鐵、公用事業、煤炭行業披露率分別為84.88%、76.6%、64.66%、63.16%。

ESG報告披露率倒數前五名的行業中,機械設備行業的披露率最低,為25.35%;同時,通信、電子、計算機、汽車行業的披露率分別為28.15%、28.28%、31.09%、31.97%,也均未達到2024年A股ESG報告披露率平均值。

時代商學院研究發現,2024年,分行業來看,金融領域的ESG報告披露率表現領先,細分行業中的銀行、非銀金融行業披露率分別為100%、84.88%,位居全行業前二;鋼鐵、煤炭、石油石化、交通運輸等高耗能、重污染行業披露率也均在58%以上

分地域來看,如圖表3所示,2024年,海南、雲南、青海、內蒙古、貴州前五個地區的ESG報告披露率最高,分別為70%、60.98%、60%、57.14%、54.05%,其上市公司數量分別為30家、41家、10家、28家、37家。

而ESG報告披露率倒數前五名的地區中,西藏的披露率最低,為22.73%;江蘇、湖南、浙江、安徽的披露率分別為27.04%、33.33%、34.18%、34.64%,同樣均未達到2024年A股ESG報告披露率平均值,上述地區上市公司數量分別為22家、699家、147家、708家、179家。

另外,在上市公司數量較多的北京、上海、廣東地區,其ESG報告披露率仍較高,分別為51.89%、48.01%、35.57%,上市公司數量分別為476家、477家、894家。

政策助力,披露率量質齊升

綜合來看,企業的ESG報告披露意願受行業屬性、企業性質、行業地位、監管要求以及潛在的經濟效益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例如,金融行業關係國計民生,並作為高風險行業接受嚴格的監管,2024年,銀行、非銀金融等行業ESG相關報告披露率均超過80%;鋼鐵、交通運輸等行業則由於自身高污染性質,面臨嚴格的環境監管審查,企業也希望通過披露ESG報告來提升品牌形象,增強投資者信心,或是為了滿足合作夥伴和客戶的需求。

同時,企業的行業地位也會影響它們的ESG報告披露意願,如行業龍頭企業通常會主動披露報告,這可能是因為它們希望對標全球企業或有利於本身業務全球化布局;另外,A+H、央企控股、主板上市公司的披露率也超過A股整體披露率。

2024年,《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明確報告期內持續被納入上證180、科創50、深證100、創業板指數樣本公司,以及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應當最晚在2026年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鼓勵其他公司自願披露。

此外,隨著資本市場對ESG的日益重視,監管機構對於ESG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這無疑會提高企業披露ESG報告的意願

如圖表4所示,通過近年來政策的不斷演變,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理念得到進一步落實,央企上市公司的帶頭示範效應得到發揮,對ESG報告強化信息披露數量、質量的要求也不斷升級。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發布《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報告》的數量和占比進一步提升。與《社會責任報告》相比,其涵蓋領域和內容通常更加完整和細緻,表明A股上市公司ESG報告披露質量有所提升。

據時代商學院統計,2024年,A股披露2023年度ESG報告的公司中,發布《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報告》的共計964家,占比為46.04%,同比提升12.91個百分點;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共計965家,占比為46.08%,同比減少16.4個百分點;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共計165家,占比為7.88%,同比微增3.49個百分點。

可見,隨著ESG理念的深入人心和監管環境的日益嚴格,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嚴格意義上的ESG報告披露中來。

(全文2309字)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學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於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該等觀點、建議並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並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範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係。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並進行交易,也可能為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複製、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徵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範圍內使用,並註明出處為「時代商學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7203040e0992f07d3b69c4845fca3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