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論與談·健康科普|警惕孕產期「隱形威脅」——肺栓塞

2023-12-05     健康報

原標題:公共衛生論與談·健康科普|警惕孕產期「隱形威脅」——肺栓塞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會聽說孕產婦發生羊水栓塞的事件,知道這是一種很兇險的疾病,但是對肺栓塞卻感到比較陌生,甚至會不明白懷孕生娃怎麼會跟肺有關係?其實,肺栓塞與羊水栓塞一樣,都是致死率很高的產科常見的併發症。

據統計,羊水栓塞的發病率約為四萬分之一,而肺栓塞的發病率是其10倍以上且可在整個孕期發生。嚴重的肺栓塞,患者從發病到死亡只有幾分鐘時間,幾乎來不及搶救,死亡率高達30%,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肺栓塞這個孕產期的「隱形威脅」。

什麼是肺栓塞

簡單來說,肺栓塞(PE)就是肺部的動脈血管被栓子堵住了。引起肺栓塞的栓子,大部分來源於下肢深靜脈,可隨著血液流動在身體中移動。當它被輸送到肺動脈時,由於肺部的血管細小且分支多,就有可能卡在這些小血管內,阻斷肺部血液供應,從而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和臨床症狀。

妊娠期及產褥期為何易發生肺栓塞

在妊娠中期,孕婦的血液黏稠度會增高,呈高凝狀態,表現為纖維蛋白生成增加、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降低、促凝因子水平升高、控制血栓形成的蛋白S水平下降等。此外,孕期子宮增大,壓迫盆腔靜脈,靜脈血容量及壓力升高會加重肢體淤血;孕期體內激素的改變會引起靜脈擴張,加重血管內皮損傷。這些變化都會增加孕期女性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有研究表明,孕期女性發生靜脈血栓的風險是未懷孕女性的4~5倍。

除了生理變化,女性在孕期或產後的生活習慣也會發生變化,易久坐久臥,加重了血液循環不暢,很容易在骨盆或下肢靜脈形成血栓。這些血栓一旦崩落,也會增加發生肺栓塞的風險。

肺栓塞發生的高危因素

近年來,由於人們生活方式改變等因素,高齡、肥胖的孕產婦逐漸增多,肺栓塞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肺栓塞的危險因素包括產前危險因素和產後危險因素。其中,產前危險因素包括吸煙、口服避孕藥、產前出血、輔助生殖和妊娠期糖尿病等,產後危險因素包括剖宮產、產後感染、產後出血、子癇前期、胎盤早剝等。

值得注意的是,易栓症也是引發肺栓塞的高風險因素。顧名思義,易栓症是指由於某些因素導致血栓易形成的病理狀態。這些高風險因素可分為遺傳性和獲得性兩類。遺傳性因素常見於生理性抗凝蛋白或促凝蛋白基因突變,導致抗凝血功能缺失或促凝功能增強等。獲得性因素主要是後天疾病,包括抗磷脂綜合徵、活動性惡性腫瘤、腎病綜合徵等。兩種因素可能疊加出現,使栓塞性疾病更易發生。研究顯示,近半數的妊娠期靜脈血栓栓塞症(VTE)與易栓症相關。

此外,產褥期(產後6周)雖然比產前期(產前9個月)短很多,但分娩後的健康風險卻明顯高於產前。因此,肺栓塞的高危險期主要在產褥期。

如何識別圍產期肺栓塞

肺栓塞的常見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胸痛、咯血,但這三種症狀同時出現的患者較為罕見,發熱、血壓下降、患肢腫脹、色素沉著等其他症狀也可能出現。有些肺栓塞症狀可與懷孕期間的正常表現重疊,如呼吸急促等,需要注意鑑別。

診斷肺栓塞可進行以下檢查:

非放射性檢查包括實驗室檢查、心電圖檢查、超聲檢查等。此類檢查通常特異性不高,對於診斷肺栓塞的意義有限。對孕產婦比較有診斷意義的是下肢血管彩色都卜勒超聲檢查,目前常作為有下肢症狀孕產婦的首選檢查。

放射性檢查包括胸片、磁共振肺血管成像、肺動脈造影、計算機斷層掃描肺動脈造影(CTPA)和通氣灌注(V/Q)掃描。其中,對妊娠期肺栓塞診斷意義較大的是CTPA和V/Q掃描。有證據表明,低劑量輻射不會增加胎兒的致畸率和死亡率。肺栓塞漏檢的後果非常嚴重,因此孕產婦及家屬應充分與醫生溝通,再進行相關檢查。

如何治療肺栓塞

孕產婦一旦發生肺栓塞,醫生首先應基於病史、症狀及體徵等因素,對其進行有效臨床預後風險評分。因此,孕產婦本人及家屬要如實、儘可能詳細地向醫生反饋信息,以提高判斷的可靠性和準確性。醫生對高危、中危、低危患者將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案:對於低危患者,推薦進行抗凝治療;對於中危患者,需專家進行會診,進一步評估風險,決定是否進行溶栓治療;對於高危患者,則首選溶栓治療。與一般患者相比,孕產婦更需要儘快啟動多學科會診,進行病情評估,制訂個體化治療方案。

如何預防肺栓塞

肺栓塞對於孕產婦、胎兒的影響都巨大,因此建議孕婦在妊娠期間採取適當的血栓預防措施,降低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的發生風險。

孕婦應避免久坐、長期臥床,規律進行運動,術後早期活動;孕期合理膳食,適當控制體重,避免脫水;戒煙,以免吸煙損傷血管內皮系統,增加血栓風險;對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進行早期易栓基因篩查;進行足背屈鍛鍊,採用防血栓梯度加壓彈力襪、間歇充氣加壓裝置和足底靜脈泵等進行預防和輔助治療。此外,經評估達到預防用藥標準的孕產婦,建議物理方法和抗凝藥物聯合應用。對同時存在出血和靜脈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的孕產婦,建議先使用非藥物方法預防,直至出血風險降低後,再評估是否需要聯合使用抗凝藥物。

肺栓塞雖然可怕,但只要孕婦及家人增強預防意識,及時與醫生充分溝通,則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其發生。孕產婦一旦出現以下四種情況,應儘早前往醫院進行肺栓塞篩查:腿部浮腫,尤其是一側腿部浮腫,需要及時進行雙下肢血管彩超;反覆出現胸悶,但心臟和肺功能檢查正常;發生指端血氧濃度降低即低氧血症,且近期進行了手術;突然出現的活動後氣促、喘不上氣、呼吸困難等。

本文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課題(項目編號202140105)資助。

策劃:全國疾控宣傳平台

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黃巍峰

編輯:劉立夏

審核:劉平安 魏李培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2f9de10df9631b50392366ba2d79d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