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和哪吒的「蜜月陰謀」

2023-12-09     汽車公社

經濟寒冬之下,車圈流行抱團取暖。

華為、奇瑞、江淮、賽力斯等一干企業前腳組了個大聯盟,後腳便傳出風聲,寧德時代與哪吒汽車或將聯合造車。

前兩天,寧德時代對外宣稱,研發的滑板底盤已實現了技術突破,預計可在明年三季度實現量產。和這個消息一同發布的,還有一段滑板底盤的路測視頻,而寧德時代很有可能將依託這個滑板底盤與哪吒聯合造車。

如同國際關係的舞台上只有永恆的利益一樣,哪吒和寧德時代抱團的背後,是他們各自的小算盤。

哪吒的小心思

對哪吒汽車來說,作為一家腰部新勢力,眼看著威馬、愛馳等二線新勢力相繼衰落,頭部傳統車企在新能源領域不斷加碼,銷量排行榜上自己的座次一跌再跌,哪吒不可能不為自己的將來早做打算。

而寧德時代恰好是一條還算粗的大腿,抱上這條腿便能在以下幾方面獲得賦能。

首先,通過與寧德時代深度綁定,哪吒即使不自研電池,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電池這一核心零部件安全可控。

近些年,不少車企基於供應鏈安全考慮,跨界自研電池。但自研電池對車企的資金、規模和技術都是不小的考驗。

在資金層面,根據GGII的調研,生產1GWh動力電池,前期最少需要投入3.6億元。這麼高的資金壁壘不是每家車企都能輕鬆跨越的,何況即使前期付出了巨大代價,也未必能獲得預期的成果,比如蔚來投入了50億自研電池,今年7月仍不得不宣布推遲自研電池的量產節點。

而哪吒汽車三年虧損上百億,至今尚未實現IPO,也尚未看到盈利拐點,顯然更無力負擔自研電池的成本。

在規模層面,據行業測算,動力電池的盈利閾值為年產能25GWh,實現較為理想的運轉效率要達到40GWh,擁有市場競爭優勢則要突破100GWh,所對應的配套新能源汽車數量分別約35萬輛、60萬輛和150萬輛。

相比之下,哪吒汽車2022年累計銷量僅15.2萬輛,今年更不行,前三季度,哪吒汽車的累計銷量9.78萬輛,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2.07%,照這個趨勢,哪吒短時間內恐怕很難達到年銷35萬輛的盈利閾值。

至於技術,那更不必說,哪吒作為專注整車業務的企業,在電池技術方面的積澱自然不如供應商。

誠然,供應鏈安全對車企來說是個重要命題,但這些因素又決定了哪吒汽車很難通過自研電池,實現供應鏈自主可控。

因而對哪吒來說,與寧德時代聯合造車不失為一個兩全的辦法,既不必承擔自研電池的壓力,也能夠加強自身對供應鏈的把控。

其次,如果滑板底盤能在哪吒的車型上成功應用,哪吒或趁機可為自己貼上科技這一標籤。

一直以來,哪吒的上量車型都是哪吒V、哪吒U這兩款定位低端市場的產品,2022年,哪吒V銷量98847輛,占總銷量65%;哪吒U銷量51021輛,占總銷量33.55%。今年上半年,這兩款車型為哪吒貢獻了約64%的銷量。

這兩款車用的都是「大車打小車」策略,性價比是它們最大的賣點,但當哪吒想衝擊中高端市場時,在性價比之外,哪吒需要一個讓消費者印象深刻的記憶點。而與寧德時代的合作或許正是一個,為哪吒自身打造科技賣點的機會。

根據官方信息,寧德時代研發的滑板底盤,續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百公里電耗 10.5kWh,能做到充電5分鐘續航300公里。

除此之外,在寧德時代的敘事邏輯中,滑板底盤能夠讓車身上下分體,底盤實現獨立的運動與控制,相較於傳統機械系統,滑板底盤在自動駕駛方面更具優勢。

假如寧德時代這套敘事能經得起驗證,那麼率先搭載滑板底盤的哪吒車型,或可以續航、自動駕駛、科技等作為賣點,打入中高端市場。

寧王的自救

而對寧德時代來說,這家企業今年的日子著實不像往年好過,如今將業務範圍延申至底盤開發,進而與主機廠聯合造車,或許也是一種破局之道。

從短期來說,在車企扶持下,國內二線電池廠商正逐步蠶食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

2019年-2021年這三年,寧德時代始終占據著國內50%的動力電池市場,直到2022年一季度,寧德時代市占率首次跌破50%後,便再難回到之前的水平。

2022年,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跌落至48.2%,今年的幾個月,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始終在40%上下浮動,預計今年全年,寧德時代的累計市場份額會比去年更低。

與之相對的是,寧王的最大對手比亞迪電池由於集團車型銷量穩步增長,市場份額節節攀升,今年7月比亞迪電池的市場份額甚至反超寧德時代,名列第一。

除了比亞迪,中創新航也在虎視眈眈。到目前為止,中創新航已將廣汽、長安、零跑、蔚來、小鵬、吉利等客戶都收入囊中,它的存在不僅擠壓了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更讓寧德時代在產業鏈上下游失去了一部分議價權。

從長期來說,車企自研電池顯然已是大勢所趨,長城的蜂巢能源、吉利的神盾電池、長安的金鐘罩,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麼多根基深厚的傳統車企先後宣布跨界,無疑是在戳寧德時代的肺管子。

更重要的是,今後,為了實現差異化競爭,跨界自研電池的車企想必只會更多不會更少,一旦車企自研的電池如期實現量產,那寧德時代在國內的處境勢必更加堪憂。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拓寬自身的護城河成了寧德時代不得不思考的問題。而寧王給出的答案也很明確——把手伸向底盤業務,通過與主機廠聯合造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未來,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

寧德時代與哪吒汽車的合作取得成功後,寧德時代還將與更多車企結盟。或許若干年後,寧德時代會成為「低配版華為」——「不造車」但做解決方案,不做單獨品牌、但聯合多家車企「組局造車」,只是寧德時代對主機廠整車業務的滲透大約不會像華為這麼深。

不過如同華為曾受到過的質疑一樣,汽車底盤是車企核心技術的體現,車企如果不將底盤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而是向寧德時代採購,或與寧德時代聯合打造,是否便等於將「靈魂」交給了寧德時代?這種質疑極有可能是寧德時代跑通底盤業務的最大阻礙。

屆時,寧德時代的底盤朋友圈裡,大機率只會有部分弱勢車企,而這些弱勢車企微薄的銷量,能築起寧德時代想要的那道護城河嗎?目前來看,很難。

當然,以上這些都只是猜想,眼下更關鍵的問題是,哪吒和寧德時代這段合作能順利推進嗎。

對這個問題,資本市場已亮出了態度。

這幾個月以來,寧德時代的股票一片綠,市值較最高點蒸發了8500多個億,即便是在寧德時代將與哪吒抱團這一消息爆出之後,寧德時代的股價也未有明顯回升。

顯然,資本是不看好這段合作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2a7134c5b34335a9d7c76cdd0af6522.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