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35斗微信公眾號。
35斗獲悉,近日,農業動物設計育種公司「中農種源(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種源)宣布獲得紅杉中國種子基金與果殼發起的未來光錐千萬級投資,澄明則正律師事務所提供全程法律服務。本輪融資後,中農種源將持續投入研發,進一步開拓新的育種技術,並創製優異原始育種材料。
「中農種源」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成立,是致力於豬前沿育種技術研發和育種材料創製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團隊開發了抗藍耳病、抗傳染性胃腸炎、高瘦肉率、抗三種重大疫病等多個基因編輯育種新材料,並完成相關專利布局。此外,公司研發的三個模型豬品系已獲得中國實驗動物新資源證書,是首次通過鑑定的基因編輯豬疾病模型新品系。
公司在基因編輯領域具備極強的科研能力與技術積累。創始人李奎教授是我國著名動物遺傳育種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從事豬基因組與育種、豬基因工程、實驗小型豬及醫學模型等方面研究;主持編寫了《禽畜基因組選擇育種技術規程》與《畜禽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規程》等國家標準,也是包括國家重大專項、973、863、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國家重大研發專項等在內的多個國家級重大科研專項的項目主持人。
目前中國年豬肉消費量近5000萬噸,占全球豬肉消費量近50%。中國具備全球最大的商品豬養殖產業,近年來規模始終維持在萬億以上,但依舊需要進口大量高效種豬維持繁育,對上游優質高效種豬需求量極大。同時,藍耳病與非洲豬瘟同屬一類動物流行疾病,傳染性腸胃炎陽性檢出率也很高,這些疫病每年對生豬養殖行業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中農種源創建的抗重大疫病、高效豬育種新材料預計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新品種豬繁衍、培育過程漫長,獲得優秀經濟性狀種豬新品種起碼需要經過十年的選育。中農種源團隊在豬育種領域具有近三十年的科研積累,以優質細胞資源為對象,充分利用設計育種等新型育種技術,持續培養優質種豬基因材料,並積極探索下游產業的合作與布局。同時基於已獲批的實驗動物專門化品系,為生命科學研究提供優質試驗供體。
生物育種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龍頭企業。
紅杉中國合伙人鄭慶生表示,基因編輯技術是中國育種領域歷史級發展機會,豬肉價格是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中單一影響因子最大的商品,持續提高種豬的質量是有關民生的大事。目前,我國種豬產業上下游存在脫節,積極布局上游幫助產業增量增質,將幫助整個產業享受到指數型發展機會。
果殼CEO、未來光錐合伙人姬十三表示,海外生豬育種工作起步比我國早數十年,多做了數十代優良性狀的篩選,這種生殖周期帶來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基因編輯技術實現趕超。李奎教授是我國最知名的動物設計育種專家之一,中農種源擁有高質量的科研與商業團隊,相信他們將為中國生豬產業帶來關鍵突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25a3855a859d02d2b5a2d964d8d39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