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口腔科
蟲牙就是牙醫所說的齲齒,齲齒就是牙齒壞了或大或小的洞洞。特別大的齲齒會引起牙髓炎,傷到牙神經。會有「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那種痛。
齲病是一種極為古老的疾病。早在商朝武丁時代對齲病就有記載。人們一直對它奈何不得,對它有諸多猜測。
那麼我們究竟為什麼會長齲齒呢?現代醫學的研究是齲齒的發病與細菌、食物、宿主和時間四大因素有關,這四位湊齊我們就可以長齲齒了。讓我們仔細分析這四位,然後各個擊破。
01
細菌
主要是變形鏈球菌和乳桿菌等通過代謝從飲食中獲得的糖或者碳水化合物,產生以乳酸為主的有機酸,導致堅硬的牙齒脫礦、溶解,然後就出現了牙齒不能自我修復的齲洞。
那要怎麼對付細菌呢?擁有這種破壞力的壞細菌一般扎堆待在牙菌斑里,而我們日常通過清潔就能夠清除牙菌斑,所以刷牙、漱口、用牙線這些都安排上基本上差不多了。如果再加上定期檢查、定期潔牙等等簡直就是不給壞細菌留活路啊!
02
食物
接下來該食物了,這就麻煩了,不但細菌喜歡,我們人類也喜歡啊!研究表明較精細的食物比如餅乾、蛋糕、糖果等容易在牙齒表面滯留,這就增加了我們得齲齒的風險。而粗製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自潔作用,咀嚼過程中與牙齒表面磨擦的同時達到牙齒自潔的效果,因此有一定的抗齲能力。平時生活中多吃點兒粗糧不但對身體好,對保護牙齒也是有好處的。
03
宿主
宿主是指我們對齲病的易感程度。就是說有的人就特別容易得齲齒,有的人不怎麼注意也不容易得齲齒。宿主對齲病的敏感性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唾液的流速、流量、成分、牙齒的形態與結構,機體的全身狀況。其他如遺傳、營養、礦物質、內分泌對宿主的抗齲力有一定的影響。
04
時間
齲病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從初期齲到臨床形成齲洞一般需要2年左右,因此即使致齲細菌、食物和易感宿主同時存在,齲病也不會立即發生。中間留給我們阻止它發生的時間還蠻久,所以加油刷牙吧!
牙齒出現了齲齒,是沒有自愈性的。它不會自己好,只會越來越壞。齲洞越來越大,太深的齲齒還會傷及牙神經,從而導致劇烈的牙痛,那種痛可是連止痛藥效果都不好的。所以一旦發現齲齒都應該儘早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下面奉上補牙流程圖,小夥伴們如果有齲齒的,補牙都安排起來吧。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