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好看但難畫,他令專業舞蹈人士折服

2020-04-07     紅鯉魚文化


29歲,他攜120幅作品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成為第一位進入國家最高美術殿堂的瑤族畫家。120幅作品每一幅都是一個歷史典故,每一幅都有鮮明的主題人物,構成完整的華夏歷史人物系列。



一個年輕人,用國畫這種古老的語言到北京講述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讓北京畫壇為之一震。他就是廣西少數民族畫家鄭軍里。




鄭軍里:1957年生於廣西南寧,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1982年在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現國家畫院)人物畫研究班深造,2012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掛職,任院長助理。現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協會員,廣西文聯副主席,灕江畫派促進會副會長,聯合國文化總署國際美術家聯合總會副主席,廣西藝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博士生導師。他擅長工筆及寫意古代歷史人物、少數民族人物、舞蹈人物畫創作,出版個人畫集、專著30餘部。



1986年以來,他先後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中心以及美國、新加坡、日本舉辦畫展,作品曾參加文化部、中國美協舉辦的六屆美術展覽,並被中國美術館、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城樓等機構收藏與陳列;參加了中國美協「中華世紀之光中國畫提名展」「中國畫三百家」,第一、第二屆「全國畫院雙年展」,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中國畫家提名展」、「南北人物·當代中國人物畫學術交流展」等;2008年,2幅作品搭載神舟七號飛船駛入太空後隨神舟十號返回地面;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自治區政府文藝最高獎「銅鼓獎」及「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俄羅斯蘇里科夫榮譽勳章,當選2008、2010、2013年當代30位最具學術價值的人物畫家。


舞蹈好看但難畫,他令專業舞蹈人士折服


古人云:畫人難畫手,畫鬼容易畫人難。古今敢畫舞蹈的畫家不多,鄭軍里筆下的舞蹈手足造型卻刻畫得生動、自然、有勁,令專業舞蹈人士折服。難得的是,鄭軍里畫畫從不打稿,畫得輕鬆自如,似信手拈來,卻一片生機、天趣純真,引人品味。



鄭軍里最初學習的是工筆畫,後來到北京學習,對中國畫有了更多的了解,感悟到自己在工筆畫很難再突破。1985年開始,他開始改畫大寫意,在作品中注入更多自己想法。從工筆畫改畫大寫意,從頭做起並不易,除了過硬的功底還必須要有好的題材,他想到了畫歷史人物。



在創作過程中,他結合西方構圖、西方構型和西方理念,用筆融洽到位。120個歷史人物,講述著120個生動的故事。1986年,29歲的鄭軍里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第一次個人畫展。在中國畫低迷的當時,他的歷史人物題材國畫帶給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覺。



時任中國畫研究院院長劉勃舒稱:「鄭軍里的畫展給北京美術界投了一顆小小的原子彈,有力地衝擊了北京美術界」。專家的稱讚,讓鄭軍里喜悅而自信,鼓舞著他對藝術更執著的追求。



齊白石用畫蝦來帶動其花鳥畫,徐悲鴻用畫馬來帶動其人物畫。大多畫家都是要尋找一種題材來突破自我。鄭軍里思考:少數民族題材是廣西特色,在全國繪畫題材中不多,應該以少數民族繪畫來提升自己的技巧和風格,來突破自己。於是,他確定了第二個十年創作以少數民族題材為突破口。



1996年,繼北京個展後第十年。鄭軍里又在香港等地,以及美國、日本等國舉辦了以少數民族為題材的人物水墨畫展,共展出兩百多幅作品。牧牛、騎馬、駱駝……濃郁的田園氣息撲面而來,帶給大家返璞歸真的意境。畫展得到了專家的認可和好評。



中國畫研究院的一位專家評論說:「他反映的民族生活之作,形象生動、筆墨傳神,受到全國美術界和新聞界的矚目,他是衝出廣西、走向全國的一位很有成就的中國畫家。他真誠淳厚、虛懷若谷、勤奮好學、不慕時尚,十年如一日,大巧若拙、追求執著,令人可敬!」



藝術之路永無止境。越是取得成績,越想不斷突破。突破自我,是對藝術家的考驗。2016年,又一個十年。畫過歷史人物,畫了少數民族題材,鄭軍里又該如何去拓展自己的風格與藝術特色?這十年,他在政務繁重、會議頻繁的時間裡,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短暫休息日,執著地畫出了與前20年完全不同題材的兩百張舞蹈人物!



鄭軍里在他的《舞蹈造型水墨人物畫》畫集後記寫道:我想表述我近十年來對中國人物畫舞蹈藝術造型義無反顧的執著追求與研究的心境,雖算不上「寶劍」,它應該是我從藝數十年中的第三個「十年規劃」的結題彙報。

藝術源於生活。



幾十年來,鄭軍里從沒間斷過下鄉採風,收集了很多民間素材。他說:「畫舞蹈造型是我繪畫大寫意的挑戰。舞蹈好看但難畫,主要是肢體腳裸露在外,用肢體語言來繪畫,特別講究結構和比例及人的表情和扭曲的肌肉。」



畫舞蹈難,畫團體性舞蹈則是難上加難。為了準確地用筆墨表現出曼妙的舞姿,鄭軍里無數次與舞蹈學院的教師請教交流。團體舞蹈更講究動作協調和個性,對形體和手腳處理有區分和不同。鄭軍里說:「畫團體舞蹈造型確實是挑戰,畫完後再回頭畫一兩個人的舞蹈造型,用筆和感覺頓時輕鬆。」



鄭軍里說:「我認為美術創作首先要強調美。從歷史人物到少數民族到舞蹈造型,我堅持雅俗共賞的創作態度。身為藝術家,我應該肩負提升大家欣賞水平的責任。



吳冠中說過『知識分子的天職就是要開發承接,作為一個藝術家要有震撼人的魅力和影響力』。真正的藝術家和藝術品都應該是超時代的。雖然我沒能到達這個高度,但是我是這樣定的目標,也是朝這個方向去研究去努力的。」



三個十年,鄭軍里變化的是他的繪畫風格,不變的是他對藝術、對民族的情懷。


舞蹈好看但難畫,他令專業舞蹈人士折服

舞蹈好看但難畫,他令專業舞蹈人士折服

舞蹈好看但難畫,他令專業舞蹈人士折服

舞蹈好看但難畫,他令專業舞蹈人士折服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xuiWHEBfwtFQPkdr3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