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運動 vs 不運動的人
在每天看來沒有任何區別;
在每月看來差異也是微乎其微;
在每年看來差距雖然明顯,
但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但在每5年來看的時候,
那就是身體和精神狀態的巨大分野
等到了10年再看的時候,
也許就是一種人生
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
10年後,
同齡人身體素質下降時,
我們卻神采奕奕;
20年後,
同齡人開始受到健康困擾,
開始成為醫院常客的時候,
我們依然健壯如初;
30年後,
當部分同齡人必須有人照顧的時候,
我們卻可以爬山,游泳,享受生活;
40年後,
部分同齡人病入膏肓,
我們還可以晨跑冬泳,
告訴孩子們:「我還行」!
而人生的最後10年
還能享受天倫之樂
下面兩種選擇,
你會怎麼選擇?
很多人都喜歡用「忙」來推脫健身這件事,然而比起你暴增的體重,更恐怖的是那些比你更忙的人,都已經練出了腹肌和馬甲線。
大型交易公司 Trillium Trading 其高級副總裁 David Lazarus,40歲出頭,跑完400米用時47秒,在國內這成績直接國家一級運動員。
RBC 資本市場的總監 Michael,看似一把年紀仍一身健碩肌肉,這身體與小伙子有什麼分別?
卡萊爾集團26歲助理 Marc Howland,一口氣連續完成30個引體向上
總監 Abbett Greg Stripe,雙槓臂屈伸連續完成52次,能做到這個成績真不容易,不過再看他手臂上的肌肉,就知道為何他能做這麼多。
世上有這樣一群人,比你聰明卻比你努力,比你有錢卻比你自律。
其實除了那位爺爺
在廣東有也位94歲
高齡的健身老爺爺
能健身到老的那些人
一定是真正熱愛健身的
都是我們的榜樣
身體非常硬朗
根本不像94歲
許多人把這歸結於壓力大,工作忙,甚至把身材的走形看作是理所當然。事實上,越是繁忙沉重的高強度工作,越是需要健碩的身體來支持。看到他們,你就沒有藉口。其實健身意味著和同齡人拉開距離,越忙的人反而越注重健身。
曾經我們向大家講過健身能夠讓端粒延長,從而讓我們的細胞衰老的慢一些。如果長期健身,進行力量訓練,是可以延緩衰老的,可以把最佳身體狀態保持到六十歲以上。
人生漫漫,
不同選擇鑄造了不同的人生
健身,可在工作之餘!
可在無聊之時!
可在情緒不暢!
可在壓力山大!
可在任何時候!
因為它只需要一點點的時間!
(圖中兩人同齡)
它卻回饋了我們整個人生!
講真,健身真好!
願你熱愛生活,熱愛健身!
健身肌肉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