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鴛鴦 民間故事

2019-12-11     蘇姐說故事

明朝天啟年間,正逢大比之年,蘇州的楊直方和費元空兩個舉子到京城去考進土。兩人一路跋山涉水,進入山東的沂蒙地界。這一天,紅日已墜到山頭,人卻前不靠村、後不著店,找不到投宿之處。兩人正在左右為難時,忽然看到山林中露出一角紅圍牆,不由大喜,便上前去求宿。走到近前,看到寺院滿目荒涼,雜草叢生,門口掛著一塊斑斑駁駁的匾額——寶華寺。兩人進得寺院來,有兩個和尚和一個年輕人前來迎接。互通姓名,方知這兩個和尚一個叫廣智,一個叫廣謀,年輕人叫張小二。這3人見前來投宿的是兩個進京趕考的舉子,背著沉重的包袱,便互相使了眼色,熱情地留下了前來投宿的客人。


魄起這兩個和尚和張小二,都是些為非作歹之徒,經常幹些打劫行人,殺人越貨的勾當。今日湊巧,有兩個「肉頭」自動送上門來,豈能饒過?


兩個和尚當即備下豐盛的宴席,張小二則殷勤地勸酒。費元空也許是因為一路疲乏,便貪杯痛飲起來。楊直方見寺中的3個人頻頻地使眼色,便起了疑心,在飲酒時,把酒悄悄地倒在了袖子裡。眾人飲了一會兒,費元空便醉得昏睡如泥,楊直方也伏在桌子上,佯裝醉得不省人事。兩個和尚要立即殺掉這兩個舉子,詭計多端的張小二卻阻止說:


「在大白天裡不能殺人,若被外人撞見,豈不壞了大事?現在且把這兩個醉漢抬到西廂房去,等到深夜再動手。」


兩個和尚認為張小二言之有理,就與張小二一起動手,把兩個舉子抬到了西廂房。


夜幕降臨後,楊直方聽聽四周沒什麼動靜,就想喚醒費元空一起逃走。他連推帶搖,怎麼也喚不醒這個沉醉的人,情急之下,只好自己逃跑了。


楊直方跑在山間的小路上,從遠處傳來了貓頭鷹悽厲的哀鳴聲、野狼飢餓的長嗥聲,嚇得他毛骨悚然。他在崎嶇的山路上逃了一陣,突然發現前頭有燈光,跑近一看,是一家住戶。他來不及多想,就敲門求救。前來開門的是一個姑娘和一個老婆婆,楊直方跪到這對母女面前,淚流滿面地訴說了自己的遭遇,乞求救救他。老婆婆聽了,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並且把他藏在柴棚子裡。


被藏起來的楊直方心稍放寬了些,想躲過賊和尚,天色一明就逃出山去。不料他想錯了,他剛逃離了虎口,又進了狼窩,原來,這個老婆婆就是張小二的娘!張婆婆知道了眼前這個要求藏匿的舉子就是兒子張小二與和尚要殺的人,她就不怕天黑路滑,顛著一雙小腳,到寶華寺找和尚報信去了。


那位十八九歲的姑娘名叫張淑兒,是張婆婆在十幾年前撿回的一個父母雙亡的孤女,認她作了乾女兒。多年來,張淑兒非常厭惡母親和哥哥張小二的為人,但是,她只敢怒而不敢言。這天夜裡,她知道母親到寶華寺去報信,眼見得這個舉子就有殺身之禍,便同情起他來,決心救他逃走。


張淑兒來到了柴房,把楊直方領到堂屋裡,對他說:「我母親已經到寺院報信去了,一會兒便會領著惡僧來殺你,你快逃跑吧!」


楊直方一聽,先是嚇得兩腿發抖,後又感動得熱淚直流,撲通跪到了張淑兒跟前說:「姑娘的搭救之恩,我沒齒難忘,先請姑娘告訴我芳名,來日定要報答!」


張淑兒攙起了楊直方,說出了自己的姓名,也掉下了眼淚,憂傷地說:「我在張家這個謀財害命的魔窟里天天提心弔膽,真是度日如年,若相公以後有了機會,定要想法接我脫離這個苦海。」


「蒼天若給我機會,我一定來搭救你!」楊直方語出肺腑。


張淑兒見楊直方如此情真意切,就從衣櫃里取出了一對一模一樣的碧玉鴛鴦,拿一隻交給了楊直方,又深情地說:「相公將這隻碧玉鴛鴦帶在身上,就會時刻惦念著我。」


楊直方看了看凝脂剔透的碧玉鴛鴦,似乎明白了姑娘的心跡,也深情地說:「只要姑娘不嫌棄小生,小生今生今世絕不會忘記姑娘!」


張淑兒漲紅了臉,又說:「等這對碧玉鴛鴦再成對之時,也就是咱倆成雙之日。」她又催促楊直方說:「相公,你趕緊逃走吧,不然,惡僧來了,你就沒命了!」


楊直方灑淚與姑娘告別,可是沒走出去幾步,又反身回來,對姑娘說:「我一走倒是乾淨了,如果惡僧猜出是你把我放走的,豈不遷怒於你,招來殺身之禍?我還是不走了,免得連累了姑娘!」


張淑兒見楊直方真是個有情有義的人,是個終生靠得住的人,便直言相告:「我已將終身都託付相公了,還怕相公連累我嗎?」


張淑兒越是這樣說,楊直方越是不走了。張淑兒急中生智,便說:「相公,趕緊用繩子把我綁在房柱上,你再逃走就不會連累我了。」


楊直方一聽言之有理,就把她綁在了房柱上,再次揮淚而別。


過了不大一會兒,張婆婆便領著惡僧和張小二趕來。張淑兒哭著告訴他們:「那個舉子太兇惡了,把我綁了起來,搶奪了我家的碧玉鴛鴦逃跑了。」

且不說張淑兒的巧言掩飾,哄過了和尚與哥哥,再說楊直方逃離了險境,在天剛發亮時逃到了一座叫桃花塢的鎮子上。這時候,他覺得飢餓難忍,就進了一家飯館飽餐了一頓。當飯店掌柜和他結帳時,他的銀囊已經丟在了寶華寺里,當然拿不出一文錢來。掌柜不依不饒,就讓飯館裡的幾個夥計一齊趕上來,痛打這個白吃客。可憐細皮嫩肉的楊直方被打得哭喊起來。哭聲驚動了一位騎馬路過的老者,老者跳下馬來,阻止住了眾夥計的毆打,生氣地說:「不就是幾個飯錢嗎?由老夫代他付!」說著便取出了一錠銀子扔給了掌柜。楊直方感恩戴德,對老者納頭便拜。


老者急忙攙扶起他來,嘴裡連聲說:「使不得,使不得!」


楊直方抬起頭來,發現老者氣宇軒昂,身材魁梧,腰中還佩了一柄寶劍。交談中,老者告訴楊直方,他姓胡名平,是從山海關歸來的一名將軍,因為與三關主帥的意見不合,便辭職告老還鄉了。胡將軍見楊直方是個讀書人的模樣,便問:「公子為何到了掏不起飯錢的尷尬地步?你如果方便,不妨講給老夫聽聽,老夫也許能幫你一點兒忙。」


楊直方先痛心地流下了眼淚,接著便把遭遇惡僧的經過告訴了胡將軍,並從懷中取出了碧玉鴛鴦,說:「多虧姑娘張淑兒救了我的命,還把這件寶物贈送給我,表示將終身託付與我。為了救她脫離苦海,我必須到縣衙去告發惡僧。」


胡將軍捋著鬍鬚沉吟了一陣說:「你對張淑兒的這般真情實意真是令人感動,可是京中的秋闈大考就在眼前。你若到縣衙打起人命官司來,難免要拖延些時日,這樣一來,豈不誤了你的考期?你若信得過老夫,就趕快到京城去趕考,這案子的事就由老夫代你到縣衙去告發。」胡將軍說罷,還給了楊直方200兩銀子作為進京的盤費。


楊直方千恩萬謝,伏在地上給胡將軍磕了幾個頭,進京趕考去了。


這一天,在寶華寺的禪房裡,廣智、廣謀兩個和尚正與張小二頻頻舉起酒杯,為奪得兩個舉子的300兩銀子而設宴慶賀。幾杯落肚,3人都耳紅而熱起來,便扯起了分贓之事。張小二說:「在這次事件中,我家的損失巨大,競丟掉了傳家之寶碧玉鴛鴦,為此,我應該拿200兩銀子,以補損失。」


兩個和尚也不是吃素的,一聽張小二這話,便怒氣衝天,從席間跳起來,合夥將他殺掉,把屍體埋在了深山野地里。兩個和尚怕張婆婆前來尋找兒子走漏了風聲,就又起噁心,決定到夜裡去把張婆婆和張淑兒也殺掉,來個斬草除根。


言出如山的胡將軍受了楊直方的委託,就急急趕到縣衙去報了案。人命關天,知縣不敢怠慢,就親自帶領三班六役前去捉拿廣智和廣謀。眾人進了山,圍住了寶華寺。在胡將軍的幫助下,知縣很快就將兩個惡僧擒獲,押回了縣衙。知縣又急急升堂,問清了案情,寫成公文上報,待刑部批覆後,到秋天斬決。


再說楊直方趕到了京城,在會試中考中了會元,在殿試中考中了狀元,被皇上任命為京兆府尹,管理京城的政務。


楊直方上任之後,立即派人到山東沂蒙去找張淑兒,可是幾次派人,都沒有找到張淑兒的下落。接著,一些給楊直方提親的月老媒妁紛紛登門,快把京兆府的門檻都踏破了。他們所提的女方不是內閣首輔家的女兒,便是封疆大吏家的千金。對於這些名媛,楊直方搖頭謝絕。為了少惹麻煩,他居然聲稱,在故鄉已經有了結髮妻子。兩年的時間過去了,有一天,胡將軍突然來訪,楊直方急急出迎,把胡將軍迎人客廳。兩人就座後,胡將軍說:「老夫辭官回鄉不久,就接到皇上詔旨,令我為遼東主帥,帶兵進攻清虜,連戰連捷,凱旋而歸,現在已承浩蕩皇恩,被封為討虜候。」


等楊直方一再表示祝賀後,胡將軍呵呵地笑著說:「今日老夫造訪府上,是做媒來了,就是要把我的女兒胡素君許配給楊府尹,不知楊府尹意下如何?」


楊直方面對昔日的恩人,不好意思再用「在故鄉已經有了結髮妻子」之類的話哄瞞,態度真摯地說:「老大人您知道我的苦衷,當時在山東沂蒙的桃花塢鎮,老大人曾經救過我,我已經向老大人講過了張淑兒救我性命的經過。」他說著,便從懷中取出了一隻碧玉鴛鴦,又說,「她已經將這件家傳之寶贈給了我,等於是將她的終身交給了我,我怎能忘恩負義,辜負她呢?我已經立下重誓,非張淑兒不娶!」


胡將軍又呵呵地笑了,笑得鬍子一抖一抖的,朗聲說:「我那女兒的脾氣也真夠怪的,她說立下了重誓,非楊府尹誰也不嫁!」說著,也從懷中掏出了一隻碧玉鴛鴦,與楊直方的一模一樣。


楊直方看了,莫名其妙,驚愕得瞠目結舌。胡將軍又哈哈大笑著說:「在沂蒙,我幫助知縣捉住兩個惡僧後,張婆婆知道案子要涉及到她,就畏罪自縊了。在老夫趕到張家時,張家就剩下了張淑兒一人,我可憐這個賢淑的姑娘無依無靠,就認她為義女,取名叫胡素君,我把她帶回江南。現在我從遼東奉旨回到了京城,當了兵馬指揮使,建起討虜侯府邸,把她也接到了京城。這隻碧玉鴛鴦就是女兒讓我帶來給你看的。」


兩隻碧玉鴛鴦放在了一起,瑩瑩地發著綠光,好像有了生命的靈性,就要騰空比翼而起飛。就在這個時候,守門的僕人前來稟報,說胡將軍的女兒已經來到了京兆府內。


楊直方與張淑兒相見後,悲喜交加,兩人抱頭痛哭。被眾人勸開之後,張淑兒指著桌子上放著的一對碧玉鴛鴦說:「我早就說過,在這兩隻碧玉鴛鴦成對之時,就是我與楊郎成雙之日。」


胡將軍又是一陣哈哈大笑,抖動著鬍子說:「我早就準備好了舉行婚禮的一切物品,就等我的女兒、女婿高擎花燭入洞房了,這對碧玉鴛鴦也會百年成雙,比翼齊飛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zHI_924BMH2_cNUgvci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