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把雞喂得又壯又肥,就要先了解雞的消化和代謝特點,全在這裡

2019-08-09     鋤頭下的農村

一,消化系統的特點

01,口腔以及食道系統

大多數我們農民朋友養殖的雞類品種是沒有嘴唇也沒有牙齒的,有的只是已經角質化並且非常堅硬的喙,雞的舌頭黏膜上的味蕾也非常的不發達,所以只會有非常少量的唾液分泌出來,這就是雞的口腔系統,可以說是非常簡單的。我在說一下雞的食道,總的來說雞的食道非常的寬闊,這主要是因為食道的黏膜上有很多大小不一的褶皺,在雞進食的時候這些褶皺會來回伸縮,非常容易讓食道擴張,所以養殖戶朋友可以放心的給雞投喂比較大型的飼料。而雞的嗉囊可以說是食道的膨大部位,整體來看是一個圓球型的,可以儲存和軟化各種吃進來的飼料。

02雞的胃部

雞的的胃部區別於其他的常見家禽,分為腺胃和肌胃。我先來說一下腺胃,它的體積比較小主要的功能就是分泌胃液,我在實驗室里經過化驗數據來看,雞的胃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酶以及鹽酸類物質,消化強度非常大。而肌胃就是很多地區農民朋友說的砂囊,整體的形狀為圓形或者是橢圓形,在這裡面有一層黃色的角質膜,可以通過肌肉來回的伸縮,作用就是把吃進肚子裡的各種飼料磨碎,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這個功能和牙齒差不多。而雞在吃進去一些沙子之後會對肌胃造成刺激作用,讓這一功能加強,更方便自身消化。

03,雞的腸道系統

雞的腸道系統我認為可以分成小腸和大腸兩個部分來講,小腸分為兩段,兩段的作用和叫法都不同,第一段稱之為十二指腸,第二段是空腸也有的叫做迴腸,兩段之間沒有特別明顯的界限。當雞吃進各種飼料先是在肌胃中磨碎,然後與胃液充分的混合後就會進入十二指腸內,在這裡會完成飼料被胃液消化的作業,之後殘渣會進入到空腸內,在胰臟分泌液和膽汁以及腸道分泌液的作用下完成最後的消化。

而雞的大腸包括了一對盲腸以及一段非常短小的直腸。盲腸在小腸和大腸之間,而盲腸不夠發達因此這裡對飼料的消化能力非常的有限。

04,雞的泄殖腔

幾乎所有我們能見到和養殖的雞都是泄殖腔集生殖和排泄為一體的,表現在外部的就是肛門,排泄物會從這裡排除體外。總的來說雞的消化道非常的短,因此飼料通過的整體時間要遠遠小於其他的家禽,如果是比較常見的粉料,通過整個消化道的時間我做了一個實驗,大約在四個小時到八個小時。

二,雞的生理代謝特點

01,雞對飼料的利用特點

我認為雞對飼料的利用情況受到多方面的影響,一般來說對糧食類的飼料整體利用程度和其他的家禽沒有太大的出入,但是對飼料中的粗纖維的消化程度就要低於其他的家禽了,這就要求養殖戶朋友在平時喂雞的時候要儘量避免粗纖維過高。

02,自身養分的合成

我認為雞類自身對養分的合成能力非常差,主要是雞對維生素B群的利用以及氮化合物合成蛋白質的能力不夠,所以這些身體必須的營養元素只能通過飼料來彌補。

03,新陳代謝系統

雞的新陳代謝速度非常旺盛,由於雞的個體一般不大,而提問都比較高,體面的散熱面積大,因此為了維持體徵特點就會消耗相對較多的能量,比如蛋雞為了維持這一體徵會拿出攝入總能量的四成。

04,雞對外部環境的反應

我認為雞對外部環境的反應一般都比較敏感。主要是因為雞的個體不大但是生產水平很高,因此在對環境和飼料的反應上很敏感,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會給雞帶來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在雞舍等大規模養殖模式下,這一點我相信養殖戶朋友們體會的更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yzZX8mwBJleJMoPMNeK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