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1-6年級語文天天練及答案

2020-02-13     婚慶奧特曼

一年級

一、選字填空。

今天,( )空萬里,小( )蛙心( )特別好,它在荷葉上唱歌,小魚( )來小蝦當聽眾,它們邊聽邊在( )( )的河水裡游來游去。

二、給下列的字加偏旁,組成新字再組詞。

三、寫話訓練。

仔細觀察圖畫,看圖畫上都有誰?他們在哪兒?在做什麼?把看到的加上你的想像寫下來。


一年級答案


一、晴 青 情 請 清清

二、例:動 運動 字 寫字 雙 雙手 姓 姓名

三、略


二年級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綜合展示廳。

三個小朋友想一起去市圖書館借書,沒想到半路上迷路了。他們向一位老爺爺問路,猜猜老爺爺會幫誰?在後面打「√」。(提示:誰最有禮貌,老爺爺就幫誰)

A.老頭兒,去市圖書館怎麼走?(  )

B.喂,市圖書館在哪兒?(  )

C.老爺爺,請您告訴我去市圖書館怎麼走,好嗎?(  )

三、課外閱讀。

春 風

春風,總像媽媽溫柔的手。她撫摸著桃樹,桃樹醒了,睜開眼睛,桃林一片粉紅;她撫摸著柳樹,柳樹伸了個懶腰,扭一下細軟的腰肢,也醒了,於是長出了嫩綠的秀髮;她撫摸著田野,田野甦醒了,一片絢麗燦爛,麥苗翠綠,油菜金黃;她撫摸著小朋友,你看,紅領巾更紅了……

1.想想「撫摸」是什麼意思,試著用它寫句話吧。

2.這篇文章描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在正確的序號下打「√」。

(1)田野  (2)燕子  (3)麥苗  (4)桃樹  (5)柳樹

3.「柳樹長出了嫩綠的秀髮」一句的意思是( )

A.柳樹長頭髮了。     B.柳樹的頭髮是綠色的。

C.柳樹的枝條在春風吹拂下變綠了。

4.文中有許多優美的句子值得積累,找出一句,用「____」標出來並讀一讀。

5.你喜歡春風嗎?為什麼?


二年級答案


一、姑娘 碧綠 吐絲 休息 兒童 叔叔 桃樹 充滿

二、(3)√

三、1.示例:媽媽撫摸著我的頭,哄我睡覺。

2.(1)√ (3)√ (4)√ (5)√

3.C

4.示例:春風,總像媽媽溫柔的手。

5.示例:我喜歡春風,因為她吹醒了萬物。


三年級

一、加偏旁變新字,再組詞。

二、結合課文內容填一填。

( )的尾巴 ( )的燕子

( )的圖畫 ( )的天空

( )的荷葉 ( )的細雨

( )的湖面 ( )的電線

三、閱讀。

可愛的植物《荷花》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1)選段寫了荷花的三種姿態:______開、______開、______開。

(2)「冒」字突出了( )。

A.白荷花的生機勃勃。

B.荷葉的生機勃勃。

(3)請用「有的……有的……有的……」寫一段話。


三年級答案


一、示例:佛(仿佛)拂(吹拂)

仿(仿造)房(房屋)

梅(梅花)海(大海)

掠(掠過)驚(驚動)

二、剪刀似 可愛 光彩奪目 曠亮無比 挨挨擠擠 如毛 波光粼粼 纖細

三、(1)半 全 未 (2)A

(3)示例:下課了,同學們來到操場上,有的踢球,有的跳繩,有的丟沙包。


四年級

一、比一比,再組詞。

二、閱讀。

家鄉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後面,流淌著一條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嫻靜的,宛如明鏡一般,倒映著紅色的花、綠色的樹;她又是活潑可愛的,層層鱗浪隨風而起,伴著跳躍的陽光在舞蹈,舞姿優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綢。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絢麗的晨曦中,剛剛甦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張望著她周圍的新鮮東西。這時的水綠得像玉,霞紅得似胭脂,裊裊上升的霧氣像潔白的羽紗,輕掩著小河姑娘那羞澀的臉蛋。

太陽爬上了樹梢,把自己映在河水中。一群白鵝開始了「曲項向天歌」「紅掌撥清波」的嬉戲。魚兒湊趣地跳躍著,翻起了一個個跟頭,頓時河面上粼光閃閃。

夕陽西下,太陽把餘暉灑在河面上,小河裡這處是紅,那處是綠。又一陣風來,倒映著兩岸的成排的桑樹、桃樹,都亂成了灰暗的一片,可一會兒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靜啦,喧鬧了一天的小河帶著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對著小河照鏡子。這時,微風任意地掃著河岸上的小草,發出一陣窸(xī)窸窣(sū)窣的聲響。遠處,偶爾傳來幾聲汪汪的狗叫聲,此時的小河更靜、更清。

家鄉的小河啊,你真美!

1.理解詞語。

(1)嫻靜:

(2)窸窸窣窣:

2.聯繫上下文,給下面詞語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序號寫在括號里。

凝固:結實,牢固;堅硬;堅決地;本來。 (  )

輕掩:遮蓋,掩蔽;關;乘人不備(襲擊、捕捉)。(  )

3.認真讀文章,用「____」畫出一個比喻句。

4.文章的第三至六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___的順序寫的。

5.讀文章第三自然段,這段文字是圍繞「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寫的,通過對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事物的描寫,寫了小河________(時間)迷人的景象。

6.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在全文中各起什麼作用?


四年級答案


一、示例:無賴 懶惰 蹲下 遵守 疏遠 蔬菜 蚊帳 帳本

二、1.(1)文雅安詳。

(2)形容細小的摩擦聲音。

2. 

3.示例:小河是嫻靜的,宛如明鏡一般,倒映著紅色的花、綠色的樹

4.時間

5.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 河水、霞、霧氣 早晨

6.第一自然段起點題和引起下文的作用。最後一個自然段對全文起總結、概括的作用。


五年級

一、判斷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寫在括號里。

(1)一枝畫梅,有什麼稀罕的呢? ( )

(2)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   )

(3)黃瓜願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願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   )

(4)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

二、閱讀文章,完成練習。

空城計

有一次,魏國得知蜀國的西城兵力薄(bó báo)弱,只有兩千五百名士兵在城中,就派大將司馬懿率(shuài lǜ)領十幾萬大軍前去攻打。以兩千五百名士兵抵擋十幾萬敵人,如同以卵擊石,必敗無疑。可是諸葛亮要從別的地方調集軍隊增援又來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身上。諸葛亮也有些犯難,但嚴(駿 峻)的形勢又迫使他必須拿出一個應對的辦法來。

諸葛亮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了一個計策。他命令城內的平民和士兵暫時躲避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然後大開城門,等(候 侯)敵人的到來。魏國大將司馬懿不久即帶兵包圍了西城,但令他吃驚的是,本來以為會戒備森嚴的西城卻城門大開,城牆上也看不到一個守衛的士兵,只有二十幾個百姓在城門前洒掃。正當他大惑不解的時候,就看到城樓上出現了一個人,正是他的老對手諸葛亮。只見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張預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來,隨即悠揚的琴聲從城樓上傳下來。魏國的將士都愣住了,在大軍圍城的危急關頭,諸葛亮卻彈起了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面對開著的城門和彈琴的諸葛亮,老奸巨猾的司馬懿竟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諸葛亮足智多謀,可諸葛亮膽敢大開城門迎候十幾萬大軍,這太出乎他的預料了。他想,城裡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馬。這時,就聽得城樓上傳來的琴聲由舒緩漸漸變得急促起來,仿佛暴風雨就要來臨一般。司馬懿越聽越覺得不對勁,他懷疑這是諸葛亮發出的調動軍隊反攻的信號,於是急忙下令讓他的軍隊撤退。就這樣,蜀國的西城得以保全。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空城計」。(有改動)

1.用「\\\\」划去文中括號里錯誤的讀音和不恰當的字。

2.根據意思,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1)用蛋打石頭,比喻不自量力,自取滅亡。( )

(2)指危險就在眼前。( )

(3)深沉地思索。( )

3.下列對諸葛亮擺「空城計」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諸葛亮知己知彼,思慮周詳。

B.司馬懿生性多疑,用兵謹慎。

C.蜀國的增援軍隊馬上就到。

D.諸葛亮臨危不亂,沉著應對。

4.用「____」畫出文中兩處描寫琴聲的句子,並說說其作用分別是什麼。

第一處:

第二處:

5.分別用一個四字詞語說說諸葛亮和司馬懿各是怎樣的人。

諸葛亮:____________

司馬懿:____________

6.下面的歇後語中可能與本故事有關的兩句是( )

A.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

B.半夜彈琴——暗中作樂

C.諸葛亮焚香彈琴——故弄玄虛

D.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五年級答案


一、(1)反問 (2)設問、擬人

(3)擬人 (4)擬人、排比

二、1.báo lǜ 駿 侯

2.(1)以卵擊石 (2)危在旦夕

(3)苦思冥想

3.C

4.隨即悠揚的琴聲從城樓上傳下來。

諸葛亮用悠揚的琴聲表現自己的氣定神閒,藉以迷惑魏軍,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這時,就聽得城樓上傳來的琴聲由舒緩漸漸變得急促起來,仿佛暴風雨就要來臨一般。

既說明了諸葛亮摸透了司馬懿的心理,又寫出了司馬懿內心的慌張和多疑的性格。

(分析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5.示例:足智多謀 謹慎多疑

6.AC


六年級

一、給下面劃橫線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

店鋪(pū pù) 更改(ɡēnɡ ɡènɡ)

薄霧(bó báo) 間隔(jiàn jiān)

正月(zhēnɡ zhènɡ) 扇翅膀(shàn shān)

二、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欲」用音序查字法,應查大寫字母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應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畫。「欲」在字典里的解釋有:慾望;想要,希望;需要;將要。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欲」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

隨心所欲(   )

求知慾(   )

震耳欲聾(   )

三、閱讀文章,完成下面問題。

出乎意料的人生三問

上課鈴響後,班主任來了,他沒有帶書,站在平台上半天沒出聲。同學們都詫異地望著他。

老師掃視著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討論三個問題。」接著,他問道:「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個?」

大家哄堂大笑,齊聲回答:「珠穆朗瑪峰!」

老師接著問:「第二高峰呢?」這下同學們面面相覷,無人應聲了。老師轉過身,在黑板上寫下一句話:屈居第二,與默默無聞毫無區別。

老師頓了頓,提出第二個問題:「有人想燒壺開水,可等他生好火時才發現柴火不夠,他該怎麼辦?」

同學們議論紛紛,意思是趕緊找柴火。

老師不置可否,問道:「為什麼不把茶壺裡的水倒掉一些呢?」同學們一聽,這樣去思考,言之有理,佩服。

接下來,老師又提出了第三個問題:「古代有一個人,想學好一門立身的本領,他曾反覆比較,決心去學屠龍之技。他去拜了名師,日夜苦練。大家說,他後來怎樣呢?」

同學們興致勃勃,說他肯定能成為英雄、明星,受世人尊崇。

老師越聽,頭搖得越快,說:「這個人一定會窮困潦倒一生,因為世上沒有龍。」

經過老師的循循善誘,大家終於明白,原來這節課老師要告訴自己的是做人、做事、做學問的道理。那就是做人要力求出色,勇爭第一,這樣別人才會發現你、記住你;做事要敢於創新,方法靈活,千萬不可墨守成規;做學問要學以致用,將知識轉化為效益,閉門造車,是沒有出路的。

1.「面面相覷」的「覷」字我們不認識,應該選擇( )查字法,先查( ),再查( )

畫。用「換字法」猜猜這個「覷」,可以換成( )字。

2.結合語境理解詞語。

詫異:

3.理解句子的含義。

屈居第二,與默默無聞毫無區別。

4.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四要素,說一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5.班主任老師告訴了我們哪三個方面的道理?


六年級答案


一、1.pù√ gēng√ bó√ jiàn√ zhēng√ shān√

二、Y 欠 7   

三、1.部首 「見」字部 十一 看

2.奇怪,令人驚異。文中指班主任上課沒帶書且半天不出聲讓同學們感到很奇怪。

3.做人要力求出色,勇爭第一,這樣別人才會發現你、記住你。屈居第二,那麼就無人能發現你。 (言之有理即可)

4.課堂上,班主任通過詢問學生三個問題,告訴學生做人、做事、做學問的道理。

5. 做人要力求出色,勇爭第一,這樣別人才會發現你、記住你;做事要敢於創新,方法靈活,千萬不可墨守成規;做學問要學以致用,將知識轉化為效益,閉門造車,是沒有出路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x5HnRnABjYh_GJGVqN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