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銀翔要解散?富力與華泰合作已黃?這一屆的新勢力太難熬了

2019-08-24     功夫AUTO

「處暑下雨萬人愁」。一場接一場「秋雨」的一周,已讓一眾車企深感壓力山大。

在市場和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期之下,一場「多米諾骨牌」般的連鎖效應正率先撲向那些抗險能力不強的企業。

北汽銀翔與國威科技無疑成為了本周上榜的兩大「悲情人物」。

8月22日,一張疑似北汽銀翔內部通知的微信群截圖的網上流出。在該則通知中,寫明了北汽銀翔的「解散政策」安排。這家早前曾以「重組」作為對經銷商拖延還款理由的企業,如今看來亦自身難保。

同樣因「欠款」而導致破產的,還有汽車主機廠供應商國威科技。

8月21日,有知情人士爆料稱,國威科技因資金鍊問題已經破產,負債10億。而這一影響將波及之大眾、長城、吉利等14家主機廠。

雖然這事目前仍未得到官方的證實,但因車市環境惡化而導致的多種矛盾,目前正在一步一步地連鎖性顯現。

如果說,北汽銀翔和國威科技的危機只是車市「陣痛」中的一個縮影,那麼眾泰汽車如今的處境,應該會有那些並不注重構建核心競爭力的車企,敲響了警鐘。

眾泰汽車近日發布的財報預期顯示,今年上半年,眾泰汽車預計虧損約2.7~3.2億元,同比下滑188.67%~205.09%。

早幾年憑藉「模仿」起家的眾泰,如今在大潮退去之後也終於露出的赤裸的「真身」。不過,功夫汽車更擔心的是,福特與眾泰之間的合作,還能如常推進嗎?

事關早前意欲與華泰汽車聯手掘金新能源汽車的富力集團,最近似乎也逐漸看清了事情的真相。

8月22日,富力地產董事長李思廉在2019年中期業績會表示,已經暫停了所有和華泰汽車的合作,在此之前雙方僅僅是一個合作意向,並沒有涉及到盡調等環節,更不存在入股一說。

言下之意,富力與華泰的合作已經黃了。至於富力未來會不會找尋其他的合作夥伴,相信有過這次經歷,在挑選時也會更加注意。

畢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前景可期,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玩」到最後的資本。

這一點力帆已然看得非常清楚。

上半年虧損了9.47億元之後,力帆終於決定調整業務發展重心,重新把精力放在其摩托車業務,而乘用車和新能源業務或將重新進行調整。

事實上,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之後,無論對於消費者還是車企來說,都是一場考驗。

這點在今年上半年大賺14.55億元的比亞迪看來,更深有感觸。

「每個企業都非常糾結,2B2C都在博弈,主要是這次退坡幅度太大,這輪博弈是壞事也是好事,淘汰賽來的會更快。」王傳福在中期業績會上表示,幸好比亞迪的成本控制能力很強,有三電核心技術,所以對今後的挑戰更有信心。

誠然,干大事者,若沒有了信心,或許也就什麼都沒有了。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我比過去幾年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8月22日發出的一份內部郵件中寫道。

郵件中聲稱,公司將進一步控制支出,提升運營效率,把資源聚集在核心業務上,9月底前裁員至7500人左右。

這在經歷過「維權」事後的何小鵬看來,或許更具種壓迫感。「在汽車行業裡面除了體力累、腦力累,還有一個心累。」為了緩解壓力,何小鵬還自曝此前從不喝白酒的他,如今購置了上千瓶白酒放在倉庫里,以慰藉巨大的工作壓力。

不過,他們這樣「苦熬」的日子應該也快要到頭了。

近日工信部已明確指出,我國將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立燃油汽車禁行區試點,並在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統籌研究制定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

機會來了,能不能抓得住還是要靠自己的本事。

即便在度過「生存關」以後,上汽集團還認為品牌的升級、市占率的保住以及一家成功車企繞不開的盈利,將是中國品牌們要面對的三大難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wsRsxGwBJleJMoPMDL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