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為人母的你,請做好當單親媽媽的準備

2019-07-19     好爸媽空間站

還記得剛剛知道懷孕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嗎?驚喜,感動,緊張,惶恐,後悔……?

無論如何,當你決定要按下OK鍵,讓一個新的生命開啟他的人世之旅,你應該明白:從今往後再也沒有刪除鍵。

他/她經由你來到這個世界,儘管你不能決定他的人生方向,但是你有責任守護他成年以前的幸福。

如果他真的是自願選擇了你做母親,你覺得他將來會為自己的選擇而高興嗎?我敢說讀完此文,至少會讓這一幾率大大提升。


在大多數育兒場景中,母親的付出遠遠高於父親。

暖男、奶爸等詞彙的流行,或許說明世界上真的有「女兒奴」、「兒子奴」這樣的男性生物存在,但是媽媽們千萬不要入戲太深。

男人當了父親就會馬上責任感爆棚?孩子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惦記於心?除了母乳親喂,其他一切養孩子的事都可以替代媽媽?

絕大多數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喂奶絕對是媽媽的責任,拍嗝哄睡也是溫柔耐心的媽媽才能搞定,洗澡撫觸當然還是媽媽的專長,睡前故事搖籃曲亦是媽媽的聲音更安心,帶寶寶出去玩肯定是媽媽在才有安全感……

SO,媽媽們除了全部包攬下來,還有什麼理由讓爸爸來?何況爸爸們往往笨手笨腳,而且工作繁忙,稍有閒暇還要刷刷手機呀。

十月懷胎固然辛苦,孩子出生後,真正的辛勞才算剛剛開始。

孩子生下後,最理想的情況莫過於孩子爸既有錢又有閒,還有心鞍前馬後照顧妻兒;次之就是有足夠的錢和好運氣請到放心的保姆打理育兒初期的各種瑣碎,或者工作之餘盡最大的努力分擔家務,噓寒問暖;最不濟的是既沒有錢請外援,自己又只想當甩手掌柜,與單親家庭無異

萬一遇上最後一種,你可以接受嗎?希望你身心俱疲也不要崩潰,畢竟在那樣的情況下,你就是孩子的全世界了,希望你能以強大的堅韌和耐心發揮出超能力,盡最大的努力去愛孩子、愛自己,至於類似於帶著孩子一起跳樓這樣的選擇,絕對不是孩子願意接受的。


父親對孩子的愛,往往需要更長時間的練習和在長期互動中不斷升華。

或許你見過不少明星初為人父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激動的感言,信誓旦旦以後要怎樣怎樣,他們中也不乏貨真價實的貼心奶爸,不過更多的父親並不熟悉理想劇本中的套路,他們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也會感動,驚奇。

至於如何把每一份感動和驚喜、知足內化到今後的育兒行動中,他們往往是不知所措的。

儘管從血緣關係上看,父親和母親對孩子而言完全是一樣的親疏程度,然而現實是:

大部分有孩子的母親總能在第一時間捕捉到孩子的哭聲,哪怕是夜半三更也會條件反射般翻身而起,而不少父親卻可以在孩子哭聲不止中安然入睡。

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母親很快就可以摸索出寶寶最喜歡的安撫方式,明白寶寶的需求,父親在上崗大半年後依然連抱娃的姿勢都很笨拙,換一塊尿布折騰十來分鐘最後還是得媽媽搞定。

只能說,物種天生的差異,我們需要接受。另外,男人們更擅長做粗放的、機械性的事情,加上傳統社會的分工差異,讓很多男人潛意識中就默認和接受了帶孩子就是女人的天職,並非由此衍生的大男主義思想,而是認為自己笨手笨腳是改變不了的,所以沒有信心積極配合。

即使遇到一個願意配合且非常有上進心的孩子他爹,媽媽們也難免被恨鐵不成鋼氣到飽,所以,對於這一階段要做好心理預期,除了耐心示範和提供更多試錯機會,沒有別的辦法。


爸爸的陪伴不可缺,哪怕是豬隊友也要去團結,並且,方法很重要。

心理學家發現,那些取得很好成就的人,20%取決於個人的努力,80%的因素取決於爸爸的影響,培養內心富足的孩子,真的離不開爸爸的陪伴。

然而據聯合國婦聯兒童部的數據:至少有50%以上的父親長期缺席孩子的成長。其中有長期分居兩地或者父親長期出差等空間阻隔的原因所致,也有父親和孩子每天都能見面依然缺席孩子成長的,那麼媽媽們應該做些什麼來拉攏父親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呢?

對於爸爸們主動參與育兒,媽媽應該多鼓勵,切忌太追求細節完美,也不要有明確的目標。

只要願意多抱一下寶寶,就不要太苛求姿勢了,只要寶寶不抗議就行了;洗澡等同於在水裡打濕了一下就撈起來,先不要發火,下次讓他在旁邊看著全程觀摩一下;奶粉沖得多一點少一點也沒關係,水溫合適就可以適當表揚一下,次數多了自然會把握得越來越好……

不要高估爸爸們的自覺度和悟性

有時候媽媽們忙的焦頭爛額,分身乏術,可是爸爸們就是完全看不見有什麼需要幫助,這時候就需要媽媽們放下對於默契的期待,直接發出指令,當然最好避免命令式的表達。儘管女漢紙風格這些年很流行,其實在大機率下,無論男人女人都還是更喜歡豆腐嘴豆腐心,況且,爸媽之間溫柔的言語對寶寶來說也是更好的薰陶。

不要根據所謂的專家研究數據為參考,刻板限定爸爸每天親子陪伴時間。

每天陪伴多少分鐘,每周與孩子共同參與活動多少次,這些參數只不過是一個參考值。能完全達到這些參考標準的父親基本上沒什麼問題,而達不到的預期目標的,只會更加破罐子破摔。更重要的不是陪伴的時間長度,而是陪伴的質量,一個邊刷手機邊陪孩子半天的爸爸,與一個專心陪伴孩子一小時的爸爸,你覺得哪個更有用呢?

只要不太偏離正軌,沒有隱患和危險,爸爸們的創意育兒,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多讚美吧。

思維方式的差異以及性別的差異,往往會看到一些爸爸別出心裁的帶娃方法,比如為了逗孩子開心把毛絨玩具咬在嘴巴里啦、怕孩子摔下床把孩子緊緊綁在床上啦等。都說男人內心永遠是孩子,多讓爸爸帶娃,更利於孩子天性的發展。


如果不可避免單親,請與孩子一起勇敢的接納現實,並相信單親媽媽也可以養出幸福的孩子。

沒有人結婚是為了離婚,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獲得世界上最好的愛,甘願為孩子作出種種犧牲更是中國父母幾千年的傳統。我們上一代父母中,有多少人常把「要不是為了你,我跟你爸早就離婚了」掛在嘴邊,說這些話的人,有的在一輩子吵吵鬧鬧中依然相攜到老,有的則幾十年如一日相處得如最熟悉的陌生人。

用自己的青春乃至一輩子作代價,只為給孩子一個形式上完整的家,這樣的犧牲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自己每天過得委屈憤懣,如何能讓孩子感到家庭的幸福?所以,當婚姻沒法繼續,不要把自以為對孩子好的選擇當做最正確的,只要不是完全喪失了謀生能力之類的極端情況,就不要對生活絕望,單親媽媽只要解決了經濟問題,同時有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孩子又會不幸到哪裡去呢?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簡簡單單的八字真言,只有當過媽媽的人才會懂。

願你以愛、以智慧守好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渡口,願你和孩子彼此成全,通過為人母的人生際遇實現另一重意義上的蛻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wet7FGwBmyVoG_1ZrL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