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測孕,這樣才穩又准

2019-11-17     養豬通

B超測懷孕,是現在非常普及的一項技術,可以在配種後二十多天檢測出是否懷孕;但這一技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位;曾經有一個銷售B超的業務員,就因為自己不懂技術而失去一個業務。當時的情況是,老闆為驗證B超的準確性,讓飼養員趕出幾頭母豬,讓業務員親自檢測;而業務員檢測出的結果是一頭懷孕,另外兩頭沒有懷孕;但飼養員趕出的三頭都是懷孕母豬,只是懷孕時間不一樣,沒測出的兩頭是日齡大的母豬。

說這個故事,是說明我們使用B超,不但要測出小日齡的母豬,還要能夠測出懷孕日齡大的母豬。 下面先談一下B超測懷孕的原量。我們知道,胎兒在出生以前,一直是泡在胎水裡的;而用B超測的時候,遇到水或水溶液會顯示黑色;超聲波遇到胎水就顯出黑色;這是檢測的主要依據。但在體內並非只有胎水是水溶液,同樣是水溶液的還有血液、組織液、尿、炎症液體等;所以B超測定時,還必須能夠區分開胎水與其它液體的區別;而區分它們的區別則是要看液體的體積及部位。胚胎在三到五周之間時,胚胎個體非常小,而胎水很多,這時的黑色是圓形的深黑色,而且這時子宮角長度較短,胚胎位置比較集中,所以顯示出的圖像是比較近的多個黑色園點,這時的圖像是最明顯的。但隨著日齡加大,胚胎本身個體增大,胚胎的顏色呈灰色,黑色就不那麼明顯了,而且也比較分散;而到了懷孕後期,胎兒骨骼開始鈣化,B超顯示的骨骼圖像是白色,可以看到骨骼的圖形。血管的面積較小,一般不容易混;膀胱一般體積大,而且與子宮角不在同一位置,也容易看到;而如果是子宮炎症,往往是深灰色的一大片,也是能分得清的。

這是兩張小日齡的圖像;前一個是23日齡的圖像,是相連的多個黑色園點;後一個是35日齡的圖像,黑色區域增大,數量也減少了。 B超測定的準確部位,後備母豬與經產母豬是不同的。後備母豬測孕體位:母豬腹側後端倒數第1-2對乳頭上方、母豬乳基部起外側5-10cm之間,向對面向脊椎45°的方向來調整探視。經產母豬測孕體位:母豬腹側後端倒數第2對乳頭至第4對乳頭之間、母豬乳基部起外側5-10cm之間,向脊椎45°的方向來調整探視。也就是說,後備母豬稍靠後些,經產母豬稍靠前些;隨懷孕日齡加大,懷孕部位的寬度增加。用圖像顯示測定部位。左邊圖是一個縱切面,右邊圖是橫切面;顯示測定時的部位和角度。我們再結合母豬生殖系統圖看一下。

後面一圖,顯示的是子宮角的位置正在最後一到兩對乳頭的側上方。 這是幾個不同日齡的B超圖像,分別是18日齡,23日齡,26日齡,28日齡。 這四個圖,前兩個分別是懷孕32和35日齡的圖像;左下角一個是空懷母豬的圖像,而右下角一個則是子宮內膜炎時的圖像,圖上有很多黑色區域,但是並不集中,而是以多個小黑色塊出現的。上面我們只是介紹一些道理,真正掌握這門技術,還是要靠實戰;俗話說熟能生巧,多檢測,多總結,就會快速成為檢測高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wcCsem4BMH2_cNUgseh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