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生產是需要計劃的,如果沒計劃,那豬場一定會顧此失彼,管理疲於應付。
豬場要想成績好,各種計劃少不了!
(1)資金使用計劃:這是豬場最重要的一項,每月需要多少資金,每月能收回多少資金,都需要有計劃地進行;如果資金出現短缺,那就會帶來相應的損失;如工資不能按時發放,會影響員工情緒,一些豬場的員工靠罷工形式來索要工資,那豬場的損失就太大了。資金不足,可能採取賒欠的形式,那供應商一定會把資金的利息加倍加上,或者乾脆以次充好,損失是無形的。缺乏資金,還可能將不該出售的豬出售,只能虧本銷售。所以豬場必須根據自身情況制定資金計劃,以防不該有的損失。
曾有一個豬場,屢次出現員工工資拖的現象,但並不是豬場沒錢;後來總經理想出一法,要求財務另建一張卡,裡面存放員工一個月的工資,任何人不得挪用,這樣就解決了拖欠員工工資的問題。
(2)配種產仔計劃:豬場是流水做業,豬舍、人員、設施都是根據豬場規模設計的,均衡生產才能發揮最大效率;如果配種產仔無計劃,一時多一時少,那會使豬場一直處於被動;曾有一個豬場因產仔計劃不周,在最冷的季節產仔過多,豬舍、人員都不足,最後導致腹瀉發生,損失慘重。另一種情況是在夏季高溫地區必須考慮到夏季配種受胎率低的問題;如一些地區夏季母豬配種分娩率只有60%左右,那要做到均衡生產,就必須有足夠多的豬發情配種,而夏季又是母豬不容易發情的季節,那要做到均衡生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用補充分後備母豬的方式增加配種數;而增加後備母豬必須在三個月前開始引種,因為後備母豬進場後不是馬上能配種的。所以,做好配種產仔計劃,才能保證母豬有足夠的產仔胎數,也才能達到多產仔的目標。
(3)豬群周轉計劃:什麼時間該轉入,什麼時間該轉出,都需要有計劃地進行,否則生產會出現被動。計劃是員工工作的指南,更是監督員工工作的依據。曾有一個豬場因計劃不周,母豬該上產床了,但產床還沒有清理消毒好,不得不將臨產母豬上到潮濕的產床上,導致小豬出生後大面積腹瀉。因計劃不好,一個保育舍還沒有清理消毒好,斷奶仔豬來了,受到上批豬遺留病原的影響,大面積發生高熱病。這樣的現象在豬場太多了,都是計劃不周惹的禍。
(4)人員計劃:現在豬場的人員越來越緊張,熟練員工更是嚴重不足;而且豬場工種繁多,每個崗位的技術性又很強,一個員工在一階段非常優秀,但到另一階段卻可能一竅不通,所以人員的使用也必須有計劃,既不能過多而浪費資源,更不能過少出現問題。另外,豬場一年會遇到四個人荒,一是春節前後,二是中秋節前後,三是夏收,四是秋收;這幾個時期,員工會找各種藉口離開豬場,那豬場會出現人員不足現象。我們曾在一個豬場在十月份開始對人員進行計劃,讓每個員工做好自己春節的計劃,十月底前報場部,如果沒報則視為春節不請假;如果請假,則豬場會考慮提前辭退或允許他們請長假,然後及時補充人員。為防意外,還在春節期間請了幾位臨時工,以防員工突然請假影響生產。經過以上措施,這個豬場順利地渡過春節。
當然,豬場的計劃還有很多,如採購計劃、銷售計劃、疫苗注射計劃、消毒計劃、驅蟲計劃等,只要我們計劃周全,就可以儘可能地防止意外的發生,使豬場在平穩的狀態下運行,效益自然差不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CC8x3EBiuFnsJQVt-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