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號房共犯長相公開,「犯罪臉」到底什麼樣?

2020-04-17   新氧

高顏值罪犯的例子,她們犯下惡行,卻因為長得美而被許多與案件無關的人要求被寬恕。因為我們的大腦就是傾向於相信,長得柔弱的人就是真的柔弱,而長得凶神惡煞的人就是不是什麼好人。

最近一直引發關注的N號房事件,今天又再次引發了討論。這件事情氧叔之前也寫過,N號房背後折射出整個韓國的厭女症,使得這種物化女性、侵犯女性的行為在整個國家來說都如此普遍,每100個韓國男性之中,就有1個曾經參與N號房視頻觀看和傳播。


又是因為什麼上了熱搜?是公開了一個N號房共犯的長相,他是韓國首個被公開長相的未成年罪犯。雖然還沒成年,但是他的行為已經極其惡劣。他是其中一個房間的主要運營人,不僅負責招募會員,而且也參與製作和傳播性虐視頻,行為惡劣而且影響範圍巨大。



這件事情的爭議就在於,罪犯的長相到底要不要公開?如果不公開,誰能保證他們有朝一日刑滿釋放之後,我們的親人朋友不會遇到他們?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

可是公開了,會不會對跟他們長相相似的普通人人生,造成重大影響,或是,讓這些罪犯一生都無法正常生活,從而走上更極端的犯罪道路?做出更喪盡天良的事情?


其實,很多人希望能公開罪犯的長相,是出於一種「希望知道犯罪的人長什麼樣」的心理。這是因為,我們潛意識中總會認為,犯罪者跟正常人比起來,總會有很明顯的不一樣,看到罪犯的樣貌,有助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遠離那些有犯罪傾向的人。實際上是這樣嗎?


罪犯的面部特徵有共性,但不是指具體長相特徵


先看一組照片,大家根據這些人的面部特徵和表情來猜測下,其中哪些是罪犯。這是32張白人男性在20多歲時的照片,沒有傷疤、紋身等特徵,處在自然的表情狀態中。其中16名男性是已被判處有罪的罪犯,另外16人是無罪的普通人。








答案是


縱火犯:5、10、16、20



襲擊者:4、24、27、28;



販毒者:8、11、21、29;



強姦犯:3、23、31、32。



其餘都是非犯罪。


叔自己看下來的感覺是,罪犯跟非罪犯相對比之下,比較容易看出哪個是非罪犯,而罪犯之中,橫向對比並沒有非常明顯的面部特徵,但是有一些看起來比較神經質,而有些看起來則過於麻木和冷漠。

我們經常聽到的說法是「壞人有壞像「、「長得不像好人」,實際上並非如此。韓國第一例被公開身份長相的殺人犯,長這樣,是不是覺得左邊的長相還是挺正常的?



其實,他犯下的罪行何止是喪心病狂。他一共殺害了包括自己岳母和前妻在內的10名女性,將路上偶遇的一名女性上班族強姦後殺害並拋屍,甚至殘忍地殺害了一名13歲的女中學生。

就是這件惡劣至極的連環殺人案,促使韓國對公開犯罪人長相這件事的相關法案進行了修改。

包括素媛案件的犯罪人,罪犯趙斗淳將8歲的女孩素媛(化名)性虐致殘,甚至咬下了受害女孩的半張臉。這個影片叔不敢看第二遍,因為真的太觸目驚心,看了感覺心如刀割,恨不得把這個禽獸千刀萬剮。



影片中的罪犯明顯是被誇張了醜陋和猥瑣的特徵。



可是在韓國人民的強烈請願下,公布的趙斗淳照片,真的就只是一個普通男人的長相,只是眼神和表情讓人感覺不寒而慄,非常陰駑。



所以,罪犯的長相特徵其實跟普通人差別並不大,更多是大眾臉,反而是精神面貌和行為特徵的共性更多一些。

罪犯的長相確實具有共性,但不是指面部特徵方面的共性,而是指某些具體的外部特徵、行為的共性。


人不可貌相,但罪犯神色、舉止有跡可循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心理狀態會影響行為,從而塑造出一些外部特徵。比如有的暴力傾向很嚴重的人,更衝動、容易被激怒,攻擊性強,咬肌略發達,經常呲牙發狠的緣故。



而一個心懷鬼胎的人大機率會眼神飄忽,擅長偽裝和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不習慣正視別人。


詐騙、殺人案件罪犯


杏仁核失常的人更加容易情緒失控,不容易感到恐懼,他們會神經質、做出令人害怕的恐怖事情。左邊的這個暴力犯罪的男性面部神情有明顯的挑釁特徵,中間這個是吸毒者,目光呆滯且麻木,右邊是無犯罪行為的人。



島葉紊亂則會導致此人共情能力極差,冷血而冷靜,他們往往會以極其殘忍的手法作案。性犯罪者一般都是自私、冷血且懦弱的人。



也有些人是在成長過程中被埋下了犯罪的種子,比如長相偏離平均值而更容易承受惡意,進而產生心理問題,或是無法得到更多的成長資源,活在一個人與人之間缺乏關愛的環境中,並且,在貧窮地區更容易滋生暴力和犯罪。



馬加爵從小跟父母溝通較少,性格自卑


在病理方面,醫學界稱為雄超的類型則是xxy型染色體異常,反映在生理上就是身材高大,但具有嚴重的不穩定性和易爆發性,容易產生反社會情緒,且形成被動性攻擊性人格。但並不是所有的xxy型染色體異常都會走上犯罪道路,跟生活環境、家庭氛圍都有很大的關係。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最需要警惕的就是被跟蹤和被騷擾,儘量不與人起衝突,且避免過多吐露個人信息。跟熟人、半熟人交流相處的過程中也不能放鬆警惕,避免與除了父母等家人以外的熟人共處於密閉空間。最重要的是,注意所有的反常行為,大多數的強姦、盜竊、殺害案件都是有預謀的。


比如,跟一個人接觸,你覺得他是你接觸的人之中,比較奇怪的,但你又說不上來哪裡奇怪,那麼,不用多想,離他遠一點。罪犯在現實生活中極其具有迷惑性,甚至會非常有表演天賦,當你能夠意識到不對勁的時候,一切就都晚了。


上面一排是犯罪者,下面一排是沒有犯罪行為的人


這確實是一個看臉的世界。人臉的信息輸出濃度是最高的,我們每個人,甚至在意識到自己在端詳眼前這張臉之前,我們的大腦就已經判斷出了這張臉的可依賴性。


比如左邊的喬布斯給人的感覺是睿智而充滿人格魅力,右邊的喬布斯給人的感覺就是油膩暴君。但其實喬布斯在矽谷一直以脾氣差和愛罵人著稱。



臉的人格化特質會影響我們對其真實人格特質的判斷。


庫喜娜卡吉利,毒梟


這種觀念有影視劇和動畫片的鍋,為了區別角色的正反派,我們總是把正面人物描寫得光明又美好,一身正氣,而負面人物個個長得千奇百怪,慘不忍睹,就差把「我是壞人」給寫在臉上了。


正因為罪犯往往長相普通,犯罪行為更應該嚴懲

罪犯長相公開有爭議,撇開罪犯本身得人權問題不談,也確實非常容易導致長相歧視和助長「天生犯罪論」的論調,誤傷無辜人。


不過說回這個話題,叔覺得為什麼我們給罪犯打碼的同時卻不給警察打碼,不給受害人打碼?


要知道在一些緝毒案件中,因為緝毒警察的面部沒有被打碼保護,後來遭到報復家破人亡的也不在少數。


當然這種情況在2000年大力整治之後就很少存在了。但是相比起保護罪犯的人權,好像警察和受害者的人權也同樣重要吧?如果說犯罪人員該被打碼,那麼,警察和受害者也同樣該被保護面部信息和肖像權啊。


回到N號房事件,看到主犯和共犯的這兩張,叔想說,罪犯的可怕之處就在於他們可能長得平平無奇、普普通通,但是卻潛伏在我們身邊。



這件事情不會過去,我們一定要記住這件事情曾給我們帶來的震驚和憤怒,讓這些主謀和共犯們都得到應有的懲罰,才是對我們的同胞、夥伴、下一代真正的保護!


看到有的媒體使用的措辭,說共犯僅僅是個十八歲的孩子,叔想說,他已經十八歲了!是時候承擔起法律的責任,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孩子還小,別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