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讓尋常的口罩變成稀缺物資,各類手消產品紛紛脫銷。
此時,除了注重佩戴口罩,就是前所未有地注重手部衛生,畢竟新冠病毒可通過密切接觸傳播,勤洗手是無疑是正確且必要的防疫措施。
要是備齊免洗洗手液、酒精、消毒濕巾、洗手液等手消,更是擁有了滿滿的安全感。
在口罩、手消難求的情況下,看到供應就立即下單,連產品的成分表都可省略閱讀。
然而並非所有手消都對新冠病毒有效,因此下單前不妨先仔細閱讀產品成分,寧缺毋濫啊~
疫情之下創造了無限商機,不少手消產品打著消毒殺菌的口號,然而產品的成分竟然對新冠病毒無效或效果不明。
要是買錯了還天天使用,無疑為病毒提供了存活的機會。
氯已定又稱洗必泰,雖有較強的抑菌、殺菌作用,但只能殺滅細菌繁殖體、親脂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屬於低效消毒劑。
然而在此次疫情中,氯已定已被官方蓋章認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因此要避免使用含有氯已定的手消產品,更別提效成分為氯已定的手消產品。
雖說含氯消毒劑對新冠病毒有效,但並非帶氯字的產品都能有效滅活病毒,真正有效的含氯消毒劑是84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騰片等。
據權威資料庫UPTODATE,苯扎氯銨、西曲溴銨/氯已定這些消毒成分已被證明對冠狀病毒無效。
因此不推薦購買以苯扎氯銨為有效成分的手消產品。
產品打上「植物提取物」字眼就有天然、安全有效的既視感,不少商家更是打著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的口號,使勁宣傳自家產品。
目前還沒有官方認定的可有效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而且官方推薦的有效成分並無它的身影,因此不推薦購買、使用以植物提取物為主要成分的手消產品!
至於平時使用的手消產品,能不選擇這類型就不選擇吧~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明確提到「75%濃度的乙醇可以有效滅活病毒」。
因此別看到酒精手消就入手,先看看酒精濃度有多高,如果酒精濃度低於60%,勸你別買。
濃度太低不僅不能滅病毒,連平常的消毒都起不了作用,費錢!
手消可分為含酒精或不含酒精,免洗和水洗,免洗的最推薦酒精濃度60%~80%的,水洗的儘量選擇溫和成分的。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明確提到「75% 乙醇可以有效滅活病毒」。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60%~80%酒精濃度都可以,但不建議濃度為90%或95%,濃度過高效果反而不佳。
免洗手消不能代替流水沖洗,有流動水情況下更建議水洗。(免洗手消屬於易燃物質,使用時應避免明火,避免孩童獨自使用)
不必過於糾結洗手液是否有「抗菌」「抑菌」功能,注意清潔指尖、手腕、掌心各部位並保持至少20秒的洗手時間,就可以啦~
雖然普通肥皂早已深入生活,但其儲存難且易發生交叉感染或二次污染,不建議居家或辦公用作手消產品。
最最重要是,疫情期間洗手頻率和次數較多,由於肥皂的制皂機制以及pH高,易造成乾燥且刺激皮膚。
疫情期間要勤洗手,易造成手部乾燥、脫皮、皸裂,甚至加重皮膚損傷及皮炎。
不妨購買不刺激眼睛和皮膚、毒性低、柔和性強、使用感佳的含溫和成分洗手液。
溫和成分如胺基酸系表面活性劑(含「xx氨酸xx」字眼,如N-醯基谷氨酸及其鹽類)、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含「xx葡糖苷」字眼),敏感肌、嬰幼兒以及需要頻繁洗手人群都可使用哦。
使用完洗手液,要及時擦乾水分,並塗抹護手霜。儘量選擇成分簡單的護手霜,塗抹護手霜也要「雨露均沾」哦,跟著「六步洗手法」的步驟塗抹就沒錯了~
出於防控需要,佩戴口罩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的行為,然而長期佩戴口罩難免會滋生細菌加重痤瘡或造成皮膚損傷。
如果因長期面部皮膚潮濕導致痤瘡加重,不要擠壓,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以及飲食習慣,並注意臉部清潔。
輕微痤瘡,可睡前外用維A酸軟膏;若加重,可外用如夫西地酸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
如果皮膚出現紅腫破潰,也可外用抗生素;若出現嚴重感染或過敏,請及時就醫。
《健康有道-權威指南600秒》節目邀請了: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管理科
「抗非」一等功臣 鄧子德 主任
來給大家聊聊「居家消毒怎麼做?哪些消毒誤區要知道?」
趕快點擊下方視頻觀看吧~
防控時間越長,好消息越多,難免會產生鬆懈心態,但疫情尚未解禁,低風險區域不等於沒有風險,還是要堅持做好個人防護,堅持就是勝利,加油!
轉載請聯繫我們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如有侵權,請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