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幫女兒帶娃」,一位姥姥給出的忠告很現實,做兒女的都該反思

2020-05-04     育媽記

按照傳統的觀念,年輕夫妻生了孩子之後如果工作太繁忙,可以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顧。這似乎已經是約定俗成的習慣,大家也已經見怪不怪。

有些老人甚至一次性幫兩三個兒子帶娃,雖然功勞很大,但是也很累。

不過如今時代變了,很多家庭雙方都是獨生子女,一家的媳婦生了孩子之後,往往由兩邊的老人共同照顧,有的家庭甚至還把娃交給姥姥全職帶。

然而多年過去了,卻有不少老人覺得心力交瘁。

別幫女兒帶娃,一位姥姥給出的忠告很現實,做兒女的都該反思

很多人都覺得姥姥帶娃比奶奶帶好,因為姥姥面對的是自己的親女兒,就算平時有什麼意見也可以直接說出來,哪怕鬧了矛盾也很快就會和好,一點都不影響家庭氛圍。

然而有位姥姥在幫女兒帶了好幾年孩子之後卻給出了忠告:"別幫女兒帶娃"。說起原因也很現實,做兒女的都該反思,卻關係到老人的晚年生活。

鄭女士有一兒一女,兒子在國外工作,女兒嫁在了本市。女兒生了外孫之後,鄭女士自然而然全身心幫她做月子,帶娃,而孩子的奶奶反而顯得輕鬆很多。

為了避免婆媳矛盾,月子做好之後鄭女士繼續留在女兒的家裡幫忙帶孩子。

一開始家庭氛圍都不錯,鄭女士每天早起買菜做飯,盡心盡力的看孩子,女婿和女兒也經常表示出感激,常常買東西犒勞媽媽。

然而相處的時間長了,兩個年輕人慢慢變得懶散了,哪怕是周末也不帶孩子出去玩,依舊把孩子交給姥姥,弄的鄭女士365天都在忙碌。

本來想著是自己的閨女不能計較,但是長期帶娃導致身體勞累,身邊的一點積蓄又慢慢的貼光,鄭女士的脾氣也上來了,有一回就和女兒抱怨了幾句。

沒想到女兒非但沒有體諒媽媽的辛苦,反而嫌棄自己的媽媽計較,甚至還說了句:媽你要是覺得累,覺得委屈了,那我就叫孩子奶奶過來吧。

聽到女兒這麼說,鄭女士感到很委屈,覺得這幾年的苦都白吃了,於是也賭氣回到了自己家,孩子讓奶奶帶。

可是後來看到孩子和奶奶親熱的模樣,鄭女士心中又覺得很難過:外甥畢竟沒有自己的孫子貼心,從那以後她和女兒的關係就冷淡了很多。

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年輕夫妻應該怎麼做

像鄭女士這樣辛苦幫女兒帶娃最後卻得不到回饋的 ,生活中有很多例子。

其實不管是爺爺還是奶奶,只要幫孩子帶娃就一定要犧牲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心中難免有怨言。那麼這時候年輕夫妻應該怎麼做呢?

1、有空多承擔家務

很多年輕人以為把孩子交給老人,自己就可以當甩手掌柜了,殊不知老人一天24小時帶娃已經很累了。

再加上各種家務一天中幾乎沒有休息的時候,比起上班的年輕人還要累很多,所以寶爸寶媽下班之後一定要接手姥姥手頭上的工作,不要讓老人寒了心。

2、金錢上適度補貼

很多年輕夫妻可能經濟情況比較緊張的緣故,總是心安理得的做啃老族,平時不但沒給老人發零用錢,還需要他們倒貼。

很多老人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的私房錢給花光了,這也嚴重影響到了老人晚年的生活質量。

所以年輕夫妻應該自覺一些,提出金錢貼補的方式代表自己的孝心。

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本應該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可現實是大部分人都要肩負起幫助孩子帶娃的任務,這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不公平的。

父母年輕的時候撫養孩子長大,老了還要幫子女帶娃,實在是太辛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vrZc33EBfGB4SiUw7H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