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說街頭品牌的設計只有 Logo 圖案,但要讓葉子來看,要說玩 Logo 奢侈品牌一點都不輸。
奢侈品牌們的「Logo」都有個專屬別稱,Monogram 老花。
Monogram,直接從字義上來理解就是兩個及以上的字母設計組合,或者是字母與花紋的組合,也叫「花押字」,常見有排列,重疊,交織等方式。
它不是由奢侈品牌首創,卻因為奢侈品牌的歷久彌新,成為了品牌奢侈價值最直接的外在體現。
我們也清楚,並不是所有品牌的印花都能夠稱之為 Monogram。
與一般的品牌 Logo 不同,必須是那些擁有悠久歷史底蘊和高藝術價值品牌的唯一標誌印花,帶有辨識性跟奢侈性的,才能上升到 Monogram 的級別,否則只能夠叫作 Logo,或者是普通的印花。
所以,像一些新興的品牌,其圖案就很難稱作是 Monogram 了,根本上還只是 Logo 風潮而已。
進一步來說,這也是為什麼奢侈品的 Monogram 會被稱之為「老花」的重要原因,這個「老」不是真的老,而是符號背後不可替代的經典文化和身份象徵。
如最著名的 LV 老花,很多人看到這個印花設計,第一時間知道它就是 LV。
但曾幾何時,由於人們滿目追求名牌的炫耀性消費心理,一身奢侈品的 Monogram 也不可避免地被人貼上「暴發戶」等標籤,老花也成為了「老氣,老派」的代名詞,一度被人淡化。
然而,就如大家所說的「時尚潮流的本質就是一個輪迴」。
近幾年中,由於街頭文化逐漸成為了時尚的主導,而街頭本身就有「符號崇拜」的特徵,與街頭日益走近的奢侈品牌,老花又重新回潮了。
這兩天,相信大家都被 Virgil Abloh 與 NIGO 合作打造的 LV² 系列給刷了屏,包含了服飾,箱包,鞋履,配飾等多樣單品在內。
雖然此前有關「街頭已死」的言論甚囂塵上,再到採訪中透露此次系列更加注重剪裁工藝。
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在設計上最直接的亮點,莫過於穿插於其中的 LV Monogram了,精巧利落的剪裁,經典老花的重新演繹,在年輕的單品中煥發出了生機,與其說「街頭已死」,倒不如說雙方把街頭元素放在了一個更高級,奢侈的層面。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2017 年,Kim Jones 主權下的 LV 與 Supreme 聯名合作中有同樣相似的 Monogram 的運用。
不過,相比於上次,早已過了初步試探階段的 LV,在這一次雙方的合作上,奢侈與街頭融合的表現更加成熟,至少不再那麼「直白」。
同樣是丹寧,LV² 系列的丹寧除了老花之外,還融入進來了 Damier 格紋(棋盤格),作為品牌歷史上另一經典圖形元素,Damier 格紋與老花 Monogram 在丹寧身上巧妙地營造出了日本傳統 Sashiko(刺子)的工藝風格。
也許有人不知道,Damier 格紋在 LV 的歷史長河裡,其地位一點都不比 Monogram 老花低,早於 19 世紀 80 年代就推出,是品牌另一辨識性圖案,有著非常濃厚的古典氣息,這一次還廣泛融入到了其餘的單品中,對其進行放大。
還有在包袋上,LV 的 Monogram 圖案加入進來了 Nigo 在 ICECREAM 中「冰淇淋」融化的設計細節,打造出了垂涎欲滴的效果,對比 LV 之前的老花箱包,這裡的視覺衝擊無疑更叫生動巧妙,把經典玩出了生機。
此次的 LV² 系列,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不僅是一次破層,將 LV 帶到了日式復古的靈感語境當中,也是兩者基於文化價值的共性追求,通過更為年輕有趣的街頭方式,演繹出了 LV 老牌時裝屋的榮光,讓以往代表精英傳統的老花,變得更加俏皮活潑。
- 老花不「老」
不僅是 LV,這些年來眾多奢侈品牌,都將各自的 Monogram 召了回來,因此過去的 2019 年也被人稱作是 Monogram 元年。
這其中功不可沒的,當屬 Kim Jones 主導下的 Dior。
在他的改造下,Dior 逐漸變得「爆款」起來,尤其是過去作為時裝屋身份頂級標識的 Dior Oblique 印花,正成為品牌 Street 街頭元素的代表。
不過相對 Virgil Abloh,Kim Jones 表現得似乎還是比較克制的。
可以發現,Dior 的 Oblique 老花很少會在衣服身上大面積的鋪墊,一般出現在鞋履,包包等配飾上。
Gucci 的「雙G」可以說是「潮流老花」的另一典型代表,尤其是在如今千禧一代的年輕群體身上,出鏡率簡直不能太高。
雙G 由 Gucci 品牌創始人 Guccio Gucci 的兒子所創作,不同於 LV 的老花那樣一如既往,它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如同品牌的緋聞那樣,遭到別人的「嫌棄」,直到 Alessandro Michele 登頂,以復古文藝的文化風格重新拯救了 Gucci 了,雙G 才再次成為了品牌大受歡迎的象徵。
還有 Fendi。
Fendi 倒置 雙F 的老花標誌,歷史不算太長,由 Karl Lagerfeld 設計,寓意為 Fun Furs(有趣的皮草)。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Fendi 的 雙F 並不如上面的幾個品牌那麼典型,也是隨著這幾年復古風潮以及 Logo 趨勢,收穫了不少粉絲,成為秀場內外主要的老花元素之一,繼承了品牌原先誇張奢華的基調。
可以看到,不同以往,現在奢侈品牌的 Monogram 單品正顯現出更為年輕的意象,在繼承經典性的同時,也能夠滿足時下年輕人喜愛「符號」的口味需求,創造出了新的生命力。
Monogram 老花的回潮,說到底也是傳統時裝與街頭潮流邊界不斷模糊的大背景下,奢侈品牌所做出的轉型方向之一。
不能否認,街頭文化有著很強烈的符號崇拜特徵,就像早期人們對 Supreme Box Logo 的狂熱那樣,而隨著街頭奢侈化的趨勢越發明顯,大多數人自然又將目光瞄上了奢侈品牌的老花。
也許這些人並不會清楚 Monogram 背後蘊含著什麼樣的文化價值,對他們來說,很簡單,穿上了老花就是穿上了大牌,可以作為身份地位,或者是風格精神的載體。
這一點,跟當初炫耀性消費主義風潮下,人們對奢侈品的盲從有著一定的相似性。
而對於品牌來說,過度使用 Monogram 也必然會承擔一定的風險。
雖然老花是奢侈品牌價值的最直接體現,但說到底奢侈品販賣的還是夢想,可當這一「夢想」唾手可得的時候,它必然會對奢侈品的稀缺性造成影響,畢竟在最本質上,奢侈品和街頭品牌的還是不一樣,儘管如今的界限非常模糊。
無論是街頭 Logo,還是奢侈 Monogram 都好, 符號既是慾望也是情感的代表,大多數人自然而然會對其產生崇拜,嚮往的心理。
但大家需要記住的是,符號對我們既有積極的刺激作用,也會伴隨著消極的刺激,如果當你穿得只有符號時,那才是最單薄,也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