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汽車穩定性,舒適性,安全性的關鍵的部件之一它該如何選?

2020-01-02     60秒懂車

在我們大多數消費者購車的過程中,比較關注到的就是汽車底盤所謂的"舒適性"、"運動性"其實這種主觀感受都是建立在汽車懸掛系統的基礎之上。談到汽車的懸架我們似乎很熟悉,但卻又是模糊的。很多開車的朋友,並不了解汽車的懸掛是啥東西


1、非獨立懸掛:

指左右兩個車輪通過一支車軸連接,不能單獨地上下跳動。

優點: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強度高、保養容易、行車中前輪定位變化小的優點。


缺點:左右輪在彈跳時,會相互牽連,而降低乘坐的舒適性及操控的安定性;此外,因構造簡單使設計的自由度小,所以減震性能也不太好。

2、獨立懸掛:

指前後左右四個車輪單獨通過獨立的懸掛 裝置與車體相連,也就意味著可以各自獨立地上下跳動。

獨立懸掛質量輕,減少了車身受到的衝擊,並提高了車輪的地面附著力;也可以使發動機位置降低,汽車重心也得到降低,從而提高汽車的行駛穩定性;左右車輪單獨跳動,互不相干,能減小車身的傾斜和震動。

現在的汽車前懸掛使用都是獨立懸掛 ,後懸掛一些低端車型使用的是非獨立懸掛,中高檔轎車使用的都是獨立懸掛。


3、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麥弗遜式懸掛由螺旋彈簧、減震器、三角形下擺臂組成,絕大部分車型還會加上橫向穩定杆。它是當今世界用的最廣泛的轎車前懸掛之一麥弗遜式懸掛系統的優點是:結構緊湊,車輪跳動時前輪定位參數變化小,有良好的操縱穩定性,加上由於取消了上橫臂,給發動機及轉向系統的布置帶來方便;與燭式懸掛系統相比,它的滑柱受到的側向力又有了較大的改善。


雖然麥弗遜式懸掛技術含量並不高,但他是一種經久耐用的獨立懸架,具有很強的道路適應能力。

多連杆懸掛系統,又分為5連杆後懸掛和4連杆前懸掛系統。其五根連杆分別為:主控制臂、前置定位臂、後置定位臂、上臂和下臂。提高了車輛的控制性能,減少轉向不足的情況同時緊湊的結構增加了後排座椅和行李廂空間。

不過多連杆懸掛由於結構複雜、成本高、零件多、組裝費時,並且要達到非獨立懸架的耐用度,始終需要保持連杆不變形、不移位,在材料使用和結構優化上也會很考究。所以多連杆懸架是以追求優異的操控性和行駛舒適性為主要訴求的,而並非適合所有情況。


"雙叉臂式獨立懸掛

雙叉臂式懸掛,又叫做兩連杆式懸掛,是又種常見的獨立懸掛。

雙叉臂式懸掛通常採用上下不等長叉臂(上短下長),讓車輪在上下運動時能自動改變外傾角並且減小輪距變化減小輪胎磨損,並且能自適應路面,輪胎接地面積大,貼地性好。雙叉臂式懸掛運動性出色,為法拉利、瑪莎拉蒂等超級跑車所運用。


"拖拽臂式非獨立懸桂"


拖曳臂式懸掛是專為後輪設計的懸掛結構,它的構成非常簡單:以粗狀的上下擺動式拖臂實現車輪與車身或車架的硬性連接,然後以液壓減震器和旋彈簧充當軟性連接,起到吸常和支撐車身的作用。雙橫臂懸掛也是使用範圍很廣泛的懸掛,包括很多運動型車和高級車。這主要源於雙橫臂懸掛橫向剛度大、抗側傾性能優異、抓地性能好、路感清晰。但是製造成本高、懸架定位參數設定複雜。同時維修保養時的複雜程度高,在定位懸架及四輪定位時,參數也較難確定應用於一般車型成本太高。

懸掛還有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瓦特連杆懸架)"、"鋼板彈簧式非獨立懸架"、"空氣懸掛"等等

很多人在評價一輛車時,總是簡單的拿懸架結構來評定車型的操控感受每種類型的懸掛只是大致結構相同,但是調校和改進後都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如果只是買一輛10萬左右的車大家就可以不用傷腦筋了,因為懸架的極限根本無法體現。所以不用太挑懸架什麼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uE57bW8BMH2_cNUgga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