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孩子們講了《望天門山》和《飲湖上初晴後雨》,今天教孩子們學著寫簡單的賞析感悟。
我以《望天門山》為例,講一講簡單的賞析感悟怎麼寫?
準備過程:查找資料(1、詩人 2、寫作背景)
3、地理背景
一、解題,寫出寫詩時的背景。(可結合資料)
今天上課,老師講瞭望天門山。這首詩是唐朝詩人李白二十五歲時所做的一首詩。(可再補充)
二、寫出詩句的理解感悟。
我們都知道李白是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想像天馬行空,宏偉瑰麗,我從這首詩里充分的感受到了他奇特的想像。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這兩句詩告訴我們,浩蕩東流的長江水衝破天門山奔騰而來,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湧的壯觀景象。
「開」是沖開、撞開的意思,天哪,長江水就像一個洶湧的長龍一樣,把兩座大山沖開了,他還把兩座山比喻成了兩扇大門,那它乘坐的小船是要去別人家做客嗎?
讀到這裡,我不禁又感慨詩人的偉大想像,這個「開」字,用的多好呀,簡直是神來之筆!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當詩人乘著小船順江而下,遠處的天門山撲進眼帘,天門山好像張開雙臂在歡迎從日邊駛來的小船。
通過這個「出」字,讓我們和詩人一起感受到兩岸長江兩岸的美麗景色,一幕一幕的展現在我們眼前。
老師說這挺像我們坐汽車兩邊的景色,從車窗外飛馳而過一樣,可是長江兩岸的景色可要比我們看到的景色美得多啊!詩人真幸福呀,要是我也能坐在這艘小船上該多好啊!
周邊閱讀:《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孩子們可以寫《望天門山》也可以寫《飲湖上初晴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