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的生命,浪漫的延續。「時光膠囊」——蟲珀的故事

2019-11-25     嚶嚶鸚鵡

「白駒過隙」,我們時常用這樣一個詞語來表示自己對時光流逝的哀嘆與感慨,時光啊,確實就像是一匹小白馬悄然越過縫隙,當你想要伸手捉住它的影子之時,它早已跑遠。「擾擾夢中身世,白駒過隙,多少時光。」這是出於元代姬翼筆下的一句。

感慨時光的流逝,仿佛是人類特有的,並裹挾著悲傷感情的一種發泄方式。

我欲馳騁江湖,轉眼不再少年時。滿腔熱血不肯落空,步履卻已蹣跚,朱顏也已蒼白。

老夫聊發少年狂的他,偷偷埋下了自己的時光,想讓時間走得慢些,時光悄悄地在地里化成了膠囊。

時光膠囊的故事

時光膠囊起源於古埃及和巴比倫,是一種西方文明中的古老習俗,每當在舉辦重大活動的時候或者是建築奠基之時,將一些錢幣、穀物、書刊等物品埋入地下,用來寄託自己對未來的希望,並向不確定的未來傳遞某種信息。

隨著文明的發展,後來的時光膠囊更多的被用作於存放一些具有科技價值和科研意義的物品,密閉入某一器物隔絕空氣而後埋入地下,並設置一個時間開啟,這段時間的長短可以是十年,也可以是五十年,甚至百年、千年。等待這漫長的時間過去之後,後人再將時光膠囊挖掘出,用作研究。似乎在某個時間節點後,時光膠囊多了一層和科研相關的奇幻色彩,也是在這個節點中之後,時光膠囊便有了它自己較為明確的存在意義。

宋建忠先生曾經在博物院期刊中發表的《那些凝固的「」時間膠囊——沉船承載著人類歷史》文章中指出,每一艘沉船就是一顆「時光膠囊」,其數量是無法估量的,並且對認識人類自身歷史價值十分重大。由此看來,「時光膠囊」也不再僅僅局限於固有的解釋中。

而在我看來,封藏昆蟲的琥珀——蟲珀,便是一種特別的時光膠囊。

特別的時光膠囊——蟲珀

1. 蟲珀顧名思義,由琥珀的部分以及「蟲」的部分組成。

松膠粘琥珀,筠粉撲琅玕。這是白居易詩《題洛中第宅》中的一句,詩中的「松膠」指的便是我們熟知的松脂,是切割松樹後從其傷口位置流出的樹脂,也稱作松香,它是多種植物樹脂的其中之一。很多類型的高等植物都能夠分泌樹脂,而這些樹脂結晶後的化石形式就是琥珀,因為琥珀常內容生物,所以其在經濟價值還有科研意義日漸受到重視。

其中,蟲珀就是這萬千普通湖泊中最具有經濟價值以及科研意義的一部分,它為古生物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

2. 它只是來自一顆普通植物的樹脂,竟然能夠做到定格一段鮮活的生命?

千百年前,某隻普通的小蟲快樂地行走,今天陽光明媚,或許今天也將是它生命中普通的一天,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但,就在這時,天降一坨樹脂。Duang地砸在它的翅膀,沒想到它越是掙扎,卻越陷越深,沒過一會兒,就將小蟲徹底的包裹了,這可憐的小倒霉蛋在樹脂的包裹下,掙扎了幾刻鐘便不再活動了,身體似乎和樹脂融合成了一體。

在那以後,小蟲蟲陷入了千年的沉睡,樹脂陪著小蟲蟲經歷了地球壓力以及熱力的共同作用,然後一枚小小的蟲珀就這麼形成了,它們一起經歷風吹日曬,一起經歷地殼變動,直到泥土特有的香味沒過腦袋,它們似乎只是靜靜的睡著,等候人類的到來~

蟲珀為什麼能夠如此定格生命,甚至做到保護內部小蟲蟲的外觀不腐壞而且不受外部自然力量干擾呢?

蟲珀的材料——樹脂,它是植物體分泌的一種極其複雜而且多樣化的混合物,它能夠很好地隔絕內容物和外部空氣,再加上樹脂內某種化學物質(其中具有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的總稱——「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的揮發導致生物體內的水分一併被帶走,這不僅造成了蟲珀內部微生物的無法存活,也使得蟲珀內容物的內部器官發生降解,但外部的較少水結構得以保存,所以蟲珀能夠做到保護內部生物的外觀不腐壞並且不受外部力量的干擾。

蟲珀在我心裡,作為一種特別的時光膠囊,它的美是含蓄委婉的。

遠古生命的精魂,沉於地後而悅於心。

琥珀的英文名叫做:Amber,來自拉丁文Ambrum,這個拉丁文名字的最初意思為「精髓」,在西方,琥珀源於海洋,所以它們的故事都伴隨著一種浪漫溫柔的氣息,或許是琥珀的柔美,所以西方人認為它是海中女神的眼淚,是愛與溫柔結合。除此之外,在中國古代將其稱為「虎魄」,這是因為古人認為,琥珀是老虎目光凝聚入地而形成的,而琥珀那閃亮的光就代表著老虎的魂魄

而蟲珀結合了琥珀天然的晶瑩剔透,輕盈溫和,靈透不張揚,浪漫溫柔,而顯得含蓄深沉,不僅如此,蟲珀還包含了生命的厚重,遙想曾經有一小蟲蟲和琥珀共眠,這一浪漫的故事更是引發了人們對遠古生命的思考——究竟手中的蟲珀是蟲還是珀呢?是金黃的眼淚還是越動的魂魄呢?

定格的生命,浪漫的延續:蟲珀,是一種特別的時光膠囊。

參考文獻:

1. 那些凝固的「」時間膠囊——沉船承載著人類歷史 宋建忠 博物院 2018.4.28

2. 追溯最古老的的琥珀——樹脂植物的起源與演化 宗普 薛進莊 唐賓 岩石礦物學雜誌 2014.11

3. 琥珀:觀察遠古的窗口 張青青 王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世界》2015年第8期

4. 輕盈的寶石 琥珀 東方養生 2011年第2期

5. 琥珀之美,探尋琥珀的形成、產地與鑑定 2014-04-12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tRqAtW4BMH2_cNUghj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