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教VS特教:你有100個放棄的念頭之後,卻只有一個堅持的理由

2020-04-27   羿雲天說

經常有家長和想要轉行當特教老師的求職者諮詢,「特殊教育到底有沒有前途?」「當一名特教老師能掙大錢嗎?」「怎樣才能做一名自閉症兒童的特教老師?」

面對這些問題,似乎有很多的話要說,但是卻又覺得一言難盡。

知乎上有一個相關的問題:特殊教育到底有沒有前途?

問題引發了很多特教行業老師、網友及星兒家長和匿名用戶的討論。贊成者覺得是一份未來可期前途光明的職業,反對者覺得出力不討好,付出更多的勞動,換來的卻是微薄的收入,還有一些在特教門前徘徊的想來加入的新人,一邊充滿期待一邊又在各種傳聞中望而卻步。

當然,從宏觀方面來說,教育是國家的基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書育人傳道授業的職業自古就受到眾人的敬仰和器重,稱一聲「先生」仿佛就高人一等。

於是,就有很多懷揣理想的仁人志士投奔到教育的大軍中,不求大富大貴,雖然不乏清貧者,但是依然因為一份理想而堅守崗位,甚至不求回報,只問耕耘,無私奉獻。

在回答知乎的提問中,有幾個比較典型的回覆和觀點交錯摘錄如下:

小丫丫:我是特殊教育專業,今年大四,在實習,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特殊孩子的教育,前景會比較好。但是要考慮清楚你要不要從事特殊教育,特殊孩子每個都不一樣,想要教好特殊孩子,真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精力,不過看到他們進步,自己也會很開心。

美國丫丫爸:很有前途。但是,必須要有對特教的激情,有感同身受的能力,有助人助己的心理,有一顆偉大的心臟。如果僅僅是為了一份職業,有個收入,那麼不太適合於做特教。

zjww58:特殊教育的老師是以人為本,燃燒自己去教育殘障兒童。這個專業需要很優秀的人去熱愛。雖然殘障兒童說不出口,但是他們和他們家長能明白老師的一片苦心。

也有一部分星兒家長說出了他們的心聲。

「走丟的小黑」表示:作為一個特殊孩子的家長,只能告訴你,對我們這樣的家庭而言,很重要。

當然,也有從事特教行業的人士表達了自己的無奈。

Silence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前途,做了母親的我,認為這個詞是最不適合用在特教這個行業的詞!工作中看到太多悲涼,太多絕望的眼神,太多強咬著牙堅持的心酸!我經常會想如果我是某某家長我會怎麼辦,但我畢竟不是,所以其中的心酸、艱難、絕望,我永遠無法真正體會到,所以我其實期望這個行業沒有前途!但客觀的說,不說智力落後等,就目前孤獨症發病率逐年增高,對專業的行為干預的需要越來越多。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對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重視,特殊教育從業者獲得的學習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專業!

無論支持還是猶豫,對於這些孩子,以及選擇加入特教行業,真的需要溫柔的堅持!

再回到開篇的提問,還有一個引申的命題:「什麼叫前途?」「你對前途的定義是什麼?」

美國范德堡大學特殊教育碩士Carrie BCBA留言:

啥叫前途?領域科研突破?提高星寶能力?還是單純賺錢?一句廢(zhen)話(li):打鐵還需自身硬。

網友「雀子」也回覆:得看你對前途的定義是什麼了。從就業薪資的方面來談,特殊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去了學校的話,工資會比同級教師工資多一筆特殊教育津貼。具體多少得看不同城市的教師待遇如何。在深圳編制老師是月薪1w起,非編制是9660。在康復機構或者殘聯的話工資不定,應該至少是6000往上。

從專業發展來看,特殊教育越來越被國家重視,政策也越來越向特殊教育傾斜,這條路會越走越寬。從大眾認識上,以前別人一提起特殊教育就會覺得這是一個不太好的職業,覺得學生智力不行老師的智力應該也不怎麼樣,但是現在特殊孩子慢慢走進人們的視野,特殊老師也在逐步被認可,受到相應的尊重。

總的來說,看你的理想追求和你的實際情況。不能指著當老師發家致富,也不能別人認為這個職業不好做就是沒前途。

的確,談到前途,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

但是當面對特殊教育行業,尤其是面對自閉症等特需兒童來說,談前途和回報,似乎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港劇《盲俠大律師》中有一個經典對白。

「瞎子也能當律師?」

「當律師不是靠眼睛,是靠頭腦。」

試著站在殘疾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並且接受他們的日常行為,同理心很重要。

如果他們有缺陷要人幫,而沒有人幫他們的時候他們怎麼辦?

錢和公益不能並存,只能選一個。

《盲俠大律師》第二季第一集提出了一個觀點值得思考——

享受權利不分區別,人人都享受人權法案所確認之權利。無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見或其他主張,民族本源或社會階級、財產、出生或其他身份等等。

網友的一句總結特別點題:

前途本身沒有標準答案,其本質是你對自我價值實現所期待和追求的外部表現。金錢,名望,社會地位,內心的安寧,這都是前途的不同表現,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

但工作確有高低之分,區別在於你從事這樣的工作需要投入多少的時間和精力,以及自己的能力。投入越多,產出越少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的,不符合自然規律。至於特教這個行業,很顯然包含了很多除卻名和利以外的社會責任感的因素,如果那些你覺得很重要,那對你就是有前途的,如果你對那些不屑一顧,那確實就沒什麼前途。沒人可以道德綁架另外一個人,選擇需要自己去做。

這種選擇有時候是無奈的,有時候卻是自願的。因為他們沒有別的選擇。

有一名自閉症兒童的家人講述了他自己的故事「我該為了自閉症弟弟選特殊教育專業嗎?」

他說,文科一本壓線考生,對經濟法律類專業都沒有太多興趣,對特殊教育其實也不是很了解,但之前去過本市的殘疾機構,裡面的老師都是半路出家,感覺不是很專業,我想學一個專業性較強,以後不容易被替代的專業,特殊教育符合這個要求嗎?

家裡經濟狀況不是很好,對弟弟的教育不能投入太多資金,如果我選擇特殊教育會不會對弟弟未來生活有所幫助?對我未來發展呢?

還有很多星爸星媽放棄了本來待遇和前景不錯的工作,為了自閉症孩子努力學習專業康復技能,自己帶孩子進行訓練,也同樣取得了巨大進步,並且最終創辦了自閉兒康復機構,幫助更多的自閉症家庭。

你能說他們的轉變沒有前途嗎?他們的付出沒有價值嗎?

當你確定方向和前途後,接下來就要問自己另一個問題:

學特殊教育專業需要怎樣的決心與勇氣?

首先, 對於自閉兒康復機構來說,普遍存在的尷尬現狀也有很多,特教老師沒有正式編制、待遇不高、因為自身能力和機構變動導致的工作不穩定和人員流動性較大、機構也是魚龍混雜,而且特教需要專業性,在工作中持續學習。

也有很多人對特教,尤其是自閉症特教存在一定的誤會和以偏概全的定論。也有一些特教畢業生總想入編求得穩定,但是在穩定了多年之後,又因為一直穩定的窮著而不斷思變,但是窮則思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畢業後再學習考證考公務員,等等。

所以,不要抱著先天的誤解去判斷一個你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的職業和行業,尤其是自閉症特殊教育行業。

至於需要怎樣的決心和勇氣。從特教到普教,從環衛工到企業總裁,哪一個工作和行業不需要付出體力和腦力呢?誰的工作又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呢?

那些總是畏首畏尾,還沒有開始就因為自己假設的各種障礙和困難而選擇放棄,甚至一度想走捷徑的人來說,你真的不適合特教。

一位從事三年多特教行業的老師的故事,或許能夠給想要加入特教行業的准老師一個啟迪和參考。

首先,我需要告訴你的是,特殊教育專業沒有想像中那麼令人生畏,每一個專業都差不多,隨便挑選一個專業,在了解之後你就會發現,其實幾乎每一個專業要想出師都需要很大的決心與勇氣。

其次,我作為一名從教快三年的特殊教育學校一線教師(聾啞學生老師),想用自己的經歷與體驗為你簡單介紹一下我理解中的特殊教育。

因為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多了兩個字「特殊」,所以人們往往對此心生恐懼。其實,特教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也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我們熟知普通教育的情況,難道普通教育老師就會比特殊教育老師更輕鬆?不見得。

如果你有一顆責任心,在教學的過程中你會面臨很多困難與艱辛,工作量會很大,但也能收穫很多。相反,如果你沒有責任心,敷衍了事的工作,其實也不會有什麼壓力,隨便應付一下,一天的工作就結束了。

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唯一的不同就在於學生,普通學校的學生是一個個的健全兒童,而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則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的特殊兒童,這些孩子可能聽力有問題、視力有問題,智力有問題……因為學生的特殊,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教學方法也會有所不同,說到底,就是改變老師、學校的教學思路,去適應這些特殊兒童罷了。

老師面對特殊兒童,就像是醫生面對疑難雜症。我們現在的確沒有更有效的方法去讓這些孩子恢復正常,我們的教學努力也的確在大多數時間很難看到成效。但,正因為這樣的特殊性,特殊教育才顯得與眾不同。

如果你用心去與這些學生相處,你就會發現,這些學生也許更懂禮貌,也許更懂感恩,也許更加自卑孤獨,也許更加偏執極端……

不管怎麼說,面對特殊兒童時所遇到的問題,永遠都比面對普通學生時遇到的問題小。原因很簡單,特殊兒童大抵單純。普通學校的學生在成長的路上,會接觸很多,心思難免更多。有一句話說:「人心可怖。」如果在普通學校執教,遇到想和你耍心眼的學生或者學生家長,你會特別崩潰,面對他們,你無法反擊,他們卻可以肆意的傷害你。特殊兒童中有問題的學生也不少,但是他們相對而言更加單純,即使和你對著干,也很單純。

比如說,有學生討厭你,只會在你的面前表現出來,不配合你上課,或者破壞課堂紀律。他們完全不會在背地裡給老師使壞。就這麼簡單。不管學習什麼專業,做什麼工作,都不容易,都會面臨很多很多的困難。這些困難,是我們離開學校後必須要去面對的,你無法逃避。同時,你應該心懷感激。因為,特殊教育還算是教育領域中的一方凈土。

而很多特教專業老師總結和認可的特教人要有三心:愛心,耐心,恆心。也是建立在專業技能基礎上所不可或缺的。

特教之路漫漫,如果選擇,從「三心」」出發,聽從你內心的聲音最能給你答案。


羿雲天,鄭州市作協會員,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閉症療育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蝸牛世界觀(ID:wnsjg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