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巷口是99%外地人會選擇的美食打卡一日游
那麼博愛老街、西門老街就是本地吃貨的朝聖地
關於和它的故事 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這兒的老店承包了你的早餐到宵夜,平日愛去東門市場採購海鮮乾貨,過年時也要到老手藝人那手寫一副對聯,似乎這座城的煙火氣和人情味在這條老街上都能找到。
饒園巷牛肉粥
想要吃到饒園巷的牛肉粥,就必須起個大早。踩著晨光走進這條古老的巷子裡,尋覓那個沒有招牌的小店。
最招牌的牛肉粥端上,一定伴隨著肚子不爭氣叫出的咕嚕聲。柔滑綿密的粥底,一攪動全是大塊牛肉,些許胡椒粉和蔥花做點綴,迫不及待開動!
料足是它的必勝法寶,7成熟的牛肉就著粥底很好入口,肉質的甜香氣全部浸到了粥里,落在口中甜在喉頭。牛肉/海鮮伊麵湯是對早上腸胃最好的慰藉,伊面和配料下鍋一分鐘快速撈起,湯頭的顏色已經呈現可以想像得到的香甜馥郁了,入口一瞬,味蕾瞬間被俘虜。
地址:海口市龍華區博愛南路新民西路饒園巷無名牛肉粥店
亞妹正宗海南粉店
海口老店不多,開了30多年的更是少之又少,亞妹海南粉店便是其中一家。味道正,有故事,用這兩個詞形容它關再合適不過。
店面不大,但不管什麼時候來都擠滿了客人,想不拼桌?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滿滿當當的料堆滿了台面,阿姨做粉的手速快到相機都難以捕捉。
熱騰騰的滷汁將海南粉放下姿態,心甘情願和十餘種配料融在一起,趁著熱度夾上一筷呼嚕嚕地吞下,把粉和海螺湯都光碟是對老店最好的尊重。
地址:海口市龍華區博愛南路新民西路直走大概30米右側
廣場老媽腸粉
要說真正陪伴我們這一代人長大的,應該是這家廣場老媽腸粉了,小時候去少年宮補課完去吃份腸粉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好在,少年宮拆了,腸粉還在。
腸粉做得好的有很多家,但能玩出那麼多花樣的,估計只有廣場老媽一個人。加河粉加伊面加蝦加熱狗加蟹柳,想要多豪華都可以!
粉皮軟滑彈牙,還帶有一些粘度,像在跟嘴唇談戀愛般難分難捨。蘸上秘制的醬汁,咸鮮、稍甜、還有蒜頭油點綴,8元巨大一份,料足到午飯都省了。
地址:海口市龍華區新華北路西門外街里
廣利雲吞
許多老店牛X之處就在於,數十年如一日,將招牌食物做到爐火純青無人能複製,即便再火也堅持不開分店,就比如這家廣利雲吞。
肉和蔥花剁爛成泥,再加入香油攪拌成有彈性的餡兒~現做現包,一顆顆圓鼓鼓的雲吞下鍋時,吃貨們便開始了最漫長的等待。
雲吞皮薄厚拿捏得當,牙齒輕輕一碰觸,餡兒里的湯汁變流了出來,肉和蔥油香氣溢了滿嘴。說實話,這碗雲吞實在談不上顏值,就憑味道綁住了人心。
地址:海口市龍華區博愛北路少史巷廣利雲吞老店
西門小吃店
說起海口的古早味,就不得不提出名甚早的西門小吃店了。還記得當年省下零花錢就是為了放學的時候,能有五毛錢一碗的豬血小腸吃,現在價格雖漲,但吃的人卻完全沒變。
看不得這樣的瓦瓦罐罐,湯湯水水都擺在一起,重度選擇困難症患者簡直要窒息,恨不得帶上十個胃,每種都打上一碗吃掉~
氤氳著熱氣的糖水仿佛有生命,把甜甜的、滑滑的滋味潤進心裡,不過是簡單的食材卻能滿足人們食不厭精的口舌之欲,的確是難得。
地址:海口市龍華區博愛北路新民西路99號
博愛南129號老字號牛腩店
博愛南被更多遊客所知道,是因為這家博愛南129號老字號牛腩店。它承載了不少人的美食記憶,尋尋覓覓,愛的不是那家店那個人,而是那種吃習慣了的味道。
牛腩飯要做得好吃並不容易,要一大早去選購最好部位的牛腩,不但滷汁也要調製得當,熬煮的時間也要把控精準,才能吃得到牛腩的肉質感和汁水爆棚的狀態。
偶爾吃多了餐廳,去到這樣的市井小店,邊吃牛腩邊扒著熱熱的米飯,最後一口酸菜提味,真的比吃山珍海味還滿足。
地址:海口市龍華區博愛南路129號
許多人跟我去探店,
總問我:吃個飯,不但鑽到犄角旮旯的巷子裡,
還是一家環境不咋樣的破店,真的有這麼好吃嗎?
但往往美味和人情味,總是藏在煙火氣十足的深巷內
那些老闆們像極了隱士高人,
不熱衷花里胡哨的推廣,僅是把這一門營生之道做到絕佳,
便足以讓食客甘之如飴地口口相傳下去。
一直想搭建一座美食橋樑給小夥伴,所以開闢了君選欄目
知道這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唯有堅持初心、毫不放棄
所做的還遠遠不夠,但是還好,我們始終心懷初心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