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先鋒系」大佬張振新去世背後,誰在惡意逃廢債?

2019-10-11     債市觀察


「先鋒系」實控人張振新去世的消息,最終被英國外交部證實。從未有過哪位資本大佬的死,在其身後引起如此波瀾。

10月5日,先鋒控股與網信集團聯合發布訃告,宣布「先鋒系」實控人張振新先生因多臟器衰竭、酒精依賴、急性胰腺炎經搶救無效,於9月18日在英國倫敦切爾西和威斯敏斯特醫院去世

消息傳來,外界均感覺突然,隨後有聲音稱張振新為「假死」,引發數以十萬計的「先鋒系」投資者質疑,波瀾不斷。對此,10月8日凌晨,「先鋒系」對外發布了張振新先生救治細節的進一步說明。隨後,英國外交部也出具公證函,證實張振新死亡證明簽字為真

至此,張振新「假死」迷案塵埃落定。而小債了解到,早在這位年僅48歲的「先鋒系」實控人去世之前的一段時間,兌付危機就已讓他長期得不到好的休息和正常飲食,身形消瘦,神情低落,進而突然發病離世。

幾個月前,兌付危機爆發之初,張振新曾在一封對員工的公開信中指控「遭遇了一些惡意逃廢債的企業和個人」。7月5日網信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網信官微」發布的公告也顯示,「由於大額企業標的無法及時還款,及部分借款人惡意逃廢債等原因,導致集團部分產品出現逾期情況。」

可見,「先鋒系」認為,在其兌付危機的背後,存在著一批惡意逃廢債的公司,致使「先鋒系」的處境雪上結霜

如今張振新去世,風雨飄搖中的「先鋒系」將面臨更大的考驗。而那些他指控的企業到底有哪些呢?

據小債統計,自2019年8月1日起,「網信官微」分三批公布了共計40家借款逾期企業,涉及本金約為5.7億元。此外,9月10日,「網信官微」還公布了第一期集團所屬擔保機構代償逾期企業名單,共涉及9家企業及個人,代償總額約為11.71億元

而在張振新去世前後幾天,「網信官微」又先後公布了兩批借款企業經營異常名單,將經營異常甚至已經註銷的企業也做了公布。

小債整理這些企業名錄發現,拋開一部分知名度較低的小微企業之外,多家知名企業甚至大品牌也現身其中。「先鋒系」幾乎是陷入到了一片「雷區」,全身而退談何容易。

一、「當代系」

涉及公司:廈門百創投資有限公司、中聯陸海(廈門)石油有限公司等

公開資料顯示,「當代系」為資本市場知名系族,幕後掌舵人為泉籍資本大佬王春芳,起步於房地產行業,後將發展重心轉移到影視行業,一度掌控「當代東方」、「國旅聯合」、「*ST廈華」等A股主板上市公司。

但是,近年來「當代系」開始陷入困境。旗下國旅聯合在2016年、2017年分別啟動兩次重組,後進軍遊戲與電子體育競技均以失敗告終。2018年6月,王春芳以6.1億的總價國旅聯合控制權轉讓給江西省旅遊集團。

當代東方同樣問題頗多。2018年7日20日,當代東方曾公告稱山東高速控股有意成為其控股股東,但因為持有公司股本38.35%的實控人王春芳股權幾乎都被質押、凍結,至今未能出售。另外,王春芳持有的*ST廈華的股本也已全部被司法凍結。

2018年7月27日,愛投資公布的一份41家債務違約企業名單,其中廈門當代、廈門當代貿易有限公司兩家「當代系」企業均被列入。而當代控股集團旗下的P2P平台海金所,於2018年10月也出現逾期。

二、匯源集團

涉及公司:匯源生態產業鍾祥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匯源康民有機農業有限公司、北京萬盟匯達商貿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

作為「國民飲料」,匯源與「先鋒系」的關係同樣不淺。比如網信普惠(網信理財)於2014年10月完成A輪融資,匯源集團創始人朱新禮是投資人之一。

7月29日,匯源集團發布關於網信集團合作的公開聲明。聲明稱,截至7月28日,匯源集團逾期款項為4900萬元。雖然匯源集團認為,這筆款項僅占據網信集團逾期總金額的一小部分,無法成為網信集團負債逾期事件的主導。但反過來看,這無疑顯示出匯源集團本身的財務狀況也不樂觀。

目前,匯源集團旗下港股上市公司匯源果汁正面臨退市危機。而據匯源果汁發布的未經審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匯源果汁總負債為114億元,其中有83.5億元均為銀行、公司債券、融資租賃等渠道借款

同時,匯源集糰子公司北京匯源也面臨高達百億的負債,已然化身「老賴」。據天眼查顯示,北京匯源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已多達60條,其中僅9月份發布的就達到23條。

當然,面對負債匯源集團並非一文不出。9月9日,「先鋒系」旗下P2P平台工場微金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消息稱,匯源集團旗下四家借款企業為償還總額為400萬元的債務,選擇以匯源果汁系列產品抵債。

相比起其他惡意逃廢債的企業,匯源的行為已經算是還不錯的。

三、神州長城(000018.SZ)

涉及公司:神州環球(北京)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神州長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州長城」)為上市公司,實控人為陳略,持股比例為34.36%。神州長城早期的主營業務為建築裝飾,2016年借殼上市後開始轉向工程總承包,並開始投資醫療行業。

據2018年年報顯示,神州長城2018年凈虧損達到17.05億元。而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則高達97.62%,較上年末增長16.6%。同時由於2018年年報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神州長城披星戴帽成為*ST神城,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同時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神州長城面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2019年2月,神州長城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披露,公司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金額為26.98億元。5月,有媒體報道,神州長城從4月起開始拖欠員工工資,被欠薪的員工超過400人。而神州長城在發布澄清公告時承認,公司拖欠員工工資8141.58萬元。

7月26日,*ST神城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重整申請書》,公司面臨破產重整及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四、易所試(430309.OC)

涉及公司:愛倬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易所試網絡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所試」)實控人為章源,2013年8月在新三板掛牌,一度被稱為新三板「營銷第一股」,旗下有項目品牌喜試網。

2017年9月,易所試公告稱,公司實控人章源、董秘張萬翔和原總經理白龍橋涉嫌操縱股價,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最終,章源等人收到證監會罰單,但章源等並沒有繳納罰款,被證監會列入第二批資本市場老賴名單

易所試曾是新三板的寵兒,2014年時其凈利潤為483.55萬元,總市值9億元。2016年初,易所試曾公布了一份天價定增方案,計劃募集資金50億元,但這一計劃最終流產。此後易所試迅速隕落,連續三年虧損,市值從9億元一路下跌到3000萬。最終,易所試於2019年7月19日公告終止掛牌退市。

五、深圳市廣森投資集團

涉及公司:深圳市潤強裝飾工程公司、深圳市鴻泰利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斯寶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

公開信息顯示,深圳市廣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森集團」)是一家集房地產綜合開發、國際酒店運營、物業管理、商務投資為一體的地產運營商,旗下產業有東方銀座集團,實控人為李森。2017年9月,李森收購香港上市公司環能國際(HK.01102)。

李森與「先鋒系」高管關係匪淺,其麾下的東方銀座集團曾參股「先鋒系」旗下的網貸公司。同時,廣森集團旗下也有4家P2P平台:小微金融、東銀金服、小微融通和東銀黃金。2018年7月,4家平台均出現兌付問題,並於2018年8月2日被立案。

小債發現,廣森集團於2016年10月發行的,總額為3000萬的債券「16廣森04」即將於幾天後的10月14日到期,屆時能否平安坐落,令人捏了一把汗。

六、個人:何珊

值得注意的是,在「網信官微」發布的第一期集團所屬擔保機構代償逾期企業名單中,有一位名為「何珊」的個人。據以下這篇宣傳報道可知,何珊曾擔任「先鋒系」旗下網信金融COO,目前擔任清果金服(小存摺)董事長。


在「先鋒系」所指控的逃廢債企業中,上述只是較為知名的代表而已,還有更多的企業隱在陰影之中,小債在文末全部放出以供查閱。

2019年8月1日起,「網信官微」分三批公布了共計40家借款逾期企業,涉及本金共約5.7億元

第1批逾期借款企業共7家,總計逾期本金1.93億元。

(點擊看大圖)

第2批逾期借款企業共23家,總計逾期本金2.52億元。

(點擊看大圖)

第3批逾期借款企業共23家,總計逾期本金1.30億元。

(點擊看大圖)

9月10日,「網信官微」還公布了第一期集團所屬擔保機構代償逾期企業及個人名單,共涉及9家企業,代償總額約為11.71億元元

(點擊看大圖)

而就在張振新去世前後幾天內,「網信官微」先後公布了兩批借款企業經營異常名單,將借款逾期,卻出現經營異常甚至已經註銷的企業予以公布

第一批企業經營異常名單

(點擊看大圖)

第二批企業經營異常名單

(點擊看大圖)

面對「先鋒系」及張振新身後的這一大片「雷區」,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sm0Fu20BMH2_cNUgoKJ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