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鎮與北京市通州區接壤,是守好天津『北大門』,築牢首都『護城河』的重要口子鎮。要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守住入京通道第一道防線』的重要指示精神,嚴防死守、通力合作、嚴密排查,堅決打贏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疫情發生以來,高村鎮黨委書記張朝陽擔起首都「護城河」政治之責、工作之責、地緣之責,當好全鎮疫情防控「領頭雁」,靠前指揮、入隊入列,與全鎮黨員幹部群眾並肩作戰,在嚴防死守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全力以赴保生產、保穩定、保民生。
織密網、看好門
築牢抵禦疫情嚴密防線
張朝陽每天晚上都要把全鎮卡口轉一遍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張朝陽第一時間組織成立鎮疫情防控指揮部,親自擔任總指揮,在全鎮11個村、3個社區設置26個防疫卡口,組織202名「村居三級梯隊成員」、181名機關工作人員、152名志願者下沉一線,24小時全天候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他積極推動高村鎮與區交通局、公安局、衛健委成立「四聯體防控組」,在京津高速入口設立卡口,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嚴格的測溫、登記、消毒,並同步與通州區永樂店鎮簽署了聯防聯控協議,共同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
元宵節張朝陽為一線人員送去了熱騰騰的湯圓
「張書記從大年三十開始連著一個多月吃住在單位!值守的每個晚上,他都要把鎮上的卡口轉一遍,特別是在建設安置點時,更是經常督戰到凌晨。工作中,他嚴把細節關,指出問題『毫不留情』;生活中,卻又對我們非常關心,經常給我們送來牛奶、蘋果、水果蘿蔔......元宵節還送來熱騰騰的湯圓!」高村鎮值守一線的工作人員江浩說。在這位時而扮成嚴肅「藍軍」、時而充滿溫情的總指揮帶領下,高村鎮牢牢守住了天津的「北大門」、首都的「南護城河」,果斷處置進京發熱人員1名,及時勸返解除隔離的密切接觸者1名、涉湖北人員19名。
抓生產、保發展
全力做好服務保障
北國之春農業示範園是京津冀地區重要的高質量果蔬供應地,疫情發生後,為保障「菜籃子」安全供應,張朝陽牽頭研究制定了嚴細的園區疫情防控辦法,確保「防疫」「 生產」兩不誤。
「是鎮黨委、政府幫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北國之春種植戶鄭學偉說。原來,疫情突發,原本在山東招聘的技術人員無法到崗,大棚內培育的30畝苗圃、60萬株菜苗急需嫁接。
張朝陽深入北國之春生態示範園了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得知情況,張朝陽及時協調各方,幫助企業招聘當地有嫁接經驗、具備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進場工作,緩解企業復工不足問題。同時,他積極協調區農委,幫助園區為8輛運輸車輛辦理了武清區蔬菜及農資貨物運輸車輛通行證,為疫情期間蔬菜供應開闢了「綠色通道」。目前,北國之春園區內各種植戶錯峰生產、錯峰運輸,450個種植大棚全部恢複種植。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我們就是要當好企業的『店小二』,時時刻刻想著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厚植企業適宜生存的沃土,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動力!」在張朝陽的帶領下,全鎮12名黨員幹部深度參與到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中。截至目前,共幫助59家生產經營場所順利實現復工營業。
重細節、暖人心
精準施策做好人員管控
坐落在高村鎮的黑利伯瑞國際學校有不少外籍和港澳台師生及其家屬,為精準掌握這一人員群體的活動軌跡,張朝陽創造性提出「鎮、社區、學校聯動機制」,對全校71名外籍和港澳台師生及其家屬建立「一人一台帳」,對已經返回的24名人員設置「一人一專班」,確保人盯人、日報告,對剩餘未返人員,全部勸告暫緩返回,並做好返程時間、交通方式及路徑等信息的確認登記,確保落地無縫對接。
張朝陽深入黑利伯瑞國際學校了解人員管控情況
3月3日晚11點,一名在日本留學的湖北籍學生從日本乘機抵達北京,之後搭乘計程車返回高村鎮。考慮到當時日本疫情正發展迅速,加之該學生在家無人照顧,張朝陽第一時間請示區指揮部,協調安排這名學生入住天鵝湖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觀察。隔離期間,他還是放心不下,在百忙中前往隔離點看望慰問這名學生,安撫情緒、引導其積極安全度過14天隔離期。隔離期結束後,又親自接他回到高村家中。
「在我眼裡他就是個孩子,家人不在身邊,我們理所當然要照顧好他,這不僅是工作需要,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張朝陽這樣說。在他的統籌安排下,高村鎮的疫情防控工作處處洋溢著「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的溫暖,居家隔離觀察的家庭收到了暖心體溫計,老年人家庭、孕產婦家庭還收到了新鮮的蔬菜水果......
張朝陽的妻子是教育系統的一名中層幹部,一直堅守在戰「疫」一線。50多天來,夫妻倆顧不上看望年邁的父母。「他們忙的都是正事、要緊事,我們不能給他們拖後腿!」老兩口時常打電話報平安,叮囑他們家裡都好、不用惦記,要安心工作,守護好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sN21AHEBfwtFQPkdcZ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