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惜朝
2月初,教育部正式宣布延遲開學,具體開學時間暫未確定。
很多家長擔心影響了孩子的正常學習,哪怕部分學校開始了網上教學,但效果明顯打了折扣。
上周,各地教育部門陸續發文通知,延遲開學耽誤的教學時間,主要通過壓縮周末和暑假來補齊。
目前,已有廣東、山東、湖南等地發布通知。
廣東:
因延遲開學耽誤的教學時間,可通過周末1天時間進行調課、壓縮暑假時間等方式補償,保證總課時不減少。
山東:
因延遲開學耽誤的教學內容,主要通過調減周末時間、壓縮暑期假期等方式來補償,保證總教學時長不減少。
湖南:
因延遲開學耽誤的教學時間,高三、初三年級可在 2020 年春季學期內通過調減周末及節假日時間補足,其他年級通過壓縮暑假假期補足。
學校推遲開學,意味著假期再次延長,孩子在家學習的時間增加。
壓縮周末和暑假,意味著孩子的學習效果和質量要大幅提高,跟上教學進度。
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家庭學習將成為孩子主要的學習形式之一。
如何保證孩子在家學得又快、又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
立即制訂計劃
學習生活齊抓
2月進入下旬,大多數家長已經放鬆了對孩子的管教,想讓他們好好放鬆幾天。
然而孩子已經放鬆一個月了,再不好好抓,就會越來越鬆懈。
開學時間一再延遲,家庭教育更不可耽誤。
若下學期確實壓縮周末和暑假,則更應該儘快做好計劃,利用好這個假期。
學習計劃這麼定:
已經開始上網課的,就配合老師的教學計劃,完成相關作業,課後多看課本,多做習題。
沒上網課的,以複習舊課和預習新課為主,對上學期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提前自學新課程。
學習計劃分為具體的計劃和階段性的計劃。
具體的計劃,要落實到每一天怎麼學習,比如今天學習6小時,每門學科學習多長時間。
階段性的計劃,主要為新學期做準備。比如學好語文要解決什麼問題,使用什麼方法,實現什麼目標。
生活計劃這麼定:
常見的生活計劃往往具體到每個小時,這樣固然便於操作,卻會給孩子造成壓力。
按照平時的作息即可,改掉晚睡晚起、拖拉磨蹭、沉迷手機電視等壞習慣,就像平時一樣起床、吃飯、學習。
除了學習外,也要有休閒娛樂、體育鍛鍊,幫助孩子勞逸結合,過一個充實的假期。
制定好計劃和時間表,也是為下一階段的習慣養成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2
養成良好習慣
開學進步更快
孩子在家學習,更應該培養好習慣,也更容易培養好習慣。
雖說好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但特殊時期,只要利用好這一周,也有明顯效果。
1.課前預習,課後複習
放假期間,學習也要系統地開展。
基礎較好的孩子先預習新課,然後做課本例題,再複習一遍,完成配套練習。
基礎較差的孩子先把舊課文再學一遍,再做一遍例題,然後複習課文,重做錯題本。
2.專心學習,不開小差
拿起課本,就不能碰手機、電腦;開始學習,就不能東張西望,跑來跑去。
在家專注學習比在校學習更難,這一點需要家長的配合,幫助孩子集中精神。
3.獨立作業,主動學習
每天自覺學習,不用家長催促,遇到問題積極思考,通過讀課文、看工具書、查資料、請教家長等辦法解決問題。
4.多做習題,舉一反三
把以前做過的試卷再拿出來做一遍,特別是重點考試及薄弱科目。
把新課課後的例題做一遍,加強理解,鞏固好預習成果。
5.整理錯題,勤於反思
把之前的試卷、練習冊都翻出來,整理出典型的、常錯的題目,把題目、錯因、正確答案都抄到錯題本上,記得留下一定空白。
每隔幾天就做一遍錯題,直到真正會做了,不會再錯了。
學習是一個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的過程,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
高效管理時間
高度投入學習
寒假時間所剩無幾,下學期的學習也明顯緊張,越是這種特殊時期,越容易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
有教育專家認為,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力,不是努力,而是時間管理能力。
莎士比亞說過,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
那些為學習成績而苦惱的孩子,常常會覺得時間不夠用。
利用假期,好好為孩子補一課——如何利用時間。
「牢記5大原則」
1.確保一直在學習最重要的東西。
2.放棄挑戰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難點、難題。
3.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特點來安排時間。
4.馬上執行,想到的就去做,不懂的就去學。
5.勞逸結合,也要學會擠時間休息。
「番茄時鐘學習法」
先寫下所有要學的內容,按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先做最重要的學習任務。
學習時,定一個25分鐘的計時器,在這段時間內不能做別的事,不能突然離開座位,直到專注地完成任務。
鬧鐘響起的時候,最好已經完成學習任務,在計劃表上打勾,然後開展下一輪番茄時間。
「40分鐘學習法」
一般的課堂時間為40分鐘,40分鐘,可以保證孩子高效地聽課,也是孩子能保持專注的最大限度。
每學習4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為了保證精力和體力,避免學習興趣降低,確保下一階段的學習。
時間管理並不複雜,只要家長做好引導,孩子就能高效學習。
4
家長做好榜樣
助力孩子成長
在這個超長寒假裡,孩子一直宅在家,各種負面情緒相繼出現。
當孩子出現沉默、暴躁、愛頂撞、易發脾氣等問題時,如果家長只知道說教、指責、訓斥,會使孩子的情緒進一步惡化。
家長要學會理解孩子的情緒,及時進行正面的疏解與引導。
更要做好孩子的榜樣,上好這堂難得的人生大課。
一、樹立樂觀積極的形象
特殊時期,不抱怨,不沮喪,不惶恐,要相信國家,心懷希望。
關注新聞動態,多跟孩子講講這次事件中的英雄事跡,普通人的大愛,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和人生信念。
告訴孩子,留在家就是最好的貢獻,在他人為我們負重前行時,我們更要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爭取將來報答祖國。
二、營造適合學習的環境
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要有一張屬於自己的、乾淨整潔的辦公桌或書桌。
少看電視,少打麻將,少玩遊戲,在孩子學習時,不要製造多餘的噪音。
家長也不要頻繁打擾、干預孩子,有工作任務的,可以和孩子一起投入於工作或學習中。
三、和孩子一起競技進步
為了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可以通過比賽,讓孩子樂於參與。
比如和孩子比一比,在40分鐘以內,誰完成的任務更多,做得更快的要總結經驗,做得更好的也要分享經驗。
這樣一來,孩子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也會把學習當做一件有趣的事。
在你來我往的競技中,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5
加強家校溝通
多與老師聯繫
教育部門一再發布推遲開學的通知,要求孩子「停課不停學」,儘量在家學習。
當學校暫時放假時,家長就要承擔起這份沉甸甸的教育教學責任,做好孩子最好的「老師」。
1.關注學校的最新安排
不管是網上教學,還是在家自學,學校都會緊跟教育部門的通知更新教學日程,家長要做的就是密切關注學校通知,了解最新的教學安排,配合學校輔導好孩子。
如果學校通知出現延時,家長可以主動諮詢,做好孩子在家學習的後勤與保障。
2.積極主動與老師聯繫
尊重老師,相信老師,理解老師工作的艱辛。
老師面對的是全班孩子,無法做到及時和每個家長溝通。山不過來我過去,為了孩子,我們應該主動「出擊」。
多跟老師溝通,說說孩子最近的學習情況,遇到哪些問題,和老師一起商量解決。
3.最大限度展開合作
老師學習的教育知識要比家長全面,當發現孩子的問題時,可以向老師請教。
樹立起科學的教育理念,和老師保持步調一致,齊心齊力。
孩子成長需要一個同步、同向的教育環境,更需要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寫在最後:
越是特殊時期,越可見教育的重要性與艱巨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sM6PWHAB3uTiws8KKZ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