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一天,墨玉縣雅瓦鄉塘開希村金黃的蘆葦隨風搖曳,一群群白鵝在池塘暢遊,放眼望去,充滿了詩情畫意,養鵝基地負責人王楓正在池塘邊察看自己養殖的白鵝。
一群群白鵝在池塘暢遊
2018年,陝西小伙王楓來到墨玉縣尋找商機,看到雅瓦鄉塘開希村有池塘和濕地,具備規模化發展養鵝產業的良好條件,這讓他產生了在這裡養鵝的想法。
養鵝基地的工作人員正在給鵝投喂飼料
經過多方考察,王楓決定引進「安徽白鵝」種鵝在塘開希村發展養鵝產業。塘開希村村民此前很少有人養鵝,看到王楓養殖種鵝,不少村民感到很稀奇,並讓王楓解答養鵝的相關問題。「你們看,這隻種鵝,毛色發亮、嘴紅、眼睛有神,這類種鵝很好飼養。」王楓會不厭其煩地給村民講解養鵝技術。
陝西小伙王楓(左二)給村民講解養鵝技術
看見村民的養鵝熱情很高,王楓就和村幹部商量,決定帶著大家發展養殖種鵝共同致富。在鄉黨委、村兩委的支持和幫助下,王楓和部分村民籌集資金,在塘開希村開發了50畝水面,飼養種鵝12000隻,辦起了種鵝養殖基地。當年出售鵝蛋和回收鵝絨鵝毛,銷售額達到了300多萬元。
「雅瓦鄉大力發展養鵝產業,吸引了像王楓這樣的優秀創業者和有競爭力的企業入駐,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宣傳使全鄉農民知道了養鵝的優勢,從而激發了農民學習養鵝技術的積極性,我們有信心多發展類似的產業,進一步帶動全鄉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使建檔立卡貧困戶徹底脫貧,堅定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雅瓦鄉負責扶貧工作的黨委副書記夏曉龍說。
養鵝基地的工作人員正在放養鵝群
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看到養鵝的優勢,村民紛紛加入養鵝合作社。合作社採取提供鵝苗和養殖技術指導的模式,鄉村兩級與工作隊積極找銷路。如今,村裡已經有124戶農民購買鵝苗,加入到王楓的養鵝場集中飼養。村民努爾·麥麥提說:「我在養鵝場工作,自己還飼養了30隻種鵝,一個月收入3000多元。我準備再養100隻鵝,這樣我也能過上富裕的生活了。」
王楓每次去村民家指導養鵝技術時,都會受到村民的歡迎。
貧困戶布合迪且木·艾爾肯說:「聽了村幹部的宣傳,我到養鵝合作社工作,每月有2000元的工資,平時工作中也學習了不少養鵝的技術。以後,我要在家裡養鵝,通過發展養鵝產業過上好日子。」
養鵝基地的工作人員正在收鵝蛋
2019年,墨玉縣採取「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方式,按照「五統一」的生產管理模式,在全縣多個鄉鎮引進內地養鵝人才及企業,帶動當地村民共同養鵝致富。今年前三個季度,墨玉縣種鵝和肉鵝存欄10.5萬隻,出欄24.37萬隻,帶動了600餘戶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
來源:和田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