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親子照里的小技巧-攝影早自習第1138日

2019-10-29     攝影早自習

  早安,我是葉梓,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1138天。今天我們要談技巧方面事情了,因為已經連續談了三天的審美,審美是很重要,它是指導原則,但是我們也不能一步登天,是不是?該打的基礎還是要打。

葉梓

  今天是個大熱天,所以我就給大家來分享一張特別涼快的照片好了。這張是我們全家在哈爾濱看冰燈的期間拍攝的。上午的時候我們沒去冰燈,我們就在松花江上走一走,李杜宇想拍個紀念照,我又發現冰面上有很多這種從拳頭大到頭這麼大不等的這種冰塊,我就拿了一塊拳頭大小的放在了一個相對比較光滑、比較乾淨的冰面上,然後完全的趴在地上拍了這張照片。這張照片裡邊用到的技巧其實特別的多,我簡單的給大家講幾個。

  第一個就是這張紀念照我們沒有拍人物的正面,因為那樣很無聊,而且很難曝光正確,因為背景的實在是太亮了,都是一片雪白色,而且有霧氣,這樣的話正面的人臉很容易就一片漆黑。所以我們的邏輯是乾脆拍一個側面的剪影,但剪影有時候也會無聊,所以李杜宇她彎了一下腰來親小麥麥,這樣一來剪影裡面所蘊含的信息就很多了,包括媽媽穿的什麼衣服,胸口掛著的是個什麼樣的東西,媽媽和孩子之間的互動,他們之間的感情等等都從簡單的輪廓裡面體現出來了,而且它就巧妙地規避了光比過大導致人物容易曝光不足的問題。

  另外這個構圖你會看到人物是很偏右的,為什麼主角放到那麼偏右的位置呢?這其實是一種動態的均衡。你可以看到左邊的冰塊因為離我很近所以顯得很大,而且它是白的,而白的事物本身顯輕,所以我就讓它在畫面中的面積要稍微的大一點,雖然東西輕,但是大了以後它就有一定分量了。而人物基本上是深色的,所以他們如果面積比較大的話,這個畫面就會失衡了,我把他們擺的遠遠的,在畫面中所占的面積就變小了。你看,輕的東西大,重的東西小,左右是不是又重新的均衡回來了呢?

  除此之外,這個畫面裡面其實還有近、中、遠的距離上層次感;還有空氣透視導致的那種遠處城市的一種神秘感;還有逆頂光導致的冰塊晶瑩剔透的感覺等等,技巧很多但時間有限,今天我就不給大家一一解讀了。

- 加入我們 -

想要加入攝影早自習群、城市攝影群的同學,可以加我的私人微信:katoyezi09,或點擊下方藍色「了解更多」。

【加入攝影早自習群】

加葉梓私人微信:katoyezi09(暗號:頭條)

【加入以下同城攝影群】

北京 成都 重慶 長沙

廣州 杭州 閩南 南京

上海 蘇州 深圳 天津

武漢 西安 鄭州

加葉梓私人微信:katoyezi09(暗號:城市名)


  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1138天,我是葉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眾號「攝影早自習」,不見不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sDPSJG4BMH2_cNUg0k2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