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在中國人心中是一個偉大的存在)
說到中國的四大名窟,最有名的肯定是敦煌莫高窟。區別於其他三大名窟,莫高窟的出名不是因為雕像,縱然它也擁有眾多精美的雕像,但就藝術成就而言,其價值最高的還是莫過於壁畫,為此,很多人稱它為「中國的羅浮宮」,事實上,莫高窟距今1600多年的歷史,遠遠比羅浮宮久遠的多。
我們想像下莫高窟的規模,差不多490多個洞窟,縱然是風景區,實際上對外開放的不到一百個(大概六七十個吧),如果不是帶著研究的態度,常人只為玩樂一下,估計一天能轉的洞窟也就十來個吧。
但是莫高窟壁畫大概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如果展開來的話,可以形成1米高,45公里長的畫卷,所以說我們對莫高窟的認知,實在是太少了。關於莫高窟的基本資料,我們就不贅述了,網上很多資料可以查閱,我們今天說說那些一般人不知道的。
(莫高窟標誌)
一,試想,假如莫高窟一直沒有被發現會怎樣?
這個假設很有趣,可能很多人會說,假如沒有被發現,那麼那麼多文物就不會流失到國外。誠然,但是一直以來每個中國人都為國寶的流失而痛徹心扉。但是,如果莫高窟沒有被發現,我們將會承受一系列的文化重負。
首先,相當一部分的關於盛唐的禮儀文化、建築文化、家具樣式、音樂、社會風土等關於社會的方方面面的記載,除了莫高窟的壁畫之外都是空白的,如果沒有莫高窟,我們沒法研究唐朝文化。
其次,唐末五代十國的戰火,北方一切設施基本上毀於戰火,大量壁畫都損毀殆盡。若是沒有莫高窟,唐朝壁畫藝術將是空白。
第三,莫高窟地處西域和吐蕃邊緣地帶,敦煌文獻記載了大量的關於吐蕃的資料,如果沒有莫高窟的記載,我們研究吐蕃的歷史,只能通過少量的,並且帶有嚴重宗教色彩的喇嘛寫經,以及短短几頁紙的《二十四史》中關於吐蕃的傳記。
還有很多方方面面的歷史,如果沒有莫高窟,都將是一片空白。
為什麼莫高窟的藝術價值是獨一無二的?就是因為莫高窟是封存歷史的第一現場。
史書可以篡改,傳言可以在時間的長河中消失,但是當人類記載的這第一現場被保留了下來,就讓我們有證據去驗證史書的正確性,去還原當時社會的真實風貌,就好比從上古時候流傳下來了一卷膠片。這才是真正的價值,而不是那些佛像,那些壁畫道理值什麼價格。
(莫高窟壁畫局部)
二,有哪些鮮為人知,有趣的秘密
莫高窟有著太多的秘密,我們目前能在網上或者其他資料是搜羅的資料,都是一鱗半爪的,這裡挑有趣的說一些。
2.1,很多壁畫是分層的,有些地方達到了五六層之多。
莫高窟的開鑿在元代基本上就停止了,但是裡面裝飾一直沒有斷過,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內容如此豐富,能發揮的地方只有這麼大,於是,藝人們就覆蓋了以前的壁畫,在上面重新分層作畫,厚的地方甚至達到了四五層之多。我們現在看到的壁畫其實就是一本藝術的編年史,不同的畫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文化都匯聚一堂。千年的時空長河中,不同時代的藝人同台競技,這種現象只有在莫高窟才出現過。為此有人提出用科學的手法將他們剝離開來,但是說歸說,沒有一個人敢去真的做。
(莫高窟壁畫局部)
2.2,居然出現了孫悟空的原型
孫悟空的原型,在《大唐西域記》中有過記載,吳承恩應該是參考了《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由此發散情節寫成了《西遊記》。但是這個記載,在莫高窟壁畫中也得到了形象的記載。壁畫中像猴一樣的人是孫悟空的原型——石盤陀,西域人,因此毛髮旺盛。本身是個強盜,被玄奘感化成了他徒弟,幫助玄奘西天取經。至於為什麼像猴,我想當時唐朝那麼興盛,漢民族有高度的自信,加上少數民族人毛髮旺盛,被戲稱猴也是無可厚非的。
2.3,著名藏經洞到底藏了多少東西?還剩下多少?
據統計,藏經洞內藏古代公私文書約五萬餘件,幡卷繪畫數百件,還有少量法器。內容涉及到天文、曆法、軍事、地理、宗教、民俗、文學、曲藝、舞蹈、繪畫、書法、農業、建築、交通等方方面面,幾乎無所不包,其價值無以倫比,被稱為「古代學術的海洋」。但是目前藏經洞裡只有16件文物在展出,5萬多件只剩下16件,這是我們民族身上永遠癒合不了的傷口,每個中國人心上都在泣血。
2.4,這些壁畫上畫的到底是誰?
莫高窟壁畫內容主要是關於佛教方面的,大部分內容描述釋迦摩尼生平事跡,以及訴說佛家因果報應說的故事畫。還有一些是經變畫,還有一些是供養人畫,記錄當時出錢的善人,以及一些裝飾性畫,包括大量的最為著名的——飛天。
2.5,著名的九層樓神秘大佛像到底是誰?
在編號96號的洞窟中,也就是著名的莫高窟九層樓內有一座高達35.5米的大佛,建於武則天登基的那一年。這座佛像雖然是彌勒佛,但是和平時看到的彌勒佛不一樣,大佛兩腿下垂呈倚坐之勢,雙目俯視,一手上揚,一手平伸,造像非常豐盈圓潤,是典型的唐代風格,而且很多女性的特徵。
彌勒佛不是大肚笑臉嗎,怎麼會顯女性特徵呢?據專家考證,武則天登基之後,為了鞏固政權,對民間宣稱自己是彌勒佛的化身,因此這座大佛世界上就是武則天。
莫高窟有太多的秘密等待我們去挖掘,同時,因為遊人眾多,對莫高窟的破壞也比較嚴重,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應該自覺的去保護我們文化,發揚文化,珍惜文化。呼籲每個人都自覺地參與保護文化遺產的行動中來。
(註: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及時與本文作者聯繫,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jq8yW4BMH2_cNUgIe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