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發展的另類道路——資源整合

2019-10-25     31QU

來源/31QU

文/深度煉丹


在數字貨幣行業,交易所作為聯絡項目方與投資者的重要場所,掌握著流量的入口,一直被人們認為是數字貨幣市場已經被證明的「最賺錢的模式」。

基於這個觀念,每當行情好轉的時候,幾乎就會湧現「眾多中小交易所扎堆出現」的景象——它們惘然不顧競爭已經非常激烈的市場,只為了分得一杯羹。

「但理想和現實差距還是很遠的,絕大部分是做不成,這一點從數學上就可以判斷出來。因為整個行業還是面臨發展的一個瓶頸,存量競爭激烈,增量也表現乏力,那這麼多交易所去分這塊蛋糕,能分到多少呢?」虎符交易所的聯合創始人「長安」告訴31QU,只有「做得好」的交易所才是人們設想中「賺錢」的交易所,加上今年「只有模式幣能賺錢」的市場行情,因此很多小交易所選擇了一條看起來是捷徑的路——「走模式,不僅僅是說上模式幣,而是模式型交易所,整個交易所就建立在模式之上「,長安補充道。

因此即使在競爭白熱化的交易所市場,在賺錢效應的吸引下,還是會有無數的交易所出現,為搶奪存量基本固定的市場而頭破血流。

那麼,如果想開一家交易所,除了從零開發或者花錢購買一套交易系統,還有別的方式嗎?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又是什麼?

文 / 深度煉丹

不想做交易的錢包不是好錢包

據31QU觀察,錢包與交易所的界限正變得模糊,例如imToken、比特派、HashKey Hub、MEET.ONE、MyKey等錢包除了儲存資產以外,其app內基本都置入了幣幣或者法幣交易的功能。

對此,長安表示,「我自己去年說一句話,就是『不想做交易的錢包不是好錢包』,今年我們看到很多錢包都做了這件事情。」

那麼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呢?

「因為服務行業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從需求出發」」,長安進行解釋,「用戶的需求是這樣的,他把一個幣轉進錢包里之後,儲存只是最低級的一個需求。我們可以類比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認為將僅僅讓某個幣放在錢包里是最低級的需求,但絕大部分人買幣並不是為了放在錢包里,他是為了去交易、去增值的,對吧?那麼就一定要去交易所進行交易,可是錢包如果不能提供交易的行為,就變成一個替人抬轎子的東西了。用戶是把幣放在錢包裡面,一旦需要交易的時候他就提取到交易所,那麼你就沒賺到錢。用戶沒有真正交易行為發生錢包里,它就只是一個最基礎級的東西,所以說錢包都朝著交易的方向去走」。

而成立一個交易所也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選擇就是自己重新拉一個專門負責交易所的團隊去從頭去寫交易撮合引擎,從零去做很多基礎的東西。但是這種情況可能會花比較長的時間,而且即使你把這些都做好了,還要經過時間的檢驗」,在「幣圈一天,人間一年」的快節奏下,這種選擇顯得不那麼划算。長安接著補充第二種選擇,「那更快更好的方法是什麼?找行業里比較有口碑、有用戶基礎、有資金量的交易平台直接收購它,然後把系統整合到一起,虎符當時選擇就是這條路。通過整合老牌虎符錢包、基於EOS生態的Chiance交易所和在東南亞發展順利的OAX交易所,虎符交易所實現了1+1+1大於3的效果」。

「從用戶需求出發」,這個觀點或許能給目前眾多無法落地的區塊鏈項目一些警示。


左:區塊鏈項目解決方案;右:用戶的真實需求。圖片來源:Reddit

而「資源整合」的做法也能為外行人進入數字貨幣行業或者散兵游勇的現存項目方提供另一種思路。

安全性,永遠應該放在第一位

「保證資金安全」是一家交易所的立身之本,沒有對資金安全性的保障,也就沒有了用戶和交易。

「有些走模式的項目方會發現,與其花費高額的上幣費去上所,還不如用這個錢去搞一套交易所。買一套交易所代碼,招幾個開發,能完成基礎的資金出入功能就可以了」,長安指出目前「一個項目會自配一家交易所」的現象,「這說明交易所門檻降到非常低了,但實際上是不是呢?其實交易所的門檻絕對是不低的」,因為「你要管理這麼多資產,你還要防著全球那麼多盯著這些資產的黑客」。

據31QU了解,迄今為止加密貨幣交易所被盜資金總額超過13億美元。最為著名的是MtGox交易所資產被盜,此外Bitfinex、Bithumb和幣安交易所都曾出現過被盜幣的情況。

談到安全性,長安對虎符交易所非常自信,「由於我們是三方整合,首先要解決資產的遷移。這裡確實會遇到一些困難,包括進度可能也有一些延期,但即使這樣,我們最核心的東西是確保幣的安全,在帳戶平移過程中不會發生丟幣的風險。所以當時我們也花了比較多時間在安全上,包括聘請了慢霧作為我們的安全顧問,進行代碼審計,去實現三方的順利整合」。

「同時虎符已經做了近兩年的時間,也是市面上支持主鏈最多的,在技術上方面有深厚的積累。」

對交易所來說,安全是1,接下來的其他玩法才是0——沒有了前面的1,後面多少個0都是虛空一場。

交易所要抓住核心業務,不斷創新

在競爭激烈的交易所市場,誰都必須用盡渾身解數:頭部交易所要留著原有用戶,中小交易所則想方設法吸引新用戶。因此交易所推出的典型玩法包括去年的交易挖礦,今年交易所主導的IEO、交易所上模式幣或交易所走模式等等。

長安對「模式型交易所」看法比較保守,認為「雖然不能一棒子都打死了,但確實是有很高的風險」,認為交易所要有自己的核心業務和不斷新出的玩法。

「理財和借貸是虎符比較核心的業務,理財方面收入基本都來源於借貸和POS幣種的Staking,包括EOS超級節點、比原鏈、BOS等等,後續也會競選CoinEX交易所公鏈的節點。而借貸服務方面,雖然法幣借貸是很高風險的一個行業,輕易是不能碰的。但數字貨幣借貸的卻是合理的剛需。用戶第一是礦工群體,礦機挖礦需要支付電費、機器費用和人工費用等,但是他們覺得比特幣未來會漲,不願意賣掉挖出來的幣,這時候就可以在虎符進行質押,借出USDT。」長安介紹虎符的主陣地,並且重點強調,「實際上借貸利率我們基本上已經能和現實生活中的借貸行業掰掰手腕了,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你想去借到年化10%的貸款應該也是挺困難的事情。」

對於正規的交易所新玩法,今年的熱點無疑是IEO。但隨著9月以後市場的冷清以及各平台IEO相關規則的調整,用戶賺錢效應無法維持,該模式的熱潮正在逐漸消退。人們紛紛思索交易所的下一個熱點在哪。提到這一點,長安顯得非常興奮,迫不及待地介紹了虎符交易所獨創的「數字化權益代幣(T系列代幣)」。

「這是我們從Algorand的提前退款方案中得到的靈感,虎符開創性地將項目代幣附屬的權益進行剝離,形成獨有的T系幣種。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權益是退幣權與增益權,退幣權就是你購買的代幣價格比買入的價格低了,我們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一般在85%以上)給你退錢;與相反的增益權是在約定的時間點,項目方承諾會以高於認購價(一般在12%到20%)回收用戶手中的代幣」。長安進一步解釋,「本質上它是一種歐式的看跌期權及其變種,到了約定時間點,用戶就可以選擇行權。現在T系列的幣種有十幾個,募資額度從20萬美金到50萬美金100萬美金不等,有實力的項目基本都會大量超募」。

抓住核心業務,不斷推陳出新,才能在節奏如此快速的數字貨幣市場中立足。

活到牛市

「交易所是一個很特別的行業,它是有周期的,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突然冒出來一批,但突然又都死了,接著又忽然都冒出來一起就是這種感覺。為什麼?因為做得好的交易所(注意這個定語啊)你看做得好的交易所,它還是行業的資源、信息、資金所有東西的交匯點,這個是毫無疑問的」,長安表達了他對交易所的看法。

因此,無論競爭多麼激烈,還是會有源源不斷的交易所正在誕生,當然與此相反的是很多交易所在跑路或者倒閉的路上。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在此31QU也向那些「認識到交易所市場的真相,但仍然義無反顧進去廝殺」的交易所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這些「英雄交易所」為數字貨幣市場帶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最後,提到對未來市場的看法,長安笑著說了四個字:「活到牛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j7FKm4BMH2_cNUg9llq.html






幣圈CEO往事

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