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以期貨交易為生

2019-11-28     金融研究院孟一

期貨交易專業性很強,修養,紀律,策略和技術,缺一不可。策略和技術是基礎,直接決定每筆交易的盈虧;紀律使得盈虧有著一致的統計規律性;而修養是能否最終成功的關鍵。交易對生活和人生而言並非不可或缺,但操作金融市場是最好的歷練,濃縮了人生,更盡顯了人性。生存下來的人,擁有遠比其它行業從業者更多的優點,更少的缺點和更深的人生感悟。他們的一生勝過其他絕大多數人的人生總合。市場是人生的縮影。以交易為生就註定了一生的不平淡。

在期貨操盤中,心理因素一直被視為投資世界中最為關鍵卻又最為難以描述的一環,儘管有研究顯示投資者應該在大多數人感到悲觀的時候買入,在大多數人樂觀的時候賣出,但是在實際交易當中,理論並不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1

發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人類與生俱來的貪婪情緒會讓人盲目確信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這種情緒很有可能導致虧損的擴大化或者盈利的明顯縮水。

所謂的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只是理論而已,過度貪婪很有可能導致未能及時鎖定利潤並引發一系列的惡果。

2

過度貪婪會讓投資者虧損的更多

人類與生俱來的貪婪情緒會讓人盲目確信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這種情緒很有可能導致虧損的擴大化或者盈利的明顯縮水。

所謂的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只是理論而已,過度貪婪很有可能導致未能及時鎖定利潤並引發一系列的惡果。

3

不要重倉,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那些重倉甚至是全倉交易的投資者在這個市場中都不會存活的太久。一次成功的投機可能會給你帶來不菲的收益,但是長期來看,這種成功不具備可複製性。任何一次失敗都會讓重倉交易者血本無歸。

交易失敗時,最普遍的反應是立刻找藉口來掩飾自己。比如,賠錢不怪自己,而是主力太壞;或是差報表、壞消息,等等,斷送了進步的機會,白賠了錢和精力。還有喪失自信而消極頹喪地等候失敗把自己打垮,不必要地延長了學習和提高周期。需換個角度,積極地去面對,每一次創傷,只要不倒下,都必然是一種成熟。

抱怨沒有任何的作用,沒能力改變被主力操縱的市場,只有去適應。 交易遇到的各種狀況,帶來的痛苦和快樂難以用語言表達。若非親身經歷,不會刻骨銘心。

開始就賠錢是好事,賠錢買教訓是肯定的。交學費是每個參與者都不能省略的過程,賠自己的錢是學習和懂得風險的最佳方式,而且,先苦後甜比先甜後苦要好得多。會有很多不願處理和不堪回首的艱辛時刻,但要勇於面對。

遇到挫折,自然想退回自我的內心以求保護;此時合適的獨立思考和反省,會令挫折顯出意義並閃出光亮。曾經的經歷,無論好壞,只要認真反省,都是財富。儘量找以交易為生的人為良師益友去交流,或多看他們寫的書,並多獨立思考。

4

以下是兩個交易絕招

第一絕招:交易勝率>40%、盈虧比>3

勝率不是指10次交易,而是百次、千次、五年、十年。60%以上的勝率可遇而不可求,遇到也未必穩定,不要去強求;40%以下的勝率也太低了點;40%至60%的勝率要求不算高,這個範圍也容易穩定達到。

盈虧比>3是市場客觀存在的現象,關鍵是你的交易方法能否協調這兩者。 價格波動極其複雜,而描述趨勢的方法總是線性的;盈虧比高的方法勝率往往低;無論你用何種方法,對趨勢的描述都會有假信號,而且數量不會少,假信號多了,勝率就低下來,只有靠盈虧比高取勝了。

還有別的勝率、盈虧比的搭配比例,有興趣者在第二招中自行計算。特別說明:勝率>50%,盈虧比=1,也可以靠資金管理盈利;只是不知道誰有本事將勝率穩定在50%以上。

最好能編寫公式,對不同時間段測試,評價兩個數據的穩定範圍。沒有這一招,在市場能做的事就只是拼掉老本;練成這第一招,至少看到了成功希望!

第二絕招:接受虧損、約束行為、設定底線

系統會出錯,人也會犯錯誤,這是事情的常態;人都怕自己吃虧,要求別人完美;人性自私是一種不願說出、但會隨時表現出的本能。

市場波動隨時誘惑你,千百個念頭牽動你操作的手指:

「先賣吧,待會再撿便宜買回」;

「要跌穿了,少虧點好些」;

「這次可能又錯了;

「在漲、在漲、快快」;

這時候,你需要戰勝自己。

你必須改變心態,學習接受虧損是交易的一部分;小錯可以有,大錯不能犯;包容小錯誤、接受虧損;你還要用鐵的紀律、堅強的意志約束手指的行為,少看少動;虧大了怎麼辦?用底線糾正錯誤:底線就是你資金管理所容許的最大虧損,來源於歷史數據測試。

可以看出,這兩招是練交易的「智」,是練交易的「勇」;有勇氣接受虧損、有勇氣包容錯誤、有勇氣約束行為、有勇氣截斷虧損。

然後輕鬆愉快地笑對市場。如果趨勢被你拿住,那就輕鬆享受利潤;如果市場它就沒有趨勢,那就愉快地認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TqsyW4BMH2_cNUgB8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