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輸液扎手紮腳扎頭皮有啥不一樣?醫生雖然不說,但家長要知道

2020-01-14     C位媽媽

文|C位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孩子們熬了半個學期,終於陸陸續續迎來了寒假和春節,可以好好的放肆玩耍了,不過家長帶孩子出去玩千萬要做好保暖工作,不然孩子們又要感冒打針了。

自從放了假,鄰居家的軒軒就天天找我家寶寶下樓玩,但今天上午孩子等了一上午軒軒也沒來,去問了鄰居原來是軒軒感冒到醫院打針了,趕緊帶著家裡的小傢伙去看望軒軒。

到了醫院,兒科打針的孩子們還不少,估計都是因為沒做好保暖工作就出去玩感冒了,回來的路上小傢伙就一直問我,為什麼別的小朋友扎針都扎在手背,但是軒軒卻扎在腦瓜上。

孩子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可愛,其實也代表了很多家長心中的疑問,為什麼有的孩子輸液要扎在手背上或者腳丫上,而有的孩子輸液就要扎在頭皮上呢?一般情況下醫生不會告訴家長,但是家長自己心裡要有數才行。

1.扎頭皮不容易「滾針」

有經驗的父母都知道,讓小孩子乖乖扎針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調皮的他們除了睡覺一分鐘都不能安靜下來,手腳都亂動不停,如果扎針扎在腳丫或者手背上,很可能碰到針頭初心「滾針」,不但會紅腫,寶寶還要遭罪再打一遍。

但是如果扎在頭皮上的話,寶寶無論坐著還是躺著,只要手能玩玩具,就能老實很多,除非做高難度動作,不然很難碰到頭部出現「滾針」,所以扎在頭部更安全放心一點。

2.頭部比手部腳部血管更加明顯

孩子年齡越小,血管越不清晰,尤其是小的時候手和腳丫都是肉乎乎的,想要找到血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孩子不配合,更加大了輸液打針找血管的難度。

相比之下頭部的血管就比較清晰,因為頭部的肉很少,也比較平整,護士能更快的找到孩子的血管,即便是經驗不足的護士也能順利一些,孩子就不用二次扎針。

3.扎在頭部吸收得更快一些

輸液的時候,當藥水流進我們的血管里我們會感到一絲涼意,因為藥水的溫度和血液皮膚的溫度相差很多。

但是頭部的血液循環很快,對溫度的適應和吸收也很快,所以扎在頭部的話,孩子不會感到明顯的涼意,而且頭部離心臟很近,藥水被吸收後能更快地送到心臟,藥品吸收得快,藥效也更快更明顯。

打針扎在頭部會影響寶寶的智力和頭腦發育?

也有很多家長發私信問我,如果扎針扎在頭部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在這裡要告訴各位家長,扎針扎在頭部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和腦部發育。

因為藥水是進入血管內最後輸送到心臟和全身,跟扎手背上的效果是一樣的,而不是扎進了孩子的大腦里,所以不會影響孩子的腦部發育和智力,家長們也不用過分擔心,如果醫生要求扎在寶寶頭部,家長儘可能配合就好了。

冬季氣溫低,孩子又容易被堆雪人打雪仗吸引,所以一定要給孩子做好保暖工作,避免感冒,過一個健康的寒假和新年!

我是C位媽媽,一名專業育嬰師,還有一個3歲的寶寶,如果您有任何帶娃養娃的困擾和問題都可以諮詢,當然我更願意傾聽所有媽媽的酸甜苦辣,除了帶娃也能做你的閨蜜~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必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SSSr28B8wMrh2LiLZO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