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皮栽培技術要點,如何對黃皮樹進行修剪和保花保果

2019-07-29     三農雅婷

黃皮這東西,遠遠看過去有點兒像枇杷,但湊近一看人家是沒有絨毛的滑溜溜黃果子,有人把它叫做黃段,也有人直接叫「雞心子」。因為黃皮在健脾化食、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化痰平喘等方面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頗高,產品附加值也還算誘人,所以一直占有一定的市場。想要種植好黃皮這種農作物,需要注意的問題很多,接下來小編就從整形修剪、保花保果和果實採收三個方面帶你了解一下黃皮的種植技術:

1.整形修剪

(1)幼齡樹的整形修剪。黃皮理想的樹形為矮干、圓頭形樹冠。從種植時起就應注意整形。定植成活長到一定高度後,在苗高50厘米處摘心或短截,在截口下萌發的側枝中選留3~4條生長健壯、分布均勻的枝條培養成主枝。主枝老熟後,在30厘米處短截或摘心,選留2~3條為副主枝,以後通過摘心、短截,使每一級分枝留2~3條長25厘米的枝條,逐漸形成自然圓頭形樹冠。對主幹、主枝上萌發的徒長枝以及病蟲枯枝要及時剪除。結果前一年著重培養秋梢作結果母枝。

(2)結果樹的修剪。結果樹的修剪主要在采果時和采果後進行。由於黃皮已結果的枝條翌年不再抽生結果枝,所以應及時將結果枝從基部2~3芽處短截,短截後一定要加強水肥管理,以促發健壯秋梢,生勢弱的結果枝可從基部疏除。另外,每年11~12月可修剪樹冠內部的枯枝、陰枝、密枝、病蟲枝。

2.保花、保果

(1)疏果保果。疏果可增大果實,使果粒大小均勻,成熟期較一致。蔬果在花謝後25天左右進行,此時生理落果將結束。一般先疏去畸形果、病蟲果、小果,再疏去密生果和個別特大果,使整個穗的果實分布均勻、大小較一致,每穗留果30~50粒。結果母枝較弱小的果穗可從母枝基部剪除。

整株的疏果量在25%左右,豐年、豐產樹及大果型品種可多疏。疏果後應注意保果,可在4~5月噴施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等)或生長調節劑(如萘乙酸、2,4-D等)進行保果。另外,摘除初投產黃皮樹花序中的葉子和無花春梢,有利於促進花穗的繼續分化和發育,從而提高花的數量、質量,達到增產的目的。

(2)生長調節劑保果。合理使用生長調節劑,可提高黃皮的產量和品質,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盛花期噴1次50毫克/千克赤黴素或者5毫克/千克2,4-D,可減少落花,提高坐果率。花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1次4000~5000倍液的雲大120,可提高坐果率,促進果實膨大。

3.果實採收

(1)成熟期。黃皮自開花至果實成熟需70~100天,時間長短因品種、栽植地氣候等因素而不同,一般在7~8月成熟。管理正常的果園,嫁接苗植後第二年可試產,第三年可投產,定植第七年達到豐產,株產可達到50~80千克。

(2)適時採收。黃皮的適宜採收期應按品種和果實用途來確定。作鮮食和加工果汁的,必須充分成熟和著色,達到該品種的最佳風味和色澤,以及成熟度達95%以上時採收;加工果脯等或外運遠銷的,可提早3~7天,成熟度達85%左右時採收需貯藏的果實,甜黃皮在轉為青黃色、酸黃皮在轉為淡黃色時採收,成熟度約為八成。此外,有時為了減少颱風危害和驟雨後裂果的損失,要抓緊搶收或提早採收。黃皮皮薄汁多,肉質柔軟,容易破損,采果時要輕采、輕放、輕運,儘量避免機械損傷。

(3)分級、包裝、運輸。黃皮果實大小不均,采果時或采果後要進行分級,單果重8克以上為大果,6~8克為中果,6克以下為小果。包裝宜用堅實的紙箱、泡沫箱或籮筐。紙箱泡沫箱可用5千克、10千克兩種規格;籮筐以裝10~15千克為宜,籮筐底部和四周要用軟質物襯墊。遠距離運輸,可用冷藏車或包裝箱加冰(冰用塑料薄膜包紮)密封,溫度不宜低於10℃,最好傍晚裝車,晚上運輸;近距離運輸,可用紙箱、籮筐直接裝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OmuRGwB8g2yegNDxJ6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