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安機構介入新冠調查,給中國進一步定罪,必須爭取第三方支持

2020-05-05     大國前沿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華盛頓的鷹派一直藉機鼓動中美「脫鉤」,目前來看,形勢不容樂觀,如何挽回局面,讓這些聒噪的政客閉嘴,則考驗著中國的軟硬實力。如今連美國國內部門都牽扯了進來——美國國土安全部近日提交一份報告,指責中國「威脅美國安全」——認為中方在1月初「有意的向世界隱瞞了」疫情的嚴重性。

美國國土安全部聲稱,中方利用疫情擴散之際,增加了醫療用品的進口,減少了出口。中方試圖通過「否認存在出口限制,混淆和延遲提供其貿易數據」的動作掩蓋「罪責」。

這份4頁的報告並沒有詳細闡述所謂的「證據」,這種無端指責對中方影響力和外部形象構成的傷害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對世衛組織的工作和中方努力的全盤否定。

更麻煩的在於,一旦美國國家安全部門介入,就意味著中美的較量開始朝戰略層面上升,中美開始全面交鋒,這將可能形成新的冷戰格局。

當然,這可能是特朗普團隊日思所想的事情,一旦中方接招,或者硬頂,那麼美國就有「充分的理由」,以地區安全利益受到損害為由頭,糾集更多的國家向中方施壓,肢解中方構建的大國交往框架。

近段時間我們看到,圍繞在美國周邊,各路牛鬼蛇神都開始跳出來,充當馬前卒。前有越南在南沙滋事,後有澳大利亞在南海挑釁,甚至一些素來與中方交好的非洲國家,也都開始堅定的站在美國一面。

面對各方的反覆挑釁,中方在正當反擊的同時,也須時刻保持冷靜。殊不知,很多的國家是受了美國的「蒙蔽」,而走入了歧途。

按照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的話說,西方骨子裡的反華、排華思想占據了上風。在平常時期,可能對中方「表面歡笑」,但是在危機面前,很多國家就露出了本來面目。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必須要求清醒的認識。

而關於解決的對策,老一輩革命家早就給出了答案——毛澤東曾精闢指出,政治就是「要把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的人搞得少少的」。因此在國際政治層面,除了和美國針鋒相對之外,必須部署第二道戰略防線,就是儘可能的通過民間、媒體的力量表達中方的態度,讓那些受美國蠱惑的國家清醒,爭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當然,這種動作付出的代價極大,但既然事已至此,只能變被動為主動,積極的打贏這場輿論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方是有準備而來,直指經貿領域,進而斷絕我與世界的聯繫,從根源上斷我後路。

特朗普自上任以來一直鼓吹「製造業回流」,並在世界範圍掀起打壓「中國製造」。無論是此前的中興、亦或者是如今麻煩纏身的華為,都成為了美國的好牌,這種情況下更應該爭取美國之外的第三方國家的市場,例如中國5G技術在德國、英國的訂單。

因此在經濟層面,中方需要進一步加強了和外部國家的溝通,並加大國內醫療物資的生產能力,向那些需要的國家,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而在戰略層面,中方加大了「一帶一路」的宣稱力度,促使外部國家順應時勢,回到經濟恢復的軌道層面。

種種情況都顯示出,美國在抗疫無果,乃至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向中方「聲嘶力竭」,極盡甩鍋招式,更多的是為自身的行為辯解。即在他們看來只有將中國置於被告席,承擔疫情損失的責任,那麼美國就可以順勢解脫。特朗普團隊也就洗白了自身的罪名。

基於此,我們有必要提醒美國:一味地向中方使絆子,只會讓自身陷入更大的窘境。殊不知,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兩個世界巨無霸如果真的硬碰硬,恐怕不是國際社會能夠承擔起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Nuz5XEBnkjnB-0zqi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