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演員遇上二流的編劇,白瞎了周迅惠英紅趙雅芝的神仙陣容

2020-03-30   肉叔電影

周迅、惠英紅、趙雅芝。

這裡每個人,單拎出來,都能在一部戲裡獨挑大樑。

《如懿傳》兩年後,周迅帶著她的新劇回來了。

在此之前,惠英紅從沒有接拍過內地電視劇。

至於不老女神趙雅芝,更是闊別熒幕多年,現在竟然成了「自強不息」的段子手

……


這三位女神,同時出現在一部劇……

不期待,可能嗎?

不完美的她


神仙卡司+22集的體量+社會議題

有這三重標籤,《不完美的她》簡直就是熱搜預定,不爆不行。

果然,起手就是大製作級的觀感,肉叔要愛死這個片頭了——


充滿電影的高級感,比剪一堆花絮的片頭不知道高明多少。

但你仔細看,灰燼中浮現的,都是某個城市或地區的地形圖,旁邊配的字幕,是該地曾發生過的家庭暴力和虐兒事件簡介。

是不是有點《西部世界》+《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即視感?


《我們與惡的距離》

作為令人期待已久的年度女性劇集,以「母親」為主角,這很大膽。

以往國產劇母親的形象,大多是功能性的存在。

以前流行尖酸刻薄的壞婆婆,現在則換成了原生家庭里製造麻煩的惡媽媽。

但《不完美的她》,讓三位「母親」成為「大女主」,講述以母親視角的女性故事,是國產女性題材劇集的突破。

這麼說吧:

「母親」終於可以只是母親了。

以上種種,很難不讓人對這部劇抱有極大的期待。

但……

允許肉叔先泄個氣:

事實證明,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不完美的她》翻拍自十年前的日劇《母親》。

原劇是一名小學老師為了保護一個家暴受害女孩,通過一樁「誘拐案」和女孩相互救贖,把孩子從地獄裡拯救出來,有清晰的人物弧光。


在一開頭,劇集通過鳥將兩個人的關係連在一起。

女主觀察海上飛鳥,女孩對著海上的鳥大喊。



讓觀眾相信,兩人之間會產生宿命般的聯繫:

家暴受害女孩的現在,就是女主的過去。

《母親》最大的看點,是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命運的交織,相互取暖的過程。

說白了,就是「是母親的不一定有母性,有母性的不一定是母親」。

老實說,國內翻拍日劇一直有個很嚴重的問題——

照搬原版劇情時,完全不考慮是否符合國情。

日本人的極度認真,他們能將戲劇化的情節變得生活化,合理地讓觀眾信服,並且沉浸在劇情中。

原劇女主從小被拋棄,在寄養家庭中長大,所以她才在家暴受害女孩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後,產生「母性」,說出那句「我要當你的媽媽」。


全劇肉叔印象最深刻的一幕。

女主好不容易「誘拐」出孩子,最終被迫又把她送回原生家庭。

小姑娘舉著電話哭得稀里嘩啦,給女主打電話:

請再誘拐我一次吧……


可這一旦切換到國內的場景,沒有充足的情感鋪墊,這些台詞一出來,你細品。

就是很尷尬啊……

其實只要不魔改,這演員陣容絕對不會拖後腿。

但。

內地編劇仿佛擁有把所有好劇本編壞的能力,甚至照著抄都抄不好。

《不完美的她》有個最無法理解的改編——

原劇中,女主是小學老師的設定,改成了黑客……

黑客……

黑客這個身份應該是一個功能性設定,肉叔抖狗膽猜測,後續劇情中,可以幫她找到生母,以及「誘拐」小朋友。

酷炫倒是酷炫了,但你怎麼看怎麼不合理啊!!!

想想看,原劇中,女主為什麼對小孩子產生了共情?

就是因為她作為老師,長期接觸小孩,所以才能理解她並幫助她。

黑客跟小孩有啥共情,盜她QQ嗎?

《不完美的她》里,林緒之(周迅 飾)和小女孩穆蓮生(陳思諾 飾)是完全的陌生人,兩者的每一次相遇,都是巧合。

第一次在海邊,後來在一個廢棄的遊樂場,這種刻意安排的相遇,讓觀眾難以共情。


還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原劇基本上就兩條線,女主和小女孩逃生的故事線,女主自己受孩子影響,自我成長的故事線。

到了《不完美的她》,或許是導演編劇野心太大,增加了支線劇情和男性角色。

林緒之不僅要解救小女孩,還要同時查找自己的身世、當臥底調查假藥公司。

肉叔承認,再加上來歷不明的恐嚇信等等,這些多線敘事,的確給全劇刷上了一層層的懸疑感。



但用力過猛。

太多的旁枝末節,反而削弱了女主和女孩主線的情感力度。

這也導致了情節拖沓。

原劇中,第一集就已經讓女主帶著女孩出逃了。

而在《不完美的她》中,直到第四集,兩人的關係才開始漸入佳境。


最令人失望的是,抄襲。

雖然是翻拍劇,但好不容易湊齊這樣的逆天陣容,老老實實拍就問題不大。

可是《不完美的她》第七集,被扒出台詞抄襲英劇《公關》。


事實再次證明,國內編劇真配不上頂級演員。

這部劇開局7.3,到現在已經跌落至7.1。

顯而易見,撐場面的還是這些演員。

開播當天,「周迅演技」就迅速登上熱搜。

和養母(惠英紅 飾)隔空對戲。

林緒之已經很久沒有回過家了,但因為失去童年記憶,向養母求助。

一個因想念女兒而滿心歡喜,一個內心糾結複雜。

-你知道我是誰嗎

-我當然知道你是誰 你是我女兒 林緒之

-緒之之前我是誰

一流的演員遇上二流的編劇,白瞎了周迅惠英紅趙雅芝的神仙陣容


有秘密的母親,想要尋找真相的女兒,兩者來回的試探讓人一秒入戲。

在救蓮生的時候遭遇火災,周迅演出了對火有陰影的驚慌緊張。


面對女兒不敢靠近設下的心防,惠英紅苦笑著哭了,一個母親的酸楚格外動人。


生母(趙雅芝 飾)為了緒之,坐了15年牢,為她守護這當年的秘密。

趙雅芝將一個充滿秘密和無奈母親的無力和渴望展現得淋漓盡致。


(順便吐槽一句,趙雅芝和惠英紅兩位演技絕對沒問題,但那個普通話配音,每一場戲都不在那個對話氛圍中,非常非常非常令人出戲……)

酷似原版蘆田愛菜的小女孩表現也讓人催淚。

聽到報警後,小孩本能地保護媽媽,但她望向周迅的眼神卻發出了求救的信號。

阿姨,你誤會了

我的眼睛是在公園打球被球砸到了眼睛


知道媽媽把自己帶出來,其實是要拋棄自己,但她依然樂觀地裝作不知道。

等媽媽走後,她才默默流下眼淚。



還有配角金士傑老師,完美詮釋了一個暴力父親的偏執和陰森。


大部分演員都貢獻出出色的演技。

最後,我們來聊一下這個非典型的母愛故事

緒之和女孩其實是同一類人,都是缺失母愛的孩子。

小女孩的媽媽交了新男友,但他常常用「遊戲」來恐嚇孩子。

用虛擬的槍,瞄準她,讓她裝死。


擺出四個箱子,將孩子塞進其中一個,讓孩子媽媽猜。

怕媽媽被警察抓走,她總是笑著承受一切。


孩子天生的依靠父母,其實小孩對父母的愛才是最無私的。

她其實都知道。

女孩過分懂事背後的心酸,緒之都懂。

當你以後感受到危險的時候

一定要學會求救


在她們相遇以後,她卻冒險地帶走孩子,當上孩子的「母親」。

原劇中,有句台詞——

人類,分為男人和女人,還有一類,就是母親。

生母和養母之間的錯位,是血緣無法解釋的感情。

母愛,與其說是血緣使然的天性,不如說是一種人格。

把孩子帶走後,警方開始介入調查,緒之的身份暴露了。

這就意味著,她將會為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女孩,賠上自己一切。


所有犧牲都付諸於母親,也造就了母親。

緒之用成為母親的方式,彌補了兩者的缺失。

不一定要給予生命,並不一定要時刻在一起,也不一定是養育的,才叫母親。

有的人已經做了一輩子母親,也不知道母愛為何物。


有的人懵懵懂懂中,還不知道這二字的分量時就已成為母親。

這場以愛之名的「誘拐」,是兩個心靈相通的人一生的牽絆。

-那你沒有媽媽嗎?

-你想媽媽了嗎?

-她已經不是我媽媽了,你才是我媽媽


原劇編劇坂元裕二曾經說過。

電視劇描繪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只是寫人物性格開朗、或是陰沉那麼簡單,而是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去完成的。

這種「誘拐」母愛或許並不典型,但坂元裕二總能在描寫人物形象的過程中,慢慢發現人和人的關聯。

而在《母親》中,母親和孩子的關係,就像是徜徉在寒流與暖流交匯的河裡,分不清相依相偎和彼此傷害的界限,是母親都會有覺得孩子煩的時候,也會有對孩子下手重的時候。

這也應該是《不完美的她》的本意,母親是由多種可能性的。


這種不完美,讓母親暫緩放下沉重的「十字架」。

遺憾的是,《不完美的她》贏了題材和演員,卻輸在了劇本改編上。

在《周迅·自在人間》這本書里,導演曹保平下過一個殘酷的判斷:

複雜的、豐富的角色周迅都做得來,都適合她,像韓國的《密陽》,她都能夠做到。

這類角色她會喜歡,也有價值,可以流傳下來,只是這樣的好東西太少……

我不覺得中國會有梅麗爾·斯特里普,因為你首先得有斯特里普能拿到的劇本。

好演員很多,但好劇本難求。可惜了這難得的高配陣容。

只是不知道。

我們和一部真正女性劇的距離,還有多遠?